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瞭望》文章:重建灾区年前喜忧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0年01月01日22:01

  《瞭望》文章:重建灾区年前喜忧

  2010年到了,灾区的重建进展如何,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怎样,灾后重建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三军江毅

  元旦前夕,在汶川县映秀镇黄家村见到村民吴琼香时,她正带着儿子在新房子前面晒着太阳。“今天真暖和!”这是吴琼香和《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打招呼的第一句话。2009年8月初,吴琼香就搬进了新建成的两层藏式小楼。

  “虽然冬天来得比较早,但我们已经住进了新房,政府最近又送了几床棉被来,这个冬天没问题。”吴琼香说。

  2009年12月25日,数九的青川县地震灾区洋溢着喜气:这一天,该县乔庄镇首批340套安居房交付使用。“23号我就摇到了号,也拿到了新房的钥匙。要住进新房了,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镇上居民杨秀丽一边忙碌从板房往新购置的永久性住房搬家,一边告诉本刊记者:“这小区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绿化面积大、楼房安全性高,住在里面安全、放心,我非常喜欢。”

  四川在2009年冬季遭遇多次寒潮袭击,汶川、北川、青川等地处山区的灾区,更是在11月便下了第一场雪。但走在震区,本刊记者明显感觉到,与2009年春节前相比,灾区群众情绪焕然一新。

  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一年多了,按照中央“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的要求,四川灾后重建工作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

  火热的重建

  车辆穿梭、机器声轰鸣……年前走进四川地震灾区,处处可以感受到一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本刊记者日前走进位于绵竹市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汉旺厂区时看到,一间间只剩下横梁的厂房,一堆堆变形的钢筋都在提醒我们那场灾难的巨大破坏力。然而,在厂区周围的板房区内,杂货店、理发店、副食店等一应俱全,不少人家的屋前已经晾晒起了四川春节的特色食物香肠、腊肉。

  “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东汽人前进的步伐”,中共东汽委员会党委书记何显富说,2009年12月31日,东汽2000余套设备能全部搬进东汽新基地。“到目前为止,东汽已完成产值170亿,超过震前水平。”

  据本刊记者了解,农村住房重建已全部开工,完工125.8万户,占需重建的99.6%。除余震、失地、异地安置等特殊因素的重建户以外,预计2010年春节前后受灾农村群众能全部住进新房。城镇住房重建已开工25万套,占需重建的96.4%,其中完工16.2万套,占需重建的62.6%,预计2010年5月底前能基本完工。学校重建已开工2960所,占需重建的98.6%,其中完工1967所,占需重建的65.5%。其他的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精神家园等重建工作也正加快进行。

  来自四川省政府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18日,全省纳入国家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29704个项目,已开工91.3%,其中竣工64.6%;概算投资需9385.97亿元,已完成58.9%。

  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刘捷告诉记者,在灾后恢复重建及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有力支撑下,全省39个重灾和极重灾县市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按照中央“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的要求,四川力争2009年底完成投资90%、完工项目达到98%左右。按照这个目标,四川省委、省政府及各受灾地方正对工作方案进行细化分解,并将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跟2008年相比,这口气算是缓过来了”

  在极重灾区青川县东河口红光乡东河村,本刊记者看到,这里的农房重建基本完成,村民正在修建厨房、厕所、户外环境等收尾工程。村民何清芝说:“跟2008年相比,这口气算是缓过来了。房子建好了,最近马上还有一笔‘侨爱家园’的1万元捐款要发给我们,我打算用这笔钱来添置生活用品。现在家里喂了两头猪,打算杀一头过年吃。”

  特困户周玉奇常年卧床,记者在他家看到,两张床上各有6床铺盖,老人有一件军大衣。周玉奇说:“我的房子是村里完工最早的一家。乡上还让我的大儿子承包了一台小挖掘机参加重建,补贴点家用,儿子家里也添置了电视、洗衣机,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据统计,四川已有102.8万名城乡受灾群众重新就业,4.7万户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基本实现了“户户有就业”的目标。

  在青川县城,规划中的万众、小坝、上坪等其他安居小区也正在抓紧施工建设,全部完工后将解决青川县城2000余户居民的住房问题。

  青川县县长陈正永告诉本刊记者,目前青川县农房重建已经完成了96%,受灾农户正在加速入住永久性住房。对于极少数仍须在过渡房的农户,政府也对过渡房进行了加厚加固处理。

  本刊记者来到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水秀村时,这里农房重建工地上一片繁忙。村民余桂英说:“我的房子春节前就可以建好,我现在暂时住在附近的木棚里,过冬的衣被和吃的都不缺,乡上还对我们这些回来建房的因灾失地农民每人发了60斤大米、一桶油。我们这里属于唐家山堰塞湖范围内,听说今后这里要搞旅游开发,还有一条省道就在我们村附近修建,很多人都愿意回来建房。”

  部分因灾失地农户安置仍有困难

  北川县目前仍有1.4万多户农户正在重建住房,其中困难最为集中的是因灾失地农民。全县因灾失地农民共有1.1万多户、3万多人,主要集中在曲山镇、擂鼓镇、陈家坝乡、禹里乡和漩坪乡等五个极重灾乡镇,其中6000多户已建成住房,但预计仍有1500户左右的农户不能保证在春节入住永久性住房。

  本刊记者穿过北川老县城,经过近1个小时的险峻山路后来到唐家山堰塞湖大坝上,再换乘快艇前往漩坪、禹里等乡,这条路也是这些极重灾乡重建的主要运输通道。漩坪乡副乡长张亮告诉记者:“目前全乡已有1100多户农户建好了住房,但最为困难的有200多户,都是因灾失去了耕地、宅基地和林地的‘三无’困难户。这部分人目前只有先住进过渡房,再由县上统一解决建房问题。由于道路险远,政府对农户建房的建材补贴及交通运输成本压力都相当大。”

  在漩坪乡石龙村二组,记者看到村民吴倩所住的木棚里搭起了一个帐篷,里面有两床棉被和一件大衣。吴倩说:“我是地震后搬回漩坪老家的,乡上给我们调整了120平方米的宅基地,但我手头的钱还不够盖新房,春节也只能住在这里。”

  吴倩给记者算了下目前的家庭经济账:她在木棚里开了一个副食店,一个月可挣数百元,爱人在附近帮人建房,每个月可挣约1000元,家里的耕地被占可领到1万元补偿款,除此之外家里几乎没有存款。吴倩家的1.6万元农房重建款早已领到,但已经用在了开店和日常生活开支上,所剩无几。

  本刊记者从北川县委、县政府了解到,北川共规划了95个因灾失地农民安置点,其中漩坪、禹里等5个极重灾乡镇就有85个。许多安置点的水、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因分散、距离远等推进难度很大,有的地方只能用发电机解决群众用电问题,或由政府补助引水管道解决生产生活用水。根据测算,北川安置失地农民资金需求达12亿元左右,目前尚缺3个多亿,主要就是道路、防洪安保等基础设施以及政府对建材的补助投入较大。

  北川、青川县城重建面临难题

  北川、青川是需要对县城进行重建的两个极重灾区,其中北川是异地重建,青川是原址重建,部分设施异地重建。本刊记者走访当地干部群众后了解到,目前两地县城重建中存在的困难各有不同。

  北川县永兴板房社区居住着2960多户受灾群众,主要以北川老县城居民为主。地震不仅造成很多居民房产毁损,而且也失去了收入来源,一些年纪偏大,或身带残疾的人无法外出务工,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负担。

  左腿有残疾的永兴板房社区居民杨建芬告诉记者:“老公十年前就下岗了,地震中我们失去了女儿、房子、存款,现在唯一的收入就是每个月每人130元的低保。”

  地震后,杨建芬夫妇领到6万元的遇难学生补偿,但夫妇俩无法外出务工,目前这笔钱也只剩下了4万元。杨建芬说:“地震后物价涨了不少,像蒜苗都涨到了每斤4元钱,地震前最贵也才1元。我们两口子隔一个星期才舍得吃回肉,这样下来一个月生活费最少也得600元。女儿遇难后老公得了忧郁症,一个月吃药也要花600元。我们也没有钱买医保,手头的钱花完了不知该怎么办。”

  杨建芬现在最担心的一是住房,二是工作:“政府说2010年5月12日前搬新县城,我们得重新购买住房,但像我们这样的根本买不起,听说政府也修了廉租房,但这么多人,不知道够不够住。我盼望着新县城建好后多开发些公益岗位,让我们这样40多岁的人能找些事做。此外,我们也打算做点小生意,希望新县城将来不要管得太严,能允许我们摆个路边摊,因为我们实在买不起商铺。”

  青川县城由于是原地重建,因此目前困难主要体现建设方面。青川县县长陈永正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县城重建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板房腾挪”没有列入灾后重建专项资金。青川县城居民目前有4000多户住在板房里,由于地形限制,县城原地重建只能采取“挪一点,建一点”的办法,算下来要腾挪6000多套板房,其中要新建用于居住、公共服务的板房近2000间。而这部分费用没有列入灾后重建的专项资金,目前只能通过援建和县本级财政来想办法。

  二是县城断裂带范围内的房屋处置面临政策障碍。陈永正说,根据国家地震局相关部门的测定,青川县城有3条地震断裂带穿过,根据省上相关部门的批复,断裂带和避让区不能有永久设施。目前断裂带中有办公设施、商铺及600多住户,有的住房本可以加固处理,但按规定却不能加固,可如果对这些住房进行拆迁,又无法按照危房拆迁来对待,压力很大。

  三是县城重建专业人才严重不足。陈正永说,青川灾后重建项目近千个,总投入200多亿元,但这里属于老少边穷地区,水利、交通、地质、项目等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有时候高薪都请不来。现在县里急需50余名规划建设、道桥、水利、地质灾害治理和土地规划治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希望上级政府能够帮助协调解决。□

  

责任编辑:赵志鹏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