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8日,哈尔滨市水价上调听证会现场,消费者代表刘天晓扔矿泉水瓶后被听证会参与者和工作人员控制。资料图片
刘天晓 哈尔滨水价听证会消费者代表 刘天晓,是一个“小人物”,退休前有个不错的工作———旅游学校的老师,从事一个十分时尚的行业:教人调鸡尾酒。在去年12月8日的哈尔滨水价听证会上,他作为唯一反对涨价的消费者代表,向主持人———哈尔滨市物价局副局长扔去一瓶矿泉水,被网民赞为“2009年中国百姓维权第一扔”。这“惊天一扔”触动了消费者对“涨价”二字最为敏感的神经,有关部门责令调查哈尔滨水价听证人员的身份,以期完善对水、电、气等公共产品成本的监督机制,加大公众参与的力度,使成本核算更加科学、公正、合理。
去年12月8日,在哈尔滨市马迭尔宾馆,哈尔滨水价听证会正式召开,比预定日期推迟了23天。听证会之上,一直得不到发言机会的退休老教师刘天晓,盛怒之下,朝大会主持人扔了矿泉水瓶表示抗议。刘天晓说,他怒砸矿泉水瓶,并不是想成名,只是想说话。他视鲁迅、闻一多为偶像,要做他们一样不畏霸权的“狂人”。从2001年第一次叫板邮政储蓄开始,他已在公益维权的道路上走过近十个年头。
上诉邮政储蓄 迈出公益维权第一步 2001年五一长假,刘天晓带着老母亲外出旅游。为方便出行,他在哈尔滨市邮政局和兴分局办理了邮政储蓄业务。办理时,工作人员承诺,办理业务24小时后,在全国任何一家邮政储蓄网点都可以取款。然而,当刘天晓在沈阳取款时,却发现沈阳的邮政储蓄网点不是停业就是不办理取款业务。他找到沈阳市邮政局反映情况,未得到满意答复。
回到哈尔滨后,他立即到哈尔滨市邮政局服务检查处反映这个情况,没想到,工作人员称哈尔滨储蓄网点没有责任。“皮球”在哈尔滨和沈阳之间踢来踢去。当年7月,他毅然在南岗区法院起诉邮政局。
由于证据确凿事实清楚,一审刘天晓胜诉,邮政方面没有提出上诉。此案刘天晓共索赔500余元,其中包括他滞留在沈阳的住宿费、往来奔波的车费等。
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哈尔滨用户所持的由农业银行发放的燃气收费卡每年被收取10元费用。经调查才知道,燃气公司与农行之间有过一个协议,燃气公司付一定费用请农业银行代收燃气费,哈尔滨市农业银行制作交费卡以方便用户交费。
事实上,燃气公司已经支付给银行一定费用,然而农业银行回过头又向燃气用户收费。而且,燃气公司规定,用户必须办理储蓄卡业务,否则交不了费。这是典型的霸王条款。刘天晓算了一笔账,哈尔滨市市区有300多万人口,近百万家庭,如果每家收10元钱的话,那就是近千万元。刘天晓数十次找到农行、燃气公司,据理力争。最后,以农业银行不再代收燃气费告终。
叫板“铁老大” 诉破车卖高价为欺诈 此后,刘天晓维权的对手不断升级。2005年,一次不愉快的旅行过后,他又和“铁老大”叫上板了。在从哈尔滨去牡丹江的火车上,他发现拿的票是49元的新空调硬座快速车车票,坐的却是临时普通车。
刘天晓从车头走到车尾,找乘务人员打听,最后被告知:原车次的车厢内外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更换,铁路部门临时改换车体两个月。破车收高价,刘天晓不干,质问列车长,为什么没有在售票厅公示?列车长轻描淡写:“不清楚。”
他先向哈尔滨消协投诉哈尔滨铁路局,后直接把“铁老大”送上了被告席。理由是哈尔滨铁路局在消费服务中存在欺诈行为,并要求对方双倍赔偿。
此案件由哈尔滨铁路运输法院审理,“自己的刀怎么能削自己的把儿?”刘天晓不服气,虽然消协和舆论都站在自己一边,案子还是毫无悬念地输掉了。
听证专业户 不能做代表也要去旁听 刘天晓说自己很注意通过听证会来体现消费者意志,无论是国家的还是当地的价格听证会,他都要报名参加,即使不能做代表他也要参加旁听。
于是这个爱给管理部门“找茬”的刘天晓,成了“听证专业户”。2004年参加黑龙江省供热条例调整听证会;2005年参加哈尔滨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2006年参加哈尔滨市电力价格调整听证会,2009年参加哈尔滨市水价调整听证会。
在这些听证会上,刘天晓唯一的意见就是“反对涨价”。他说,“反对要有依据,空口无凭”。为此,适逢有水、电、煤气涨价的消息,刘天晓都提前半年做入户调查。到企业走访,了解水、电等商品的成本以及定价是否透明。人家不理他,刘天晓就一次次地登门造访,一次次地打电话,还会细心地将打过电话的部门记下来,“接电话的是男的女的我都要记”。
就在这次哈尔滨水价听证会前,刘天晓就事先调查了全国各个城市的水价及居民月平均收入。调查显示,哈尔滨的水价位居全国第四,而居民月平均收入则在全国城市靠后。调查深入,底气也足了,听证会上刘天晓一口气提了13条反对理由,但扔水瓶争取的发言机会,只让他说了一半。
刘天晓说,之所以这么较真,就是不想让这些涉及老百姓民生的消费成为一笔“糊涂账”。虽然每次听证之后,都以涨价告终。但刘天晓说,他不会停止参加听证会,下次他还会说“我反对”。
- 对话 “我要说出老百姓的声音” 听证会上被安排在角落 新京报:哈尔滨水价听证会推迟23天,你有什么看法?
刘天晓:因为水价听证会的消息刚刚发布之后,就曾引发当地民众的众多非议。而当时,一份《全国城市水价排名》显示,作为三线城市的哈尔滨紧跟北京、上海等城市,水价跻身前十位。即将召开听证会的当天早上,当地某广播频道甚至以“涨价会”来形容此项听证会。在这样的局势下,召开听证会,且听证民众代表安排不好的话,所出现的情势可想而知。我想,也是在这一情势下,听证会才紧急叫停。
新京报:对水价听证会现场有什么记忆?
刘天晓:当时把我的位置安排在房间的角落,我的周围坐的是自来水公司及物价局的人。让我坐在角落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而为之。
新京报:你是第几个发言的?
刘天晓:第七个。当时我采用直立式举手,这样做就是为了引起主持人的注意。可以说我每次举手都是非常积极的,我的声音洪亮,他们不至于听不到,但是一直不让我发言,而那些发言的人举手都没有我积极。直到第6个代表发表结束,我把水瓶扔向了主持人方向,当时也没多想。
新京报:你扔水瓶是在质疑听证会涨价吗?
刘天晓:公共服务做不好,还要涨价?这也是哈尔滨民众心中当前最大疑惑。面对一言堂式的“涨价会”,民众代表太少了。但我代表老百姓,要说出他们的声音,我不能忍着。
听证会上反对涨价只有一人 新京报:有媒体说听证会上有冒牌的“市民代表”?
刘天晓: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开新闻发布会已经作出了解释,说是把某些代表的身份弄颠倒了。但会上坚决提出“反对”的就我一人。我在半年的调研中,99%的老百姓都反对涨价,在他们的家里,我看到,很多人家都用淘米水浇花,洗菜水擦地,然后冲厕所,都很节约。
新京报:这一扔,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刘天晓:没什么大的影响,但认识我的人多了,也感受到人们的尊重。公交车司机瞅见我,隔着老远就敬礼,乘客见了也都拉着往身边坐,“你替我们说了实话”。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刘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