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贵阳:普通百姓的光阴故事 记录城市的变迁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1月04日10:37
  十年,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来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于个人而言,却足以酿就一段或深或浅的人生记忆。2000年之后,2010年之前,贵阳城的改变在时间的流淌中悄无声息地进行着,无形中影响的,是寻常百姓的生活。生活的点滴之水,凝聚着时代变迁的城市幻影。走近普通市民,听他们讲述一段自己眼中的城市变迁。将时光机的按钮调前10年、20年……奏出的,是一个个关于光阴的故事。

  “贵阳有了卫星城”

  74岁的万祥贵是土生土长的贵阳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今,一直生活在这个城市。聊起这些年来贵阳的城市面貌变化,万先生止不住感叹:“楼层越盖越高,城市面积也越变越大,可不是,现在还兴起了卫星城。”

  据万先生回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时的贵阳城区实际上只有几平方公里。当时的贵阳城究竟有多小?万先生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四十年代时贵阳的防空警报还没有解除,为了提醒市民预防空袭,东山上的哨所专门挂起了灯笼,挂一个红灯笼表明有空袭警报,两个灯笼意为有紧急警报,挂上一个绿灯笼则意指空袭警报已经排除。“只要东山上的灯笼一挂出来,全贵阳市的人在各处都能看到。这就可以想象得到,老贵阳的城区范围有多大。”万先生说。

  “别看现在师大、煤矿村一带挺繁华,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一带可是荒山、菜地。”万先生介绍说,煤矿村得名于筑东煤矿,而这一煤矿在当时是被定为郊外煤矿的。由于城市面积小,当时的贵阳人走在城区甚至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围的青山绿树,而这一点在现在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楼层盖起来以后,遮挡了行人的视线,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不少小区就建在半山腰上,直接掩盖了山体。万先生说,特别是近十年来,贵阳的城市发展特别快,各类楼盘如雨后春笋般盖起来,行人走在市区的马路上,一眼望去全是高楼,只有站在高处远眺,才能够依稀看到远山。

  老贵阳不仅城区面积小,组成城市的街道更是小得可怜。老贵阳的街道长度多在200米左右,有不少至今仍在沿用。万先生告诉记者,前不久在和几位年轻人聊天时,谈到省府路尽头是哪条街的问题,半数人都认为是蔡家街。而实际上,蔡家街的长度不足150米,连接省府路和蔡家街的,是另外一条叫文明路的街道。“老贵阳的街道半小时就可以走四五条,哪像现在,有些街道半小时都走不完。”万先生感叹道。

  随着城市主体面积的扩大和街道的拓宽,不少老贵阳的街道已经被新建筑所取代,过去的一些小街小巷,像河东路、竹筒街、洙泗巷等都已经消失不见。实际上,老贵阳人见证的,还远不止这些。“比街道拓宽得更快的,是楼层的增高速度,2000年到现在,贵阳的楼层高度可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万先生说。

  现在,旧城区已经不能满足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周边的卫星城市慢慢开始发展起来。金阳之于贵阳,如同浦东之于浦西,有了新城区,贵阳的城市发展空间就更大了。“现在轻轨已经在动工修建,以后贵阳到金阳就更方便了,现在有不少人都有在金阳购房的打算。”万先生告诉记者。

  “今年过年海边过”

  岁末临近,新年将至。虽然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但市内不少餐馆的年夜饭订座电话却已经提前火爆起来。王阿姨作为家里的掌勺人,往年这时候早就急着张罗起来了,今年却整天呆在家中翻看旅游杂志,不时把遥控器对准旅游频道,没有半点打探餐馆信息预订年夜饭的意思。这对于一向看重传统节日,还时常把“民以食为天”挂在嘴边的王阿姨来说,实在有些反常。

  记者问起缘由,王阿姨才神秘地说今年过年另有打算。半年前,王阿姨从单位退休,经朋友推荐,加入了一个“驴友”QQ群。参加过几次户外活动后,原本只热衷于研究美食的她,开始喜欢上了旅游。受几个“驴友”的影响,王阿姨决定与家人旅游过年。“平日老伴和女儿都要上班,现在黄金周又取消了一个,一家人难得有假期长时间在一起,这个春节出游虽然少了年味,但多了快乐。我的朋友里,就有好几家人有旅游过年的打算。”王阿姨说。

  王阿姨告诉记者,以往过年时间和精力全用在了准备伙食和亲戚间的拜年上,花钱不说,人还特别累。自己和家人商量了下,大家都觉得到外地旅游过年是个好提议,全家人不仅可以轻轻松松地聚在一起,还能趁此机会体味一下不同的年俗。

  记者了解到,在贵阳像王阿姨这样有旅游过年打算的市民还不在少数。这要放在更早的时候,哪怕十年前,市民们恐怕想都不会想。王阿姨的老伴,老贵阳人张老伯告诉记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贵阳仅有“贵阳旅行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两家旅行社,当时主要就是接待外地来的客人。从功能上讲,与其说是旅行社,还不如说是招待所。当时贵阳既没有组团出游,也没有接团来旅游观光。“按照那时候各家各户的经济状况,考虑吃饭的问题都来不及,哪有心思谈什么旅游。”张老伯说。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贵阳的旅行社发展至四五家,普通市民也渐渐有了旅游观念,但真正有经济条件出行的人并不多。按照当时的标准,“新马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是最奢华的一条旅游线路。于是在普通市民中流行着这么一个戏谑的说法:不出城,坐公交车也照样游“新马泰”,不过这里的“新马泰”指的是新添寨、马王庙和太慈桥。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贵阳的经济发展有了明显的改善,旅游业逐渐兴盛起来,中青旅、海外旅行社等20余家旅行社先后出现。而贵阳本地的一些旅游景点也逐渐被开发起来,如清镇红枫湖、开阳南江大峡谷、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等。随后,郊区“农家乐”也开始兴起。如此一来,贵阳人不仅可以自由地选择到外省旅游,同时也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与家人一起到近郊游玩。而各区顺势推出的桃子节、樱桃节、杨梅节等,在达到吸引游客、丰富市民出游内容的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今贵阳的旅游业,真的是蒸蒸日上啊。”张老伯说。

  经过协商讨论,王阿姨一家最后决定去海南旅游过年,在阳光、沙滩、海浪之间放松心情。一向各有主见的王阿姨和张老伯,这次的看法居然高度统一:“时代在变,休闲娱乐的方式在增多,过年不一定要比照传统,外出旅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世外桃源”不再与世隔绝

  息烽县的九庄镇,有一个叫柏茂的小村。该村有一村民组叫崖脚组,村民就生活在乌江边上的一道崖脚下。早年,村民们若想出行,要么选择乘简易的木筏渡江,要么只能爬过20多米高的山崖。由于山崖陡峭,爬的过程中只能手脚并用,这道崖由此被村民形象地称作“手扒崖”。

  今年55岁的杨才英是金沙县安乐乡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她从安乐乡嫁到了手扒崖下的崖脚组。由于当地对外交通十分不便,初来乍到的她刚开始时很不适应。“走水路用的木筏十分简陋,载不了重物,加上又属于私人所有,平时都不一定能坐得,更别说汛期涨水时了。”杨才英回忆道。

  由于水路不便,山崖又太陡,村民们只好常年在这个美景如画的天地内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煤料运不进来,村民只能烧柴火。村民组的8户人家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全靠种点玉米、豌豆一类的粮食作物维持一家人的温饱。省下的粮食还要凑到一定的斤数,一并背到村里去卖掉,然后换些油盐和生活用品。

  由于村民在爬崖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安全保障,坠崖事件时有发生。刚嫁过来时,瘦弱的杨才英对爬崖畏惧不已。但实在没有办法,家里的粮食等着拿出去换东西,也不能每次都依靠丈夫,只有鼓起勇气跟着几个经常爬崖的嫂子一道,背着粮食手脚并用地爬过山崖。“实在没得办法嘛,现在想起来都害怕。”杨才英说。

  大一些的物资运不进来,组里的猪、牛又很难牵出去卖,8户人家几乎每户都只养1头猪自给自足,很少有兴师动众运到外面去卖的。

  而最让村民们担心的还是娃娃的上学问题。由于组里没有学校,娃娃们必须爬过山崖,步行两个多小时到村里的学校上课。为此,家长的心也每天都是悬着的。孩子去上学时,母亲们要站在崖脚,看着自己的子女平安翻过去了才敢离开;孩子快回来了,家长们又会提前跑到崖脚下去接。遇到冬天天黑得早,家长们就会举着火把在崖脚下等。

  2005年,县里了解到当地的困难情况后,在悬崖半腰打通了隧道,很快修通了穿山公路。这一下,村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不仅扩养了生猪头数,养殖了桑蚕,还种起了板栗树,收入上有了质的提高。站在自家新修的房屋前,杨才英喜滋滋地告诉记者,现在公路修通了,镇上的商贩会直接下来收猪,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爬崖吊啦,而且娃娃们读书也方便多了。

  杨才英一家的房屋就建在穿山公路旁,一眼看过去,穿崖隧道“仿佛若有光”,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这一条公路,就是连接洞内洞外两重天的纽带。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十年来,贵阳的交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尤其是不计其数的村寨公路的修通,不仅方便了当地的对外联系,更为重要的是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让当地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贵阳供稿)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