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台湾校友会会长朱瓯:用文化拉近两岸距离
来源:
中国广播网
2010年01月06日14:09
约人民大学台湾校友会会长朱瓯老先生采访,过程顺利得出乎意料。前一天刚与朱会长的学弟、灿坤集团执行长曾淳良先生谈起,即获告知:第二天就好。
为了方便记者采访,朱瓯会长特意把见面地点安排在了忠孝复兴捷运站附近的一家咖啡厅。这里离记者暂住的酒店只有4站车程,而朱会长自己却足足挤了半个多小时的捷运。
卡布奇诺的香醇中,65岁的朱会长侃侃而谈。从人大求学的经历到创立台湾校友会的坎坷,再到对两岸交流的期许,不像是在做采访,更像几个朋友坐在一起聊天。
“母校”是朱会长一直挂在嘴边的字眼。2001年,曾经历任国亲两党高干的朱瓯选择了提前退休,以57岁的“高龄”就读于人民大学法学系,自此与人大结下深厚的感情,至今他仍清晰地记得当年人大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那时就是个全日制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的学生。吃在学生食堂,洗在学生澡堂,出门搭公交车,能不打车就不打车。”朱瓯说。
至于为何选择到大陆的学府进修,在朱瓯带给我们的毕业博士论文自序中这样写道:“唯我认为在台湾留美博士何其多,而两岸关系、民族情怀是永远无法分割的,况且自年少以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崛起,是我传统中国知识分子挥之不去的情怀。”
毕业后,朱瓯一直致力于把台湾的人大校友联系起来,成立一个合法的社会团体。但由于当时的台湾当局不承认大陆学历,所以一直未能如愿,只能在2008年2月先成立了一个人民大学台湾同学联谊会。
直到2008年下半年,台当局有条件地承认部分大陆高校学历,人大台湾校友会才得以立案报批,并于去年9月27日正式成立,这也是大陆高校在台湾成立的第一个校友会。
朱瓯笑称立案过程之顺利超出想象,“我本来还问人家,人民大学和台湾哪个放在前面,谁知人家说"爱用什么就用什么"。”言罢不禁开怀大笑。
作为首任会长,朱瓯表示争取让台湾教育部门尽快公布采认大陆学历,是校友会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同时,台湾校友会将加强与大陆各地校友会的横向联系,共同贡献社会。
在他看来,台湾当局对两岸教育交流采取“三限六不”的渐进式开放政策是权宜之计。“岛内确实有阻力,但不用担心,下一步肯定会承认”。
校友会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让母校来台湾读书的同学有回家的感觉”。据朱会长介绍,目前在台的人大学生有36位,上学期有24位。一年以来,他已经3次请所有的学生来家里做客吃饭,“大家都感觉非常亲切”。
多年的大陆求学经历和对大陆文化的研究,让朱瓯对大陆很多地方都有很深的感情。他告诉记者,大陆的变化太快。比如2000年他到北京时,三环路刚通车不久,四环路还没通,而现在六环路都通车了。当提及上海的变化时,他甚至冒出几句相当正宗的当地方言。
正因如此,朱瓯会长一再强调交流和文化的重要。“只有加强两岸之间人与人的全面交流,才能正视历史,消除误会和敌对情绪。”他说。
他认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续的传统文化能让更多人接受。只要从文化的根中认识真正的人性,两岸关系就能拉得更近。
“当两岸彼此用欣赏的态度看对方时,就能看到优点和长处。”朱瓯会长说:“欣赏、赞美和鼓励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也是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润滑剂。”
不知不觉中,采访已经进行了1个半小时,意犹未尽的朱会长和记者相约有时间再聊。记者最后问这位既是政治人物、又是学者的老人,如何看待两岸关系的前景。朱会长的回答很简单:“乐观,但是需要时间。”(记者 刘刚 徐群)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