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山大桥镇:5000亩“农”地改了“姓”
来源:
人民网
2010年01月12日15:05
地处江山、常山、玉山“三山”边界的浙江江山大桥镇,土地资源丰富。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贯彻“发展大桥的优势在土地、潜力在土地、关键在机制”的理念,着力健全土地流转工作机制,开展积极有效的探索。笔者近日在大桥镇看到:千亩农田规模化经营、闲置山垄成创业乐土、荒废山林引资本涌入……如今的大桥农民已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实惠。
千亩种粮地集约化经营
大桥镇是该市传统种粮大镇。多年来,一家一户的土地分散经营模式,既束缚了大量农村劳力,又造成土地投入产出率低,现代农业进程严重受阻。2006年,当地农民林发忠成立新生粮食合作社,对百余亩流转大田实施规模化经营,并取得了不俗业绩。虽然这只是在土地流转中迈出的一小步,但大桥人敏锐地意识到:只有采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让土地真正“流动”起来了,才能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为了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大桥镇村两级分别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级土地流转工作站,通过“有形之手”改土地流转中的无序为有序,变自发为规范。翻开新生粮食合作社报表,一组数据见证了近年来大桥镇土地流转工作的坚实脚步:2006年,合作社流转入大田145亩;2008年,流转入大田1713亩……林发忠介绍,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扩大了规模,降低了成本,比农户自己耕种每亩节约成本84.6元,今年合作社流转入大田有望突破3000亩大关。在此基础上,合作社又将土地流转的“触角”伸到了坛石、清湖、凤林等乡镇,短短1个月便新增流转大田300多亩。
坞垄闲置地变为养殖区
春节期间,回家探亲的仕阳尾村民惊喜地发现,前两年还是野草丛生的山垄田,现已平整一新,10多幢新厂房拔地而起,一个配套齐全的温氏养鸡基地已初具规模。“如果没有实行土地流转,再好的项目摆在面前,我们也只有干叹气的份了!”村支书徐樟明的一句感叹,道出了其中“奥秘”。
徐樟明介绍,这片山垄田因土质低下,加上平日野猪肆虐,村民只能任其荒废。正当这片山地在村民记忆中逐渐远去时,大桥镇土地流转的“春风”悄然吹至。2008年9月,该镇以每年100元/亩的价格,从仕阳尾、店边两村100户农户手中租赁这片荒废山垄田60亩,然后以每年300元/亩的价格返租给西坂村的陈怡平等15户农户,用于发展温氏养鸡项目。同时,镇里专门成立管委会,积极向上争取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到目前止,农户已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18幢面积15000平方米的厂房。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为农民增收105万元,两个村集体每年增收近2万元。
荒山地引来工商资本
经过几年探索,大桥镇土地流转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和延伸。该镇充分调动村一级的积极性,自下而上地做好一批土地储备,变等项目为主动挑项目,此举吸引了一些有投资能力的公司和业主纷纷前来投资,较好地实现了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高效整合,为大桥农业主导产业注入了强劲活力。
去年11月,冷水村的98亩荒废山林地成功地“嫁”给了江山天润园林景观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100多万元用于发展苗木基地和水面养殖等农家乐项目;去年5月,陈家村25亩山地承包经营权成功流转到一周姓私人老板,他投资100多万元发展工厂化种菇……
截至目前,全镇参与土地流转农户数达1802户,流转各类土地达5358亩,其中大田3855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25.3%。
(江山市学习实践办)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