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需要制度助推
来源:
山西日报
2010年01月15日04:53
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向低碳生活目标转变,成为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然而低碳生活不能仅靠普通民众的自觉行动来实现——
随手关灯、垃圾分类、拧紧水龙头、使用节能灯、少开车……“今天你低碳了吗?”正成为时下最时髦的问候语。
随之,一个叫作“低碳生活”的新鲜词汇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并悄悄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减少碳排放,成为人们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的重要内容。
然而,低碳生活不仅要靠普通民众的自觉行动来实现,同时也呼唤相应的制度环境来助推。
从身边的点滴事情做起,减少个人碳足迹,是个人社会责任的体现
2009年末,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在这次会议上,低碳概念重又升温。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在国家、政府层面外,每个地球公民能做的即是减少碳排放。
一时间,低碳生活成了最热门的话题。在各大网络论坛的讨论区,网友们分享着彼此的低碳经验;各种与低碳相关的新名词也闯入人们的视野,低碳住宅、低碳汽车、低碳服装……一个网络上的“碳计算器”则能让人们轻松计算出自己的碳消耗:看一小时电视,0.0966千克;用一小时笔记本电脑,0.0138千克;开一小时空调,0.0621千克……
人们猛然发现,原来我们每个人每天的一举一动都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
各种减少碳排放的生活窍门在人际间传播,相关机构就对个人“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几项建议,如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0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衣服自然晾干,可以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3等等。
减少碳排放,不再仅仅被理解为依靠发展新能源,或者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如何向低碳生活的目标转变,在各个生活细节中如何节约能源也成为题中之意。人们开始查找日常生活中看似细微但却高能耗的漏洞,从身边的点滴事情做起,减少个人碳足迹,这不仅是在追逐潮流,更是个人社会责任的体现。
低碳生活把人们的观念从过度消费,重新引回到节约的传统美德,并赋予了更新鲜的内涵
家住太原市新民中街的闫香大妈快70岁了,她不懂什么叫“低碳生活”,可听了记者的介绍,她笑着说,这不就是我平常一直在做的吗?
闫大妈在生活中有很多节约妙招,比如把米浸泡后再用高压锅煮,可缩短煮熬时间;看电视的时候,声音不要调得太高,画面不要调得太亮等。此外,她还总是用洗了菜的水冲厕所、洗过脸的水洗抹布,闫大妈说,“以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省电、省水,还经常被孩子们嘲笑扣门儿,现在才知道,这样做还能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意义大得很。”
低碳生活正在制造一种舆论环境,其实质是把人们的观念从消费主义的过度消费,重新引回到节约的传统美德。而低碳还给节俭赋予了更新鲜的内涵。
如今,出门买菜习惯自备购物袋,使用节能灯具,双面使用纸张等等,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加入到低碳生活的队伍中来。
正在装修房子的张荣对记者说,他把家里的窗户换成了双层玻璃,不仅给房子保温,同时迎合了当前的低碳生活。一直打算买车的王新说,本来想咬咬牙花十几万买辆车,不过现在他打算买辆十万元以下的小排量车,价格便宜不说,用起来还经济,而且还符合低碳潮流。
在闫大妈看来,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减少碳排放的地方,但靠一己之力却难以实现。比如家里的垃圾,现在除了把一些明显能回收的废纸、纸箱等卖给收废品的,其他仍是通通塞进垃圾袋。如果能有更清晰的垃圾分类,那很多废品都是能回收再利用的。
搬进太原市旱西关一座高层住宅的李同则对记者说,家里用的是地暖,温度很高。每个房间都能独立采暖,本来关上一些房间的供热既凉快些,又节省能源,可现在的集中供热收费模式仍然是按房屋面积收费,所以人们宁可冬天大开着窗户,也懒得去关地暖。如果改成按热流量收费,一方面用户能节省采暖费,另一方面能节约不少热能。希望相关部门对具备分户供热的楼房早日采用新的收费方式。
低碳生活不仅要靠人们自觉行动,也需要有一个助推的制度环境
闫大妈以及李同的困惑正反映出这样的现实:低碳生活虽然主要集中于生活领域,主要靠人们转变观念、加以践行,但政府在促进低碳生活方面有着“四两拨千斤”的能动作用。低碳生活不仅仅要靠人们自觉行动,也需要政府营造一个助推的制度环境。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通过减免税费、提供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消费者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活,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范例。比如通过减免购置税,鼓励引导消费者购买小排量汽车,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高效节能空调等等。
不过,营造低碳生活制度体系,政府还有许多可以作为的空间。在采访中,一些市民反映,希望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实现低碳生活的信息服务,出台一些政策对他们的生活行为进行引导。而像分户供热收费改革,以及垃圾分类等,也都需要相关部门尽快行动起来。此外,可以通过税收等手段,抑制消费主体的高碳消费方式。
据了解,太原等城市通过制订实施涉及各个行业的绿色标准、印发低碳生活手册等方式,逐步引导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还有一些城市则印制低碳城市家庭行为手册,以此来告诉市民在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量。
与此同时,政府也是低碳生活的身体力行者。在朔州市的一些公园,所有的照明及景观灯都由太阳能提供电源,而且通过智能控制,实现了白天自动熄灯,晚上自动亮灯,每年可节约用电80万千瓦时左右。
如今,打造低碳城市正成为各地政府所致力的目标,如利用中水浇灌绿地,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照明和日常使用,利用煤层气等清洁能源作为汽车的燃料等,不仅让人们充分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成果,也将减少碳排放的理念潜移默化地灌输到人们心中。
本报记者周江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