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的逻辑起点陈凯先(上海中医药大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传播“治未病”理念和方法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0年1月16日上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第三届“治未病”高峰论坛。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作主题演讲。新华网翟子赫摄
在刚刚闭幕的今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陈竺部长强调:医改工作要考虑从疾病向健康医学模式转变。
把卫生工作的重点从治愈疾病转向维护和促进健康是应对全球性医疗危机、实行医学模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显示出当今社会正酝酿着医学目的的重大调整。
要解决全球性的医疗危机,必须对医学的目的作根本性的调整,把医学发展的战略优先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促进健康”。只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首要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因而可持续的医学”,“才有可能是"公平的"和"公正的"医学”(GOM国际研究小组总报告,1996,11)。
20世纪末叶,当时法国的总统密特朗曾邀请了75位诺贝尔得主,以“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为主题,会聚巴黎,并于会后发布了《巴黎宣言》:
“好的医生应该是使人不生病,而不是能把病治好的医生”。
“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
“治未病”的医学,正是“关于健康的科学”。
治愈疾病 → 维护和促进健康
↓
“治未病 — 维护提升健康状态”
↓
本届论坛主题
↓
治未病,是防范健康状态的风险。
↓
只有知道健康状态,才能防范风险,把握健康。
↓
“治未病”的逻辑起点 对于“人(个体)”的现代认识和准确把握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任何系统都有三个要素:
物质 没有物质,什么也不是。
能量 没有能量,什么也不能发生。
信息 没有信息,就没有任何意义。
系统内部和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着上述要素的相互作用和交换。
人(个体): 指个性化身心统一,生存于自然和社会的人。
而非生物医学模式仅有“身”的生物人。
1.人(个体) 指个性化身心统一,生存于自然和社会的人。
按系统科学原理,人(个体)是身心统一,而又隶属于社会,依存于自然的人,简称人(个体)。
中国传统医学所指的“身心合一,天人合一(人和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的人”;它涵概了WHO所指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力和道德”四者合一的人。
2.生物人 指现代医学模式中的肉体的人(“身”)。
在现代医学,乃至生命科学体系中,人是以解剖结构为框架的,具有生理功能(基于动物实验生理学)的肉体的人,并且是以疾病诊疗为中心而统计的同质化生物人(人人完全相同)。
关于人(个体)健康状态—— 人(个体)身心整体的三种状态:
“人是一个维持稳态的机构”
“人的生命在于稳态的维持之中”
—— N. 维纳
(一)性 质 按系统科学原理,人生命的本质是:
身心整体(包括功能和形态(含结构)的系统)。
在内外环境(生理的/心理的/物质的/自然的/社会的……)作用下。
连续变化的过程(从婴幼儿、儿童、少年、少年、青年、 成年到老年,……)。
1.人(个体)健康状态:是人(个体)身心整体的不同状态。
按照人(个体)健康状态指标体系(包括按照现代医学疾病诊断指标体系所确定的易发疾病)。
首先,将每个人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种状态的人(统称:"病"的人)。
其次,综合分析评估病和症的程度,再细分"病"的人各自的状态。
2.健康、亚健康和疾病:是生物人(“身”)的不同健康情况。
3.人(个体)健康状态与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性:健康、亚健康和疾病,是人(个体)身心整体不同状态的表征。
健康是人(个体)健康状态,在内外环境协同作用下,未病态的表征。
亚健康是人(个体)健康状态,在内外环境作用下,欲病态的表征。
疾病是人(个体)健康状态,在内外环境作用下,已病态的表征。
(二)组成 人(个体)健康状态由"三观"状态组成;以宏观、中观状态为主导,综合微观状态而形成。
1.宏观状态
指人(个体)身心整体,系统的功能和形态。
2.中观状态
指各子系统的功能和形态。
3.微观状态
指各器官、组织乃至细胞-分子的功能和形态。
微观、中观、宏观状态的变化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相互作用-反映和影响)。微观状态的变化,是宏观、中观状态变化的基础;而所造成的结果,也受宏观、中观状态的调制。
正常 稳态:功能平衡和形态稳定 → 过渡状态:功能失衡和形态稳定性下降乃至失稳→疾病状态:触发突变功能失衡形态进一步失稳乃至变异
人(个体)健康状态变化特点
- 由渐变而突变,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渐变/量变和部分突变/质变是相对可逆和可控的
人(个体)健康状态及其功能、形态关系表 状态 功能 形态
未病态/正常 稳态 平衡(动态) 稳定
稳态 欲病态/过渡状态 失衡(渐变) 稳定性下降,乃至失稳
退变 已病态/疾病状态 失衡(突变) 失稳乃至变异
1."状态可分" 人(个体)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人八类状态;
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人(个体)健康状态,可以用状态参数集合(确定的/模糊的),或相空间里相应的区域来表征。
通过聚类分型,人(个体)健康状态的属性,可纳入不同类型的子集合/子空间。
据此,人(个体)健康状态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两级。
针对易发疾病 第一级 将人(个体)健康状态分为三种 三种状态:未病态、欲病态、已病态
“病”的人:未病之人、欲病之人、已病之人
每个人健康状态必然是三种状态之一
第二级 综合分析评估病和症的程度
三种状态 → 八类状态
(1)三种状态未病态:人(个体)健康状态的正常稳态; 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未病态是在内外环境协同作用下健康水平的标志;
- 人(个体)处于功能平衡和形态稳定的正常稳态;
- 人(个体)维持其正常稳态的能力;
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健康就是人(个体)处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它涵概了WHO1990年所提出的"健康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的要求。
欲病态:人(个体)健康状态的过渡状态: 根据系统科学原理,欲病态是在内、外环境干扰下,人(个体)健康状态的稳态退变(量变),处于功能失衡(渐变)和形态稳定性下降,乃至失稳的过渡状态。
而无论是健康管理的"高危因素",还是中医的"症"(含证),都是人(个体)健康状态退变的局部体现。无论是"病"和"症"(含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都是人(个体)健康状态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已病态:人(个体)健康状态的疾病状态 根据系统科学原理,已病态是在内、外环境干扰下,人(个体)健康状态的稳态退变(质变),处于功能失衡(突变)和形态进一步失稳,乃至变异的疾病状态。
而无论是西医的"病",还是中医的"症"(含证),都是人(个体)健康状态突变后的状态表征。
(2)三种人八类状态 通过聚类分型,人(个体)健康状态的类型可归纳为三种人八类状态。
例:针对糖尿病,根据《辨识规范(糖尿病)》,运用中医特色体检,评估出某人的风险主体及其状态为下列之一
2."状病相关" 疾病是人(个体)健康状态突变的局部体现;
按系统工程的原理:
人(个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内外环境作用,所引
起的人(个体)健康状态退变及其积累,导致突变的结果;
内外环境干扰 -- 变化的条件
人(个体)健康状态 -- 变化的依据
疾病 -- 状态突变后的表征
状病相关,表里相依
易发疾病:人(个体)健康状态相关易发疾病;
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疾病,尤其是诸如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病,是人(个体)健康状态突变后的局部体现;不仅如此,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是因人、因时(不同的生理阶段、季节、社会环境等)、因地而异;因此,易发疾病是指人(个体)健康状态相关的易发疾病。易发疾病主要指严重危害健康和生命、常见的疾病。包括非传染性慢病(NCD),如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情志类疾病,如抑郁症,以及儿童、妇女、老年等特殊人群的疾病。
(3)"状态可调" 控制和逆转人(个体)健康状态的退变;
人(个体)健康状态发生渐变/量变和部分突变/质变的时期,其
变化是相对可逆和可控的。
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护和提高健康的最有效时期。
"治未病"的最佳时机。
"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带病延年,提高生存质量"。
在此期间,根据"治未病"的理念,通过个性化干预、调控未病、欲病和已病之人的状态,防范和控制疾病及其经济风险,故"状态可调"。
以人(个体)整体状态为中心、以中国传统医学为主导,结合现代医学和医学工程技术。
首先辨识评估人(个体)健康状态风险:
根据《(易发疾病)KY3H辨识评估规范》,对人(个体)健康状态相关易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趋势作合理的判断;这是管理人(个体)健康状态风险的基点,是中、西两个根本不同的医学体系的结合部,统一于人(个体)健康状态。
其次,对未病、欲病和已病之人,适时采取个性化干预:
提升状态,实现"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的目标,达到防范、控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风险,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风险的目的。
故无论是未病之人、欲病之人,还是已病之人,人(个体)健康状态都是可调的,这正是"治未病"理念的基础。
结束语: 对人(个体)健康状态的认识是中医"治未病"的逻辑起点。通过从整体和动态的观点、从身心合一、人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角度,把握人(个体)健康状态的辨识和调节,就可以维护和提升人的健康状态,实现"治未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