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云南信息报
战友追忆维和烈士
“我还不想说再见……”
昨日凌晨,当海地地震中被埋的8名中国维和人员的遗体全部被找到后,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的官兵们无不因失去战友而深感悲痛。一大早,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短信和电话,纷纷表达了人们对维和烈士的悼念之情。中国第六批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全体官兵沉痛悼念海地遇难的烈士,表示“将铭记英烈,完成好中东地区的维和任务,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目前仍在海地维和的防暴队员尹家燕的父母,卖掉了家里4头年猪筹集慰问金捐给烈士家属,老人说:“维和官兵都是亲人……”
战友回忆录
烈士档案:
李钦:47岁、一等功功臣、生前任云南边防总队司令部参谋长、中国第六、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
边境作战,他是一员虎将,两上老山,冲锋在前,一次次经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向祖国和人民交出忠诚答卷;禁毒一线,他率领专案组,亲赴中、缅、老、泰四国一线,万里追踪,将国际大毒枭韩永万缉拿归案,缴毒700余公斤及大批枪弹;部队管理,他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处处行为楷模,时时身为示范,对部属极为严格,也倍具亲和力;功利面前,他数十次把立功机会让给战友、兄弟,部属私下称他“钦哥”、“参座”;海地维和,他临危授命,率队出征,不怕牺牲,出色完成数千次武装巡逻、重点警戒、高危解救,成为海地多国维和部队中唯一“模范警队”,深受联合国高度赞誉。
“一直坚信他能坚持到救援人员到来”
本报讯 (驻红河记者吴富水 通讯员闵以荣)2002年7月,李钦从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边防指挥学校调任红河州公安边防支队副支队长兼河口县公安边防大队大队长,现任红河州公安边防支队边境管理科科长的宋云松当时是大队参谋。见到宋云松的时候,他正在支队门口的公路边上。“从听说他失踪到现在,我都没好好的休息过。现在知道他牺牲了,心情很难过,想出去透透气。”宋云松说。
在宋云松的心中,李钦是一个工作和生活可以完全分开的人。他到河口边防大队任职后,身先士卒,用渊博的知识首先组织了所属基层主官培训。而生活上,每个官兵遇到难处了李钦都会想办法去帮忙。“他在河口当大队长的时候,我已经31岁了,还是个单身汉。他把我的事情拿到大队党支部进行讨论,最终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宋云松说,他结婚的时候,李钦已经调回昆明,没能参加他的婚礼。但李钦在几个月后利用到红河出差的机会,专门把当时准备的红包送到了他家中。
“如果不是他的教导,我可能都没有今天。”宋云松说,当年他的业务能力很差,李钦一点一点的教他。他最后一次见到李钦是2008年12月23日,当时在河口召开一个会议,他和李钦见过面,之后就只是在电话中联系过。当听到李钦失踪的消息,他心里一直在想,老首长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一定会想办法坚持到救援人员到来 ,只是没想到结果会这么残酷。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蒙自县第一建筑公司宿舍——李钦父母的家中,两个老人的情绪都很低落。据了解,从李钦失踪以来,云南省公安边防总 队以及红河州支队、蒙自县政府、蒙自县民政局等部门的领导先后来看望、慰问两个老人。
“他手机屏保是全家福”
本报讯 (记者梁鸿兴)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办公大楼7楼参谋长办公室,这里是司令部副师职参谋长李钦生前办公地点。曾经,这里的灯光是整幢大楼内每天晚上最后一盏熄灭的。昨日上午,总队的战士依然向往常一样细心打扫了办公室。早在2008年8月15日,李钦率领的第六支维和警察防暴队返回国内,全队125名队员创造了“零伤亡、零违纪、零退返 ”纪录,然而这一次出征,他却不能再踏进自己的这间办公室了。
付建川和战友写的每一篇文字都要经过李钦之手修改,“每篇材料都改得很细,从标点到用语。”事实上,李钦的身体一直并不是很好,这位副师职大校有着严重的鼻炎和中风。“中风发作,脚肿得不能穿鞋,但还是会一瘸一拐的到办公室。即使住院,他也要求把当日需要处理的文件送到床头”。在李钦的办公室座椅上,一直放着一个坐垫,用来在中风发作时调整坐姿。而因为鼻炎,他有时一天要用去几盒的纸巾。
每一个和李钦一起战斗过的武警战士都知道,李钦嗜好抽烟,而且很凶。但是自从担任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开始,李钦戒烟了,“他说抽烟不利于中国部队在国外的形象”,因为这个,防暴队的很多队员都跟着他戒了烟。而为了活跃部队文化,不会打乒乓球的李钦学会了打球。
云南边防总队司令部案件侦察队是边防总队司令部参谋长李钦分管的一个部门。在侦查队员看来,他们失去的“不仅是一名出色的领导,还是一个大哥”。2005年11月,由李钦率领的侦察队千里追踪,联手缅甸、老挝、泰国警方,将国际大毒枭韩永万抓捕归案。缅甸警察总监见到李钦的第一面就感慨,“看李钦参谋长的手臂,就已经足够佩服中国军人的精神”,那时,他的整条胳膊因为酷晒脱了一层皮。而他出色的交际也被国外官员评价为“适合做外交官”。
昨日,侦察队的队长和指导员赶往李钦家探视了其家属,“嫂子已经卧床不起,她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李钦的手机屏幕上永远是一张全家福,“他在家的时间很少,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丈夫和父亲,与妻子女儿的关系”,侦察队员告诉记者,每次去外地出差,李钦都会给家人带一份礼物,即使远在海地,也是每天都通过网络与女儿联系。家人如此,战友亦是。仅仅在侦察队,李钦就对每个队员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每逢过年过节,他就会问有没有同志在外出差,然后把这些队员的家属接出来共聚”。
烈士档案:
和志虹:现年35岁、昆明边检站二科教导员、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联络官。入伍11年来,先后获联合和平勋章、公安部维和勋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一等功等荣誉。
维和记忆
40度高温负重25公斤执勤
2007年3月,和志虹得知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由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组建的消息后,思潮起伏。她知道在海地,每天要在40多摄氏度高温下需背着25公斤重的装备执勤,不到5分钟衣服就湿透了。凭借过硬基本功,2007年11月28日,和志虹接作为第一批先遣队员赶赴海地任务区。并担任联络官兼女兵小队小队长、党总支委员。
海地的太阳城,听上去本应是一个阳光明媚、充满幻想和浪漫的地方。但是,近些年来,它却被当地人称之为“死亡之城”,绑架、枪杀、强奸、抢劫等恶性刑事案件高发不断。在此处执行维和任务的警察和部队经常受到当地非法武装的骚扰和袭击,随时会有人放冷枪。和志虹生前维和战友杨洋描述,2008年8月听和志虹说,一天晚上突然“砰”的一声,所有人都惊醒了,后来才知道是当地一个武装团伙放的冷枪。而每次值勤,都得穿上15多公斤重的防弹衣,“捂得人满身痱子!”和志虹幽默地说。
海地时间2007年10月7日下午13时36分,暴力游行人群开始往营区里冲,朝营区里扔石块,紧接着营区的3个哨位同时遭枪击,由于有防弹玻璃掩护,哨兵才幸免遇难。面对此种局势,队领导果断决定于当晚修建防御工事。考虑到是女同志,领导决定让和志虹留守,可她主动请缨,与战友们一起趁着夜色修筑工事。
中国防暴队营区驻扎在联合国对海地安全评估报告中危险程度最高的区域———红色警戒区域内,营区周围经常有激烈的枪声,流弹时常打到我们居住的营区房顶上,和志虹一次次提醒队友们注意安全。
心碎的留言
“我还不想和你说再见”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昆明边防站站长尹亚菊说:“和志虹从大学毕业进部队到当上教导员,她身上的荣誉很多,但是她为人很低调。我们单位的工作很特殊,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在科里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今天,当组织上来要她的照片时,我们才发现,她的照片很难找。”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昆明边防站执勤业务二科的吴弘彦说:“前天晚上,得知公安到何姐房间里提取DNA,我们的心顿时就凉了,都哭了起来。一打开她的房间,我闻到了她的味道。记得送维和防暴队走的时候,我看她笑着远远向我挥手再见,我不愿意相信她真的就舍得这样走了!”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昆明边防站执勤业务二科宣传干事尹文静说:“我和她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我正在收集她的个人材料,采访她的事迹。最后一次和她在QQ上联系是海底地震前两天,我问她要材料,她说会发电子邮件给我。之后,我随手打了‘再见’两个字就下线了。当我再次打开电 子邮件时,看到她留言‘我还不想和你说再见’。13号早上,海地地震了,我赶紧给她留言‘看新闻知道海地地震了,我希望,也相信你们没事’。着她的留言,想着她再也看不到我的留言,心里好难过……”
烈士档案:
钟荐勤,中国第六、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新闻官,男,1975年12月生,1993年12月入伍,现任云南边防总队政治部宣传文化处副营职干事。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因执行维和任务成绩突出,荣获联合国“和平勋章”、公安部维和勋章,被公安部记一等功。
生命绝唱《唯有情牵》
《唯有情牵》是钟荐勤首次赴海地维和时,顶着高温趴在地铺上写成的,该书自序的落款为“2008年元月18日于太子港”。翻开《唯有情牵》 ,读着钟荐勤的文字,再看着他的照片,感觉他并没有真正离开……
“……我很荣幸地在公安边防部队工作了十几年,被这支英雄部队里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所浸染,激发了内心深处蓬勃的创作欲望和热情。本人从亲身经历出发,选择一个切口来参悟军旅情感生活的泰山一隅。参加维和对我生命的一次洗礼,当他抛却荣誉的外衣,更像是一场战火中领悟人生真谛的自我心灵对话……”
这是钟荐勤自序中的文字,就在他完成《唯有情牵》之后的 2010年元月17日凌晨,钟荐勤与另外两名来自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的战友被证实在海地地震中遇难。在字里行间看得出,钟荐勤的个性不但有着军人的阳刚之毅,也不乏柔情似水的细腻。参加第八支维和警察防暴队后,钟荐勤给自己没有见面的女儿在北京订制了一套武警服装,他说在自己回国的那天,要女儿穿着这身衣服去北京接他。昨日接到钟荐勤遇难的消息时,恰逢女儿出生7个月,钟荐勤生前战友特意到钟荐勤的家中探望。“因为下午荐勤的母亲会赶到昆明,他的妻子忍着悲痛将房间打扫干净,等婆婆来住。”。
“小钟把他的书稿给我后,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没想到这是竟然他最后一本书!这一次去维和,在出发前他对我说,他还要写一本关于维和警察纪实类的书,让我等着。想不到我们再也等不到了……”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创作研究室主任杨佳富说。
昨日上午10时许,冬日的阳光正好落在钟荐勤昔日的办公桌上,桌上有一盆盆栽,钟荐勤的战友们把盆栽呵护得很好。昨日,盆栽里的那抹绿竟显得异常孤寂。新闻干事朱圆媛得知战友遇难的消息后,难以抑制内心的悲痛,哭得双眼红肿。
“兄弟,希望你在另一个世界永远平安”
——版纳边防支队宣传科的潘宗卫
钟荐勤,1.75米的个头,脸上棱角分明,第一眼就觉得此人很刚毅、洒脱,是一名在困难面前不会退缩的人。
赴海地前,他是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宣传文化处宣传干事,负责电视报道工作,因此我结识了他。我刚从事宣传工作,他便成了我的启蒙老师,第一次与他对话,就觉得他工作很严谨。
工作上,我们经常保持着电话联系,他经常鼓励我,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也要照顾好自己,考虑个人的生活。他说:“我已经结婚了,准备要一个小孩。成功男人的背后,需要一个幸福的家庭”。我心里很感激他,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即使在海地,我们也时常保持着短信和QQ联系。去年,他从海地来信息告诉我,他已经当爸爸了,我很开心,因为,他特别喜欢小孩子,这是我们一起工作时悄悄发现的。信息中我们聊了很多,他给孩子起了很多名字,还征求我的意见。他告诉我,很想看看孩子长什么样,维和回来后,要将勋章送给妻子,军功章送给孩子。
看到海地地震的网络信息后,我很担心前方的战友们,心里很凉;看到3名云南维和的战友失踪信息后,我很担心西双版纳边防支队的6名战友和钟荐勤,心里隐痛;看到确认一名领导失踪的信息后,我特别担忧忡钟荐勤,因为他是经常陪同领导的宣传官;当我看到从废墟中找到摄影器材时,我快崩溃了。当确认钟荐勤的遗体后,我难过得流泪了。
兄弟,希望你在另一个世界里永远平安。 本报记者王艳霞
丈夫守候维和妻子
“希望她平安归来”
黄彬的妻子包梦琼是中国驻海地维和防暴队的执行官,地震发生后,黄彬一直不安地等候着。前晚(16日晚),黄彬终于接到了妻子的电话,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我原来也是边防总队的,他们都是我的战友。地震后,我随时都在关注来自海地的最新消息。今天上午,看到战友牺牲的消息,很难过……愿他们安息!逝去的不在了,活着的一定要坚强,我希望爱人能平安回来。”
黄彬和妻子包梦琼是战友,他对妻子的工作很了解。“正因为太了解,才会很担心……身为军人,明白军人所肩负的是神圣的使命,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做到不辱使命。”同是军人出生的黄彬没有在记者面前说太多,他说妻子包梦琼在电话里只简单地报了声平安,让家人放心。据了解,原本2010年2月任务期就结束的中国驻海地维和防暴队,任务期限将延至今年4月中旬。目前,由于震后的海地秩序混乱,很多地方还发生了抢劫,我维和防暴队肩负的任务将更加艰巨而繁重。
卖猪筹款向烈士家属捐慰问金
“维和官兵都是亲人”
本报讯 (记者梁鸿兴)昨日上午,尹家勇收到沾益县家中父母托人带到曲靖的信件,年迈的父母在信中叮嘱儿子,“得知三名云南维和警察在海地遇难,家里将仅有的4头猪买了4千元钱,再加上去年过年时部队给的1千元慰问金”,要求儿子务必在当日将钱送到云南省边防总队,转交遇难者家属。此时,尹家勇的弟弟尹家燕作为第八支维和警察防暴队正在海地。而这些钱原本是准备弟弟回国后娶媳妇的,父亲在信中说,“虽然没有得到家燕的允许,但相信他不会反对,因为死去的都是他的战友”。想到身在农村的父母如此“慷慨”,尹家勇也拿出了自己的1千元钱,当即赶到昆明,将6千元钱交到了云南省边防总队。他告诉记者,“给每位遇难者家属的虽然只有2千元,但我们是想让家属知道,所有维和官兵和他们的家人,大家都是亲人”。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
——中国第六批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新闻官 邓忠开
每天一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上网,盼望有奇迹消息的出现。然而,最终还是没有看到奇迹的消息。
也许是同在海外,同样肩负国际维和使命;也许是同系云南,对故乡的关注;也许还有与职业的关系,他们中的钟荐勤,不仅与我是同年出生,同年入伍,同样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同是在维和部队里担任新闻官……太多的情感和理由让我以及我的战友们关注西半球那边被埋在地震废墟下的维和战友的生死安危。一度,我们每一根神经都被“海地”两个字紧紧牵动。
然而,我们最后没有等来好消息,等来的却是噩耗。
也许身在和平环境的人们不明白,军人对“使命”二字的理解,为什么他们远在异国他乡,却能一次次冲锋陷阵;也许很多人不认同,军人对“祖国”二字的理解,能够为了祖国荣誉可以牺牲一切,包括生命。
我们不会忘记这八名维和壮士,他们的英名将永远铭记我们的心中,他们的事迹将记载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激励我们在中东地区完成好维和任务,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你们是是祖国的英雄,你们是人民的骄傲!我们为云南人民有这样的儿女感到无比的自豪!
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功勋!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
有那么好的女儿 是做父母的骄傲
和志虹父母今日将赴北京迎接女儿遗体并参加悼念会
经过了四天四夜整整96个小时的等待之后,昨日凌晨5时许,和志虹的家人等到的是最不愿意等到的消息:和志虹的遗体与另7名中国维和警察的遗体一起在海地联海团总部大楼的废墟里被找到。“奇迹没有在我们阿虹身上出现。”昨日下午,和志虹的母亲泣不成声地对记者说。
在证实了和志虹遇难的消息后,四天四夜没有成眠、焦急等待女儿消息的老人高血压病更加严重了,不得不在家里打针输液;与和志虹姐妹情深的姐姐和嫂子也哭得几乎昏死过去。而和志虹4岁的儿子长期由其父母在丽江抚养,孩子和母亲相处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3个月。“那么小就失去了母亲,最可怜的还是孩子啊!”一提到自己的小外孙,和志虹的母亲忍不住又抽泣起来。
在和志虹家堂屋的摆放架上,静静地安放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中的和志虹与家人相偎相拥,一脸灿烂。“你看,这张照片是6年前志虹回来的时候和家人一起照的。当时,志虹的孩子小云云还没有出生,因为少了小云云,也称不上是全家福了。这次志虹还说回来要照一张真正的全家福呢,没想到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说到这里,和志虹的姨妈泣不成声。
据和志虹的父亲介绍,自确定了海地地震我国维和警察失踪人员名单之后,云南边防总队,丽江市委、市政府以及丽江古城区委、区政府的相关领导都来到家中慰问,并询问家里有什么要求和困难。“志虹是为了世界的和平事业牺牲的,她是我们中国、云南和丽江人民的骄傲。在家里,志虹孝顺父母;在工作上,她没有给我们丢脸。有这样好的女儿,我们还要求什么呢!”和志虹的父亲哽咽着说。
据了解,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和志虹的父母、姐姐和嫂子于昨晚乘飞机到达昆明,在与其他两名云南遇难官兵家属会合后,将于今日乘机赴北京迎接遇难者遗体,并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悼念会。
(云南信息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