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人民网香港1月21日电(记者黄拯)香港特区政府21日宣布,正式在全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编制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特区政府现已委托香港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开展工作,并呼吁市民踊跃参与,提供建议。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包括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和节庆活动以及传统手工艺等。特区政府此次普查的项目非常广泛,涵盖香港人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祭白虎仪式、咸水歌、螳螂拳、盆菜以及蒸笼、腊味制作工艺等。
普查工作分两阶段进行,首期由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负责,调查地区包括元朗、屯门、荃湾、湾仔等地,预计于明年初完成,第二期则于今年年中展开。特区政府也号召广大市民踊跃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可以通过电话、E—mail或传真向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索取表格提交资料。目前,普查队正从香港现存文献记录、档案及录像资料中整理一份初步名录,再作进一步研究及调查。除了文献及档案记录工作外,普查队也会由研究人员进行访问、观察及拍摄纪录相关活动的过程。
![](https://news.sohu.com/upload/pagerevision20090916/pic03.gif)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