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广州草根讲前亚运生活:为赶工程城区沙尘飞扬

来源:南方日报
2010年01月26日09:26

  “前亚运”的广州,草根一族有话说 “口罩男”引发城市管理转型升级的思考

  “三字经”搞不掂难称“发展上水平”

  “举全省之力,共襄亚运盛举”,“首善之区”广州遭遇的难题,不仅是广州的家务事,广州的答案更将为“大运会城市”深圳,乃至全省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带你开两会

  你的前亚运生活怎么样?有哪些期待与烦恼?你对亚运工程有何妙计?亚运之城如何实现管理上的飞跃?请您登录南方报网论坛bbs.nfdaily.cn发表高见,你的观点有机会亮相南方日报,与广东“两会”代表委员一起热议,一起参政议政吧。

  一块花岗岩引发的冲击波还在持续。一位神秘的“口罩男”质疑广州亚运改造统一换用花岗岩,政府紧急叫停正在火热进行的花岗岩计划,据说仅此一项就将节省至少数千万的费用。

  广州正在经历亚运盛会带来的嬗变,在备战亚运的现实困境与被亚运改变的城市未来之间前行。赶、变、旧,前亚运时代的“三字经”正在拷问着这座城市。

  建设优美舒适的宜居城乡、倡导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将亚运会作为推动广东发展上水平的契机。这是省委书记汪洋给广州2010年提出的目标,也是人们对广州的期待。

  汪洋还提出,将筹办亚运会的成功经验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积累宝贵财富。

  因此,办亚运,就不仅仅是举办一大批比赛,建一大批房子那么简单。通过亚运,促进城市管理理念、水平的转型升级,让软实力“上水平”,是更高的期待。

  前亚运广州经历的争议和阵痛,正将人们的目光投向这个方向。

  事实上,既然“举全省之力,共襄亚运盛举”,目前广州遭遇的难题,就不仅仅是广州的家务事,深圳也将迎来大运会,广州的答案更将为深圳、全省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292、291……电子荧屏倒数着亚运开幕的日子。

  赶赶赶!

  亚运工程、道路整修、穿衣戴帽、楼盘建设等等工程全面开花,前所未有的城建规模在广州的地图上铺开。

  “广州变成了沙尘飞扬的战场。”有市民惊呼。

  广州城内,目前已有2000多个工地开工,多条道路的大中修工程全面铺开,全城中心区主要干道无一幸免。

  没有人知道BRT究竟何时开通,家住华景新城附近的孙晓霞走过师大暨大站,这里的主体工程完成,周围的道路却尚未恢复原状。路面还是黄泥巴,晴天黄沙漫天,雨天坑坑洼洼,路面碎石块凸起的尖角扎人脚痛。“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几个月。”

  面对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可怕的车流和拥挤的人群,“广州速度”能否快起来,是孙晓霞们最关心的问题。

  去年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花了一整天时间走访了6处交通黑点,在调研后他坦言,现在广州正处于交通最为艰难的“阵痛时期”。

  阵痛的不仅仅是交通。

  一场面对城市未来的热身正酣:在天河、海珠、越秀、荔湾、黄埔和白云六个中心城区,许多居民楼开始“外墙翻新”施工。

  家住五羊新城的陈先生正在为“被围”生活而苦恼着。每次装卸工具都是晚上十点以后,最长的施工时间是到凌晨五点,搭棚架用的钢管‘咣!咣!’地直接从车上扔下来。赶工期,成了对方压倒一切的借口。

  在“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共识下,广州市民并非不理解城市的阵痛,但是另一个问题被提了出来:亚运并不是今年才确定在广州举行,工程应提早计划,分期分批进行才合适,为何等到现在扎推赶工期?

  全面铺开的“穿衣戴帽”工程,在工程扎堆且赶工期的情况下,不仅考验政府宏观的、全面的协调应变能力,更考验着政府对具体施工的监督和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个城市这样的“急就章”,似乎很难“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专家表示,广州工地很难做到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精致化管理”,这么大的施工需求量,国际罕有,工期也比国外紧张得多。如完全做到“精致”,效率势必降低。但通过加强工地管理,减少交通困扰的空间还很大。

  在视察广州亚运城时,省人大代表卢光霖提出自己的担忧:很多匆忙上马的项目在今后的使用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亚运城是否也会留下“后遗症”呢?

  事实上,一个城市迎亚运也好,几年一大变也好,并非大兴土木这么简单。

  在人们看来,在从容的建设、稳步的发展中提振人心,才是真正为城市前途累积持续的能量。

  气势恢宏的亚运城在番禺莲花山畔崛起,新建的13座亚运场馆以其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展现了广州这座古城的新面貌。

  340.65亿巨资被投入到广州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誓要还广州以“岭南水乡”的本来面目。

  81条城市主干道大中修工程陆续展开,全市街景改造、“穿衣戴帽”使得老城区旧貌换新颜。

  “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广州的美丽蜕变让市民对于城市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

  在广州城的巨变刺激着人们的兴奋神经,有些变化却让人措手不及。

  在上周的亚运整治工程咨询会上,一位神秘的“口罩男”和广州市建委主任对话,质疑广州亚运改造统一换用花岗岩,太过浪费,希望领导“拯救”广州。

  于是,说变就变。

  广州市建委工程管理处迅速宣布,除已完工和新建的路段外,其他大中修道路维修中将不再统一使用花岗岩,一律采取原状维修。有人算了一笔账,仅此一项,就可省下7000万元。

  然而,新的浪费却冒出头来:由于是紧急叫停,许多还未投入使用的花岗岩,全部都被堆在路边。道路大修的侧平石工程已全面停工,但人行道上仍堆满了一堆堆的路缘石和花基石。部分施工单位表示石头已买将面临着巨大的损失。

  虚心听取市民呼声固然值得称道,但是如此“乱了方寸”,似乎有些让人跌眼镜。

  政府及时采纳民意并不能就把人们的猜想和讨论一笔勾销:当初统一使用花岗岩的决策,到底是怎么拍脑袋想出来的?

  有些变化则让人摸不着头脑。

  家住广州大道南敦和站附近的小吴已经记不清门前那段路修修补补几遍了。“施工队将原来好端端的地面砖都捶烂挖出来,弄得地面破破烂烂的又不好好铺砖,一下雨就像泥塘一样。”

  南方报网网友“Bdog”的一番话更显得无奈:“施工可以接受,施工扰民也可以接受,但是,别老反复施工,浪费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啊。同一条路,修好了栽上树了,铺煤气管道又要把树拔了,把道拆了来一次,铺水管,又要把树拔了,把道拆了来一次……”

  城市发展的大变局之下纠结着各种新的矛盾、新的困境。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指出,城市政府应该反思,“不是到了生米煮成熟饭后才来亡羊补牢,而是要在决策之前就广泛听取民意,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

  该不该变,如何变,花岗岩事件给广州上了一课。

  旧事重来。

  在一些老广州的记忆里,广州为迎九运会搞了大规模的“穿衣戴帽”工程,可如今绝大多数“帽子”都烂了。

  有市民反映,江南西一带的住宅几年前“穿衣戴帽”时就粉刷过一次,由于选取的涂料不好,几年时间墙表藏了许多灰尘,这次因为亚运又再粉刷一次。

  网友罗林虎在南方报网广东论坛上“拍砖”,一篇《十问广州亚运会》其中一问便是:为迎亚运而搞的“穿衣戴帽”工程会不会重蹈当年覆辙?

  这个问题,时间会给出答案。

  “穿衣戴帽”工程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涉及的巨额资金谁来监督?

  按照广州市城乡建委主任简文豪的说法,广州中心城区主干道两侧立面整治(即“穿衣戴帽”)需要花费100亿元。

  10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从2010年起,广州市政府对公交地铁票价优惠的财政补贴预算从2009年的6亿元追加到9.1亿元,仅仅相当于“穿衣戴帽”的十分之一不到。

  在朱列玉看来,广州还有大把民生问题尚未解决,“钱应该用在刀刃上”。他表示,广州房价高企,经适房、廉租房建设要掏更多钱,公交补贴等民生项目应该投入更多资金。

  而“穿衣戴帽”工程涉及的巨额资金大部分是通过银行融资筹集的,不属于财政预算内资金,因此不需要报人大批准。也正是如此,对类似大额资金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确保这笔资金用到刀刃上是政府面临的一大压力。

  有市民更注意到,这种为了重大活动“把一大堆钱往墙上贴”,是不是一种太陈旧的城市管理理念?一个城市如果不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那么即使外墙光鲜了,也难称得上是“发展上水平”。

  网友“ADRIENNE”说,广州市民也理解政府,毕竟亚运会是国际盛会,不能让广州丢脸,但“政府不能因为亚运就把市民的利益完全置之度外,老百姓没有义务去为亚运或者说是某种荣誉而完全牺牲自己的基本利益,总得有一个平衡”。

  亚运的热闹总会过去,而亚运带来的蓝天绿水、街头巷尾的绿地与树木,却将深深印刻在这座城市的记忆之中。亚运给这座城市许下的美好未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没有理由不浮想联翩。

  南方日报记者郑佳欣南方报网记者徐辉

责任编辑:lianzha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