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见证中国救援队为海地灾民带来希望
![](https://photocdn.sohu.com/20061229/Img247329079.gif)
来源:
中国广播网
2010年01月28日00:58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杨琼):在圆满完成海地地震灾区救援任务后,中国国际救援队27日早上乘专机顺利回到北京。这支救援队中的医疗分队成员当天做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时表示,中国国际救援队从出发到结束的海地救援15天,给海地人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救援帮助,也树立了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形象。
北京时间1月13日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发生强烈地震,造成惨重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在地震发生不久,中国政府派出由搜救队员、医疗队员和地震专家等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第一时间紧急赶赴海地,成为最早抵达海地的国际救援队之一。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侯世科用“急”来形容这次赴海地救援。急就是出队急,准备时间不到3个小时就出队了,任务急,就是接到任务很急,去了以后展开工作也很急,还有一个是保障很急,因为任务急的话,后续的保障必须跟得上,就像打仗弹药必须跟得上。
此次赴海地的医疗分队15名医护人员全部来自武警总医院。在抵达海地后,医疗分队立即在海地地震灾区设立医疗点,开展巡诊、心理疏导和卫生防疫,并在灾民集中地区喷洒消毒剂,组织卫生防疫宣传。医疗分队队员杨轶说介绍说,到了灾区以后,当时我们可以说是心急如焚,长距离地到达这里之后,我们第一个念头是尽快地展开工作,尽快地为海地的灾区人民,包括对于联海团大楼被埋压的人员展开营救以及医疗处置。
在医疗队员们看来,跟其他受灾地区相比,海地的形势更为复杂。海地不仅经济落后、医疗条件较差,动荡的政治局势给救援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很多影响。中国国际救援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在10多天的时间里共救治伤员2500多人,其中救治重伤员500多人。
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工作受到了海地政府和民众的欢迎。侯世科告诉记者,一些海地的灾民跟他说,看到中国国际救援队橘红色的衣服就像看到了希望。而实际上,这套衣服也成为中国人的人道主义精神的符号。现在我们这身衣服对于当地的灾民来说,也是一种希望。我们对于他们提供一些帮助,他们看到有国际的救援队去救他们的时候,对于他们可以提升一种希望。另外,我们穿上这套衣服,实际上也是一个中国的形象,或者是中国的一个符号。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别的国家受灾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去帮别人。我想不光对于当地的灾民这身衣服是代表了一种希望和帮助,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也是树立一种形象。
目前,一支由40人组成的中国医疗防疫救援队仍在海地太子港执行医疗、防疫等人道主义救助任务。
![](https://news.sohu.com/upload/pagerevision20090916/pic03.gif)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