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部分驻京办机构,舆论欢呼雀跃,但在驻京资讯报社社长、邸讯网总裁李罡看来,应该为驻京机构客观公正地呼吁一下。李罡主持着一家专门报道驻京办资讯的《驻京资讯》报,每月出刊一期,与之相应的还有一个网站:邸讯网。它令人想起过去报道京城朝政消息的邸报。
李罡告诉记者:自1949年之后,这已经是第三次撤销驻京办了。记者看到的文件显示,1962年4月25日,《国务院批转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各省、市、自治区驻京办事处撤销和保留的意见》明确:一、各省、市、自治区驻京办事处(不包括西藏),除新疆和内蒙的继续保留以外,其他各地的可以考虑撤销。二、有些省、市、自治区的驻京办事处,如因特殊需要,现在撤销还有困难的,可以暂时保留,但是必需大力紧缩编制。这一次撤销的结果是,“都按第二条办,没有一家撤销,全部保留了。”
第二次撤销是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因为当时驻京办被视为“各省、市、自治区驻京办事处是搞特务的”“是省市区党委的情报机关”,而终于全部被撤。不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开,各地驻京办又陆续恢复。
这种经验,使得李罡一开始也怀疑消息的准确性。打了一圈电话后,他发现,各个地方都没有接到相关文件。
李罡说,这种清理整顿对驻京办是一个好消息,因为驻京办队伍需要的就是加强管理。这也是他一直所呼吁的,他甚至提出为驻外机构立法的建议,并表示要推动此事。
李罡表示驻京办在《驻京资讯》报上发布消息不收一分钱,他已经把驻京办上升到类似于行业文化建设的层面,“我们现在做的是公益”,他说,不过,经营上,“去年我们基本持平,今年应该就小有收益”。
而就在撤销风潮中,李罡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下属的一家杂志达成一致。这家杂志正被要求转制,有望成为《驻京资讯》报新的合法载体。
《驻京办主任》作者的身份,使得王晓方近一周内成为媒体曝光率极高的一位人物,围绕他谈论的话题就是驻京办主任。
有人说,“驻京办”能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热点,一部分功劳就来自系列小说《驻京办主任》。
驻京办是个
特殊政治平台
王晓方原来的身份是沈阳市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的秘书。几年前,轰动一时的“慕马案”后,王晓方离开官场,开始写作。“我在政府工作多年,到北京出差少不了与驻京办打交道,非常了解驻京办的生活,但是促使我写《驻京办主任》这部长篇小说的起因,还是从媒体上看了时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接受媒体采访时对驻京办"跑部钱进"的批评后萌发的。”
王晓方说创作《驻京办主任》几乎是一气呵成。之所以充满了激情,不仅仅是因为《驻京办主任》这部长篇小说创作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而是因为找到了“驻京办”这个特殊的政治平台,可以以此大规模描写改革开放深层次矛盾和社会现象。
驻京办职能
已社会化
在写完《驻京办主任》之后,王晓方对驻京办的职能有个很有名的论断,这几乎成为后来媒体诠释“驻京办”引用最多的一个论断:“迎来送往、招商引资、收集信息、截访维稳、跑部钱进”。
现在再回头来看驻京办的职能,王晓方说其实驻京办的很多职能已经社会化了。“驻京办所承担的各种职能,和地方的很多部门都是相似的,只是放在北京这个地方,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
驻京办的制度土壤
还存在
王晓方在肯定这一措施积极意义的同时,似乎并不看好单纯裁撤驻京办的政策效果。“现在撤销的是县以下的驻京办,这就犹如一棵大树,给树杈剪枝。但这是权宜之策,治标不治本。”王晓方说,驻京办是连接地方与中央的纽带,是地方在北京的桥头堡,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的产物。驻京办问题的根源在于权力和资源的集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许多财权、事权、人事权方面缺少规范的界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对一些项目、资金的分配,谁会跑谁就有好处,这就是驻京办存在的必然条件。
“大家对驻京办的跑部的包很感兴趣,这个"包"是不透明的,包里是什么给了大家充分的想象力,诱惑人们去打开一看究竟。很显然,驻京办的行为挑战了当今社会的心理底线,将"潜规则"成为"显规则",必然会有人为此埋单。大家把矛头都集中在驻京办上,事实上,跑部问题的关键在"部"不在"驻京办",体制问题解决了,这些为大家所诟病的问题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体制改革是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只是单纯地一撤了之,根本问题不解决,它仍是可以换一种形式存在的。”王晓方说。
本报记者陈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