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海外博览

日韩阴盛阳衰男性叹地位不再 东亚社会结构改变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2010年01月29日08:02

  “女人就是工资低的男人。”这是已故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生前的一句“名言”,如果今天谁敢再公开说这样的话,无论是在家里还是社会上肯定都不会“有好果子吃”。2009年底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女性就业人口占多数的情况,美国媒体惊呼正在发生一场新的“性别革命”。瑞士世界经济论坛(WEF)不久前公布了2009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超过2/3的国家女性地位都在提高,而传统的东方“男权社会”在两性差距方面的排名大大落后于西方。但这一观点并未得到东方国家的认同。韩国《朝鲜日报》立即刊文称,该国“男女地位越来越平等”,由丈夫负责照顾孩子做家务的“专业主夫”剧增;日本大男子主义协会会长则撰文教授男性“妻子几天不予理睬时小小离家出走作战的策略”;一本名为《拯救男孩》的书籍在中国也成为畅销书。美国《时代》周刊称,现代女性显然获得了更多自由、更多教育、更多财富,但她们也不得不将面对社会更大的压力和冲突,这些压力曾让男性们痛苦不堪。

  东亚传统社会结构在变

  根据WEF的排名,在134个国家和地区中,韩国的男女平等指数排在最下游的第115位。在这项调查首次进行的2006年,韩国曾排在第92位,但2007年和2008年接连下滑至第97位和第108位。韩国的男女平等指数每年都在大幅下滑,但韩国男人似乎并不这样认为。《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坐出租车时,司机开玩笑说:“现在妻子在家中掌握着更大的权力,韩国社会似乎正在向母系社会过渡,韩国男人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了。”住在记者站附近的家庭主妇林贵兰说:“从小女性就接受尊敬丈夫的礼仪教育,但现在男性慢慢放弃这种权威,"气管炎"越来越多。”

  对WEF的这个报告,韩国最大媒体《朝鲜日报》称,这一排行只是按西方标准进行计算,而忽视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韩国育儿政策研究所12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希望生女儿的男人占37.4%,希望生儿子的男人占28.6%,其余的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韩国媒体一致解读称,这意味着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思想正在消失。据韩国统计厅调查,近几年来由丈夫负责照顾孩子做家务的“专业主夫”剧增,3年间增长了40%以上。这种变化也让一些韩国男性感叹“地位不再”。不久前,曾出版畅销书《男人心理学》的韩国教授禹钟敏称,“在狩猎社会,力气大的男人最受欢迎。但现在那样的男性特征已成了一副框架。最近这一代,我们的社会变成了带有女性特征的"共感型"男人容易成功的社会。”

  在世界看来,日本大概是男人地位最高的地方了,“娶日本老婆”曾被认为是男人“四大享受”之一。在日本,男士出门女士要给他开门;上电梯,女士要按电钮等男的都上去了再进;家里家外妻子要管丈夫叫“主人”。日本社会这样的男女地位,基础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结构,男子必须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不过近年来,日本进入高龄少子化社会,人口劳动力缺乏,日本政府不断推行计划,鼓励日本女性出来工作,先后废除了多项所得税中的“配偶者特别减免”。日本有家庭的女性继续从事正式工作者,每年都以两位数百分比递增。与此相反,由于日本经济10年的停滞不前,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让许多男人步入失业行列,无法完成传统要求男性承担的责任,自然“英雄气短”。

  据共同社去年12月报道,已有10多年历史的日本全国大男子主义协会日前创立月刊《纽带》,呼吁“高明地让妻子欺负,追求家庭和美”,创刊号中还专门刊登该会会长天野周一“曾亲身实践过的"妻子几天不予理睬时小小离家出走作战"的策略”。

  当然,并非所有日本男人都像天野会长那样适应这一变化。据日本厚生省调查,近年来,日本竟有35%的夫妻属于“无性婚姻”。日本媒体称,男女地位变化造成的不适应显然是原因之一。但这一结果的原因究竟在于日本男人不适应女性越来越“能干”,还是日本女性因为自立而开始冷淡丈夫,媒体并没有给出答案。

  在WEF的这份报告中,中国在职业和技术工人、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的排名都是第一;在中层干部、女性部长比例以及整个国家的性别比例中,中国分别排第91位、第101位及第129位。从整体看,中国排名中是第60位,在亚洲属于靠前的。但有关男女地位的辩论不时从各种社会层面涌现出来。

  不久前,有人在网上提出修改汉字中众多有辱女性的词汇,引起很多议论。近来,一本名为《拯救男孩》的书宣称,“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男孩学业成绩全线溃败。男孩还身陷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并且越来越严重。男孩的父母和老师注意了,前面到悬崖边了!”这本有关男孩教育的书却意想不到在网上引起许多有关男性和女性地位的争议。有女性网友称,“这是由于男人在温室里长大,如何能强壮?现在男人是靠着男权文化的尾巴支撑他们的尊严。”但立即有网友说:“男孩学业不如女孩只是教育问题。实际上,看看领导开会时男人多还是女人多,就知道现在是谁主导的社会。”

  “男性萧条”与“女士不优先”

  在美欧等西方国家,近来“男性萧条”成了网络流行语。这是用“男人”和“经济萧条”结合起来新创造的一个词,指的是现在男人面临的失业容易、就业难的窘境。“男性萧条”这个词最早是北美经济学家在今年早些时候提出的,它指的是美国失业大军的严重性别失调。据统计,每5个丢掉工作的美国人中,就有4个是男性。在英国,过去几个月中,男性失业人数增加了45%,女性仅上升了25%。

  随着“男性萧条”的出现,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女性就业者开始超过男性。《时代》周刊称,这场危机不仅改变了许多美国人的命运,也令女性的社会角色更加突出。事实上,美国正在悄悄地发生一场“性别革命”。报道称,现在美国近半名校校长是女性;美国政府近4任国务卿中,有3名女性;全球最大的145个基金会由女性掌权,因为她们可能是对抗贫困和疾病的最好武器;不久前诺贝尔奖也第一次有5名女性获奖。在美国大选中,涌现出许多女性公众人物,比如希拉里、佩林等,她们不再是配角;而美国总统是单身母亲养大的。与此相比,上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正处于“女权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时代》也曾在特刊中评估女性地位,却发出“将一个男人送上月球比送一个女性进入办公室更容易”的感叹。

  婚姻关系往往最能体现两性地位。历史上,男人喜欢找年轻漂亮的女性,妻子收入低于丈夫也被视为正常。但据美国皮尤调查中心今年1月19日的调查,美国有愈来愈多已婚妇女教育程度比丈夫高,并成为家庭生计的主要提供者。在大学以上学历的男性更喜欢找收入比他们高的“富婆”,据称美国5对夫妇就有1对存在“妻比夫贵”现象。

  女性领导人频频出现使欧洲很早就有了“女权社会”的说法,其中尤其以北欧国家为甚。欧洲曾有研究称,南北纬20度左右的国家和地区妇女地位最低,这主要是由于那里气候温和,农业文明较早形成,与此相关的父系制的社会观念也根深蒂固;而纬度越高的地区,妇女地位也就越高。

  这个研究虽是一家之言,但报纸上有关北欧的消息却常给这个说法作出佐证。著名高尔夫球运动员“老虎”伍兹,被媒体披露有外遇后,被瑞典妻子用高尔夫球杆打得“脸无完肤”。前不久瑞典妇女组织申请享受与男子一样的“无上装游泳”,竟然得到了当地法院的批准。在芬兰,《环球时报》记者曾在一个地铁站上看见这样的告示:“这里不流行女士优先,所以没必要去帮女士提行李、为女士开门,更不要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给女士让座,否则你会被认为不够尊重女性”。而北欧的男性则看起来“惨”一些。凡是在北欧生活过的人都会发现,在超级市场、游乐园里带孩子的多半是男性,而周末更是男子汉的“家务时间”,此时他们的女朋友或太太都在参加只有女性才有资格的聚会。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历史学教授琳达?巴克特曼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北欧的女权运动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男性一开始对此是持欢迎态度的,认为“不过是一些女性玩玩而已”。但此后事态的发展出乎男性的意料。巴克特曼称,北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出现过一段“男人综合征”高发的时期,表现为离婚率、自杀率上升,酗酒者和依靠药物缓解心理焦虑的人数增加,这是“男人地位失落产生的危机感,又无处寄托而出现的病症”。1990年,本来从事维护女子权益工作的丹麦人詹斯比发现“男人的危机其实更大”,于是就专门成立了一个“男人避难所”。这个“避难所”刚开张时只有4个床位,但没过一周,申请来“避难”的人竟达700多人。当然,现在北欧男人已经习惯了,也只好接受现实了。

  男性女性共同面对挑战

  英国《经济学家》一篇题为“女性的力量”的文章称,如果说女性力量的增强是过去50年来的重大变化之一,那么如何应对这一变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将是未来50年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社会安排显然还没有赶上经济的变化。很多孩子为父母都工作付出了代价。很多妇女———也包括很多男人———觉得她(他)们深陷于纠缠在众多事务当中。

  路透社专栏作家斯万宣称,不管男性怎么萧条,这个世界“仍然将是男人的世界”。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平等运动,虽然女性的教育水平和男性不相上下,但英国女性仍然没有争取到同工同酬。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去年英国男人的平均工资是每小时12.97英镑,女人是11.39英镑,差距为12.2%。尽管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小差距,但英国“平等和人权委员会”预测,实现真正的男女同工同酬“还需要17年时间。”

  伦敦女性上班族乔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虽然失业者中男性更多,但职业女性的负担也更加沉重,人们往往会因此陷入争吵。即使对于在男女平等的旗帜下成长起来的现代人,接受这样的变化仍然需要感情上的调整”。

  在俄罗斯,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去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8%的受访者认为,在该国男女拥有同样的权利和机遇,这个比例比2003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但在这个“大男子主义”传统盛行的国度,仍残留着个别歧视女性的陋习。如药店老板不愿意让女性顾客第一个走进开张的店铺。工作人员会故意堵在门口阻拦妇女,直至出现第一个男性顾客。

  对于男女角色的变化,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现在男性优势的丧失不是因为女性的地位有多高,而是因为男性在历史中形成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男性的优势地位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也将在历史中失去,对此不必大惊小怪,更没有必要想不通,因为这是一种历史的复位。男人的优势是由于社会的不同分工一点一点确立起来的。在游牧社会,男人的职责是战争,女人的职责是人的生产,战争使男子可以通过掠夺获得更多的财富,因此形成了对女人优势地位。到了农耕社会,男人从事物质生产,女人从事家庭生产,男人因此一进步巩固了自身的优势地位。

  周宁说,由于男人拥有更多权力和更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在与女性比较中表现出来智力方面的优势只是一种表象。而现代社会中,先进技术的大量使用,使男人在性别和身体方面的优势逐渐失去。周宁认为,目前还远没有到两性平等的地步。目前,男性在社会上仍旧保持着优势。由于男性一直掌握着权力,也就左右着权力分配。

  韩国国会图书馆研究员苏俊燮博士说:“正如100米赛跑一样,男女不可能以同样的标准评价。东方注重子女教育,所以在家庭方面,女人的任务比较重,而且也总是说话算数。在社会上,竞争特别激烈,加班、喝酒、接待等在韩国公司视为家常便饭,这些都不适合女性。”

  巴克特曼说,现在许多男人感叹地位不再,症结“不是女人太强了,而是社会认为女人太强了”。真正的男女平等,应该是相互的尊重与宽容,直至“忘记对方该有哪些权利,不该有哪些权利”。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廖恒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