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上海杨浦新江湾城:“虚拟的网络真实的心”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2月02日19:38
  一、背景与起因

  1、社会形态的发展,对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在技术层面和价值层面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21世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社会形态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应用,给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党建工作的对象、环境以及技术手段都悄然发生变化:党员的日益“网民化”、年轻的“80”、“90”后党员日益增多、党员的流动性日益增强、党员管理服务手段的信息化等。具有高速化、超时空特征的互联网为党建工作展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互联网已成为影响广大党员群众价值观念、思想行为的重要场域,是各级党组织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文化宣传、凝聚民心等工作所不容忽视的领域,是党改进自身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新手段和新舞台。随着“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型,社区党组织的群众工作对象有了新的变化:除了传统的一“大”一“小”(即退休的老年人和未参加工作的少年儿童),青年、中年上班族、白领以及新兴社会阶层等正成为社区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所必须面对的新群体,而了解、联系和服务这些新群体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互联网。显然,新的形势要求党建工作在发布信息、党员教育培训、党员管理服务等技术层面,善于采用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在发展党内民主、意识形态宣传和团结凝聚群众等价值层面,敢于拓展到互联网的“虚拟社会空间”。“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已经吹响了党建向互联网进军的号角。

  2、颇具新江湾城特色的社区业主网络论坛,为探索社区网络党建提供了舞台

  在新江湾城,小区业主网络论坛从最初的仅服务于居民购房、业主装修等简单交流平台,发展到如今作为社区居民重要的“网络生活空间”,已经成为民情、民意、民忧的重要集聚地,也是居民开展邻里互动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重要渠道之一;它既具有一般网络论坛的共性,如匿名性、相对自由度高、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非政府主导、无绝对中心但存在“舆论领袖”等,但又呈现出了新江湾城自己的个性。这些个性主要集中地表现为两点:第一,社区居民积极主动而且善于通过业主论坛来表达意见诉求、开展邻里互动,特别是热衷于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跨小区业主论坛交流沟通表现得尤为活跃。第二,业主网络论坛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相对有限,有限开放性表现在进入各小区业主论坛活动的网民绝大部分为新江湾城的居民,社区外的网民很少进入,纯粹无聊恶搞的网民相对较少;另外,由于网下互动较多,各业主论坛的活跃网民们大都相互认识,论坛中的网名和现实生活中的人往往都能一一对应起来,因此业主网络论坛的匿名性相对有限。上述个性特征,赋予了新江湾城各小区业主网络论坛较一般的网络论坛更高的公信力,对社区党群关系、社区和谐稳定和社区群众工作的开展等,构成了“双刃剑”式的影响。这种个性特点明显的业主网络论坛,为新江湾城探索基层社区网络党建,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舞台。

  3、“双版主、双进入”网宣工作模式的先行先试,让新江湾城在社区网络党建方面的探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去年上半年,在市网宣办、区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新江湾城街道在全市率先实施“双版主双进入”,这一互联网舆论宣传工作模式,接受培训后的居委干部,在业主论坛以居委会的名义注册并担任论坛版主,与原有业主版主共同管理小区业主论坛,从而主动将居委会的工作拓展进入社区网络平台;原有自发形成的业主版主也通过居委干部版主,架起了网民与居委会之间沟通互动的桥梁,从而让包括版主在内的更多业主网民,参与到小区的各项事务管理中来。“双版主、双进入”工作模式的实施,为网络党建工作方面的探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创建了一个平台--“新江湾城大社区论坛”以及“新江湾城网上警务室”。去年在市区有关部门和搜房网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全市首创的由街道直接管理维护的非楼盘性网络论坛,以及由公安派出所管理维护电子警务室,作为与社区各业主网络论坛的对接平台。目前,新江湾城大社区论坛以及新江湾城网上警务室,正逐渐成为居委会、街道以及各级政府办事机构开展工作的一个新的平台,也正逐渐成为社区居民表达民意诉求的一个新的窗口。其二,形成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主要包括担任新版主的居委干部和作为一般网民的青年社工。尽管稚嫩,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打磨,这支队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同网民互动交流、利用业主网络论坛开展工作的技巧和经验。其三,催生了一种意识,在经历了几次社区重大网络舆情之后,无论是街道机关干部还是居委工作人员,都逐渐地、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意识,那就是:业主网络论坛、网民已经成为社区工作不可回避的一部分。“网上最近怎么样?”,这句话时常挂在大家的嘴边,业主论坛的网页也经常出现在办公室电脑的桌面。

  4、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的观念、能力以及机制问题,制约了网络党建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双版主 双进入”模式的推行实施之后,街道和社区干部对业主网络论坛的重视、居委会与社区网民经常性的互动、“新江湾城大社区论坛”和“新江湾城网上警务室”等平台的建立,以及利用业主网络论坛开展工作的基层干部队伍的初步形成,为社区网络党建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新江湾城网络党建功能的充分发挥,还有待于要努力破解以下瓶颈问题。

  一是观念的问题。

  目前,社区党建工作者的观念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和三个误区。两种倾向:一种是轻视心态,一种是恐惧心理。认为业主网络论坛只不过是网络虚拟空间,是几个网民因无聊而瞎起哄、发发牢骚而已,根本不用理会。也有的则视业主论坛为洪水猛兽,怕稍有不慎就授人以柄,遭到网民的攻击;业主论坛的很多网民是能言善辩,所以干脆就实行“鸵鸟政策”,长期“潜水”不发声音。三个误区:一是对业主网络论坛的性质、特点认识上的误区,即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纯商业网站的业主论坛,在性质、特点上混同于官方外网或半官方的商业网站,不习惯看到与政府相左的论调或针对政府的过激言辞,对那些“不安份”的网民及其言论,常迷信于“封ID”、“删帖”、“屏蔽”等强制手段;二是在工作策略、方式选择上的误区,往往误以为党建工作向社区互联网的拓展,就是意味着党组织和党员通过在网络上与网民展开“论战”去“占领制高点”,或对业主论坛进行“意志控制”;三是对论坛版主的身份、作用认识上的误区,习惯于将论坛的“版主”,视为论坛的“统治者”或当然的网民“首领”,“常把版主当个官”,似乎版主在论坛中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二是能力的问题。

  利用业主论坛开展党建工作,对社区党建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尽管工作已经拓展进入了各小区业主论坛,但在解决如何上网、如何发帖等“技术门槛”之后,新版主队伍、居委干部以及青年社工利用互联网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尚有几块“短板”。

  短板之一,心理承受能力。在业主论坛与社区网民进行沟通交流、对网络舆情进行疏导、开展思想文化宣传等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网民们不同的意见和声音,还有少数网民的非理性的言辞或攻击,这要求基层社区党建工作者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要具备容纳不同意见的包容心态,尊重网民发言权、知情权的平等心态,消化网民批评、误解的大度心态等心理素质。这些心理承受能力,对于目前的新版主队伍、居委干部以及青年社工来讲,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短板之二,舆论引导能力。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内含两个方面的关键:一是对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一是使用“网言网语”的能力。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要求能快速找准网民热议话题的关键点,对舆情的性质、规模及未来走向作出基本判断,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网言网语”的运用能力是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所需的另一项关键能力。“网言网语”是指网民们在论坛中常用的词汇、符号,惯用的语气、表达方式等,它是网民之间的“行话”,是产生认同感的重要条件。在开展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只有较好地运用“网言网语”,才能获得网民们的认同,观点情绪的引导和疏导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反之,一开口就是“官话连篇”,只会招致网民的反感和攻击,效果适得其反。

  三是机制的问题。

  就新江湾城而言,利用业主网络论坛平台开展社区党建工作,遭遇了三个方面的机制瓶颈。

  瓶颈之一,信息沟通机制的缺位。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社区各业主论坛上的网络舆情,从收集、整理到研判分析等过程都缺乏机制保障;其次,社区网民所表达的意见诉求涵盖市政规划、城区管理、民生服务等方方面面,涉及政府的诸多条线部门,而与网民沟通互动、化解焦点舆情所需的专业权威信息,往往是迟迟不得而知,对外发布信息的口径时常不一致,街道与基层党组织、党员之间缺乏准确、快速、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因此,在业主论坛开展工作时,很容易陷入“心里没底不敢说”、“不知怎么说”的被动尴尬境地。

  瓶颈之二,责任机制缺位。由于业主网络论坛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利用论坛开展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开拓性很强、难度和不确定性很大,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逃跑心理”;往往视之为“份外事”,一碰壁就退缩“不玩了”,工作的责任心缺乏制度机制的保障和强化。

  瓶颈之三,培训机制欠完善。尽管之前在推行“双版主、双进入”模式时,对居委干部有过关于利用业主论坛开展工作方面的培训,平时街道宣传科也对部分人员进行过个别辅导,但是,定期的、专业化的、规模化的培训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基层党员干部利用业主论坛开展工作能力的提升,缺乏制度化保障。

  二、做法与经过

  为有效突破瓶颈,在探索以业主网络论坛为平台加强基层社区党建方面,取得实质性的成果,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推进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以“新江湾城大社区论坛”为重点,着力培育具有社区特色互联网平台和工作模式

  首先是加强“新江湾城大社区论坛”的建设,大力提升大社区论坛在网民中的影响力,增强大社区论坛对社区网民的吸引力,将其打造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特别是中青年上班族、社会新兴阶层的重要平台。一是调整现有的发帖方式和内容,尽量少用政府公文式的行文风格在大社区论坛上发通知、发简报,以网民们喜闻乐见的表述方式来发布信息、开展宣传;同时多选择一些符合社区实际、启发性强、网民乐于参与的话题在大社区论坛展开讨论,以营造活跃、平等、轻松的论坛氛围;二是增加服务社区居民的板块和内容,除了现有的就业信息发布之外,进一步增强大社区论坛对社区网民的服务性,涉及社区居民的服务项目逐步“进论坛”,同网民们互动交流,让大社区论坛成为广大社区网民获取权威信息、开展互动交流的平台;三是提高回应网民具体诉求的积极性和速度,针对网民在论坛上提出的具体诉求或意见建议,居委或对口的科室单位及时回应,涉及到具体事务的,有跟进措施和主动的成效告知,从而增强大社区论坛的公信力和吸引力;四是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做好大社区论坛的维护工作,鉴于大社区论坛功能的深入拓展,论坛建设的日益加强,日常的管理维护工作量日益加大,所以,我们招聘了网络党建专职社工来承担大社区论坛管理维护工作。其次,树立和强化“1+X”格局的“大论坛”的概念和意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把1个大社区论坛和目前的10个小区业主论坛视为一个整体工作平台,以大社区论坛为重点,突破小区论坛的界限,相互支持、相互呼应,在整个社区网络平台开展工作;着力从内涵和覆盖范围两个方面来做足“大论坛”的“大”。内涵的做“大”,体现在把“1+X”格局的业主网络论坛打造成为话题讨论交流、信息发布与咨询、民生服务、邻里互动的重要平台;覆盖范围的做“大”,则是社区网络党建工作面覆盖辖区所有业主论坛。在居委、党员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工会、妇联、廉政文化建设等已进入论坛开展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推动街道机关科室、派出所、市政所、食药监所、市容所、工商所、城管分队、消防中队、社区卫生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区域内各学校等基层管理服务部门进入论坛,同社区网民交流互动,为社区群众服务,从而做实“全进入”模式之“全”的内涵。

  2、多方联动、整合资源,切实抓好社区网络党建队伍的“三化建设”

  首先,队伍构成的多元化。基层党建工作向业主网络论坛这一新的领域拓展,需要有高素质、能力强的网络党建干部队伍做支撑。尽管“双版主、双进入”网宣工作模式的推行实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队伍,但这支队伍在构成上还要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总体上来说是打造两支队伍:一支是“新版主”队伍,一支是“社区网络志愿者”队伍。“新版主”队伍的构成涵括居民区党组织负责人、居委干部、青年社工和机关干部,突出党员的先锋骨干作用,这支队伍是开展基层社区网络党建工作的主力军;“新版主”队伍的建设,获得了市区有关部门以及搜房网的支持,特别是在新版主准入审批、版主技能培训等方面组织化的支持。在原有“向日葵”网络志愿服务队的基础上扩充建立“社区网络志愿者”队伍,特别重视吸收平常较为积极正面的各小区业主论坛版主、活跃网民,以志愿服务的形式,用他们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和才智来参与论坛建设,作为“新版主”队伍的补充。

  其二,队伍功能的多样化。结合新江湾城的实际,网络党建队伍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舆情管控和联系服务。舆情管控的功能具体体现为及时将各小区业主论坛中网民的思想动态、意见诉求以及就某些议题集中发表的观点想法有条理、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出来;对收集整理出来的网络舆情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提出初步应对建议。联系服务的功能主要是指在网络论坛与网民加强交流沟通,及时地为他们答疑解惑、解决实际问题,对一些失实信息进行纠正、对一些过激的言辞和情绪进行疏导,消除误解等。网络党建队伍功能的发挥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原则,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光在论坛里“发发帖”或“顶顶帖”,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来支撑自己在论坛上的工作。

  其三,队伍培训的制度化。由于基层社区网络党建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只有持续的充电培训和经验交流才能在实践摸索中取得进步;因此,队伍培训实行制度化、日常化。依托市网宣办、东方信息苑、搜房网等外部优势资源,充分利用街道自身的师资力量,由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专业人员以及经验丰富的实际工作者组成讲师团队,采用形势理论教学、业务操作教学、工作案例教学、实战推演教学、内部经验交流、外出考察教学等形式,定期对网络党建干部队伍实施培训。队伍培训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年龄的、正面回应的和旁敲侧击的,机关干部和居委干部等,都区别对待、分类施教。同时,队伍培训从经费、场地和时间上予以保障,培训经费列入年度工作经费预算。

  3、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建立健全有利于社区网络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

  首先,舆情管控机制。舆情管控机制主要包括从舆情收集、舆情研判,再到舆情应对过程中,责任分工和操作流程的制度化安排。居民区党组织、网络党建专职社工作为网络舆情一线收集站,及时迅速将各小区业主论坛的网络舆情特别是热点、重点舆情搜集整理并上报街道宣传科;宣传科根据舆情的性质、规模等特点,不定期地编发《新江湾城舆情动态》,并区分情况,有范围地报送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及有关的机关干部;对于事关重大的焦点舆情,由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召集各相关科室召开舆情研判会,分析舆情、落实责任分工;同时,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在大社区论坛向网民告知权威信息。

  其二,互动交流机制。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除了在网络论坛上与社区居民进行“线上”联系,还在实际生活中,与他们开展“线下”的互动交流,从而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原有“版主沙龙”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建立了“网友沙龙”机制;邀请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居委干部、论坛版主、活跃网民等定期“线下”聚会,每次确定一个主题,邀请的人员根据主题而定,不固定参加人员,大家围绕既定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通过“线下”的互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与网民、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交流,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其三,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实施考核激励机制对于确保基层社区网络党建工作者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社区网络党建本身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尚处在不断摸索之中,所以对该项工作的考核激励也是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尝试和总结。总的说来,考核机制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平时考核与节点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核与群众(网民)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为原则,形成考核指标并将其纳入到对居民区党组织、居委干部、青年社工等的整体考核体系。目前,社区网络党建工作的考核,其主要落脚点应落在居委会层面的基层党组织及街道相关科室,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直接参与网络党建工作,上论坛的时间量、网民诉求的回应率(包括回应的速度、问题的解决成效等)、重大舆情处置过程中的表现、通过论坛组织开展的群众性活动情况;前三者为基础性指标,第四个为鼓励性指标,“重大舆情处置过程中的表现”这个方面的指标,相对其它三个方面的指标应赋予更大的权重;考核以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时间分为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考核方法采用自我总结、查阅工作记录(网上的发帖、网下的工作台帐)等方法;整个考核结果纳入基层党组织的常规考核。

  三、成效与启示

  启示之一:“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建工作”。社区网络党建工作更应如此。

  之所以利用百姓广泛使用的社会网站,而不是政府网站,来进行社区的基层党建工作,这是因为这里最有群众基础,能听到群众最真实的声音,可谓是广泛收集民意、反馈民情的极佳平台。社区干部借此平台开展工作,既贴近又实在,使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的关心和倾听。

  启示之二: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得到的不仅仅是观念的更新,更是社区干部个人综合能力的一次升级

  社区干部遵循网络传播规律顺势而动,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服务姿态主动介入,而不是简单地堵舆论、删帖子,于社区干部来说,这不仅是一种观念的转变,也是自身素质的一次提升,是一种协调沟通管理艺术水平的提升。

  启示之三:信息时代的社区党建极富有开拓性和挑战性,新的时期需要社区党建有新的探索和突破

  通过不断地探索,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的制度,以及有组织、有系统的完整工作模式,为新时期党在互联网平台上如何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