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中行拟发250亿次债 多渠道补充资本金
每经记者 陈诚 曾春 发自北京
大行再融资将以多渠道方式推进。
昨日 (2月4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去年爆出信贷天量的中国银行计划发行约250亿元人民币的固息次级债,期限15年。该期债券最快将于今年3月底前发行,以满足其提高资本金的需求。
2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致电中行新闻处人员求证此事。但相关负责人一直未接电话。此前,中行发公告称,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400亿元的A股可转债。
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再融资规模较大,大行可能采取可转债、次级债等多种方式补充资本金。
400亿可转债不够?
1月28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于3月19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事宜包括公开发行A股可转债方案及可转债募资使用的可行性。
中行拟发行不超过400亿元A股可转债的融资方案,期限6年,为监管层规定的可转债最长期限,票面利率不高于3%,融资用途主要用于补充资本金。
国内银行业经过2009年的快速扩张式发展,都不同程度面临着补充资本金的需求。银监会规定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为8%。2009年,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曾撰文指出,已要求中国大型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为11%,中小银行的则为10%。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大型国有银行资本金缺口比较大。大行可以考虑采取综合性的手段来弥补,比方说通过可转债、次级债、定向增发等。若只通过单一的方式,对市场也将造成较大压力。
除此之外,中行拟发次级债还有其他的考量因素。据有关媒体报道,因中行此前发行的次级债都带有赎回权,出于发行价格的考虑,发行人有足够的动力赎回旧债发新债,在补充附属资本的同时还能节约成本。
据了解,中行在2005年2月,发行270亿元的次级债,期限分别为10年以及15年期,第五年是带有赎回权的。报道称,2005年中行发这笔次级债的时,市场环境并不理想,当时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远不如现在,而且债券市场的规模也较小。但目前情况完全改观,发债的成本肯定会下降。
银行再融资样本
去年急速扩张之后,银行业普遍遇到了资本金的约束,而其中又以中国银行最为典型。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9月末,中国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63%和9.37%。虽然上述数据符合监管规定相关要求,但11.63%的资本充足率显然给中行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分析人士表示,在这种背景之下,中行的再融资规模可能也是银行业中最大的。
去年,为避免金融机构相互持有次级债而造成的系统性风险,银监会曾下文要按一定比例及期限将银行相互持有的次级债从附属资本中扣除。市场认为,银行通过次级债补充资本的道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据WIND资讯统计,2009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计发行次级债2100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发行次级债400亿元,农业银行发行次级债500亿元,建行银行次级债发行量则高达800亿元。
中行此前发布公告称,A股可转债只是其中一种形式,中行还存在通过其他方式融资的可能性。但如果中行还有其他A股市场融资计划,仍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获得股东大会的批准后方可进行。
“中行扮演了投石问路的角色,其多渠道融资的模式或将成为其他银行的模仿样本。”郭田勇认为,中行成为借鉴样本的前提是中行能成功实现再融资,而市场又能平稳接受。
此外,郭田勇还认为,今年新增信贷增速将低于去年,目前银行面临的融资压力也比之前预想的要好,但再融资总量还是有一定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