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文馆陨石专家张宝林手拿怪石样本 |
一道火光
邯郸“天降玻璃”吓坏村民
专家称怪石是雷打成的
1月19日,邯郸肥乡县中油胡寨村村民肖振国在村东拉玉米秸秆时,突然看见一道火光从天而降,落在身侧约几十米远的地方。村民闻讯赶来挖出20多块不规则的“石头”。
日前,20多块怪石终于被验明真身。据北京天文馆陨石专家张宝林介绍,这些石头不是之前所说的“玻璃陨石”,而是比其更为罕见的“闪电熔岩”,也称“雷击石”。
一道火光
哑巴村民
吓得摔到地上
1月19日16时20分,邯郸肥乡县中油胡寨村村民肖振国(哑巴),正在村东的地里拉玉米秸秆。他突然看见一道火光从天而降,正落在身侧约几十米远的地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把肖振国吓得摔到地上。随后他迅速跑回村中,打着手势叫来几名村民,大家拿着铁锹,在现场挖出了20多块不规则的“石头”。
随后,肥乡县科技局和气象部门对这些不明物体进行了搜集和勘察,发现在肥乡县元固乡中油胡寨村村东500米处,一些形似石头的不明物体碎块散落在50平方米的麦田里,其中有3个直径30厘米的坑。浅绿色的物体外部有明显的烧痕,内部呈发泡状,整体似烧焦的琉璃。“当时地都成了红的,地上还咕噜咕噜冒泡。”中油胡寨村村民翟岩超回忆说。据该村党支部书记肖万文介绍,那些像石头的东西质地松软,有很多小孔,内部颜色为暗黄色,有燃烧痕迹,当时许多村民来此挖“石头”,在挖掘过程中“石头”有所损坏。
当地干部
很像俗称
的“玻璃陨石”
1月20日,记者联系了肥乡县科技局局长王瑞中。他说,从坠落地面周围的土质分析,“石头”落下来时应该是个火球,坑周围的泥土和麦苗都被烧干。
据王瑞中介绍,其中最大的一块“母石”直径有20厘米,重1460克,而在火光落地点周围2米的范围内,他们还找到20多块“子石”,怀疑为撞击地表后散落的碎块。
“初步确定为陨石,但属于哪种陨石,还需进一步鉴定。”据王瑞中推测,由于陨石外观有些像熔融溅射物的形状,呈浅绿色,“很像俗称的‘玻璃陨石’。”
据现场勘测,地表下10厘米以上的陨石已被群众捡走,再往下的石块体积呈倒锥形状逐渐扩大。村民们搬到家中的陨石也被收了上来,经称量,其中一块有7.5公斤重。
陨石专家
怪石是比陨石
更罕见的闪电熔岩
天降怪石的第二天,北京天文馆陨石专家张宝林专门来到邯郸肥乡进行了实地考察,还拿了一些石头的样本,带回北京送入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
切开石头,专家们发现石头的纵面有明显的分界线,从外到内大致分为四层,分别为砂层、玻璃层、新生矿层、浅色玻璃层。进一步检测怪石的成分,确定这些怪石不是“玻璃陨石”,而是比其更为罕见的“闪电熔岩”,又称“雷击石”。
有多罕见?张宝林说从建国后到现在几十年来,他只见过四次,分别在北京郊区、秦皇岛、内蒙古包头,邯郸肥乡是第四次,比陨石要罕见多了。
还原真相
落地雷“炼”成
罕见岩石
闪电熔岩是咋形成的?为啥这么罕见?张宝林说,那是因为形成条件非常苛刻:必须有落地雷、含有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等成分的土壤和雨水环境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据介绍,“落地雷”是形成闪电熔岩的先决条件,而“落地雷”又常发生在雷雨季节里,由云层携带的电荷与地面一种电荷相遇形成。可现在不是雷雨季节,事发时,村民也没有听见一声雷响。
对此,张宝林解释说,一般有高压线的地方更容易产生落地雷。因为高压线在它自己周围形成电场,那么高压线下的地面就不是零电势,从而更容易带上电荷。在雷雨天气,吸附云层的异种电荷,当两者都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就产生“落地雷”。
邯郸肥乡发生天降怪石事件时,天正下着小雨,事发地点附近有高压线,在事发现场也确实发现了烧断的高压线。村民发现的天降火光就是“落地雷”,击中地面时,瞬时电流产生,并达到3000以上的高温,将土壤里的硅、石英等相对良导体进行有序的熔化、气化,同时雨水和地面的低温又对其进行快速淬火冷却,从而形成玻璃质与新生矿物的混合体,这种混合岩石体就是闪电熔岩。
河北青年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