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大爱无疆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2月09日06:36
  人们总是赞叹大浪淘沙的壮阔景观,却往往忽略那些无名的浪花。

  波澜壮阔的西部大开发这个时代“巨浪”,因为融合了无数个不起眼的“浪花”,从而风生水起,气势磅礴。

  驻在八桂壮乡的解放军303医院,也是这无数“浪花”中的一朵。

  医者仁心。10年如歌岁月,他们的足迹遍布广西、贵州、重庆等西部1900多个乡镇,把健康送到缺医少药的贫困群众手中。他们救死扶伤闯险关,历尽艰辛终不悔,只为一个坚定的信念:让百姓看病不再难。

  他们是仁者。他们的足迹,用大爱铺就。

  他们的足迹,亦见证了西部医疗卫生事业这10年来的发展巨变。

  每年送医送药的行程达8000公里,先后造访位于深山老林的村寨230多个——

  把健康送进村村寨寨

  一张泛黄的照片上,一名30多岁男子一脸痛楚,他的右脚溃烂、浮肿,苍蝇蚊子上下翻飞,蛆虫在伤口上爬行,惨不忍睹。那名男子身后破旧的房屋、泥泞不堪的道路,清晰可见……

  这是解放军303医院外科老专家唐增福第一次深入广西十万大山巡诊时拍摄的照片。回忆当时的情景,唐增福感慨地说:“广西以前经济贫困,交通不发达,医疗条件差。第一次进山巡诊时,坡高径陡,沟壑遍地,乱石林立,几乎无路可言。”

  让这位专家记忆深刻的,是缺医少药给山区群众带来的痛苦,很多群众是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照片上的那位男子,就是因为伤口处理不当,导致严重感染。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只能截肢。唐增福和其他专家精心为患者治疗,保住了其右脚。

  山区群众贫瘠的生活状况、落后的医疗条件,深深刺痛了院领导和专家们的心。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老少边穷地区群众摆脱疾病的困扰。

  从那时起,303医院定下一条铁律:做好体系部队卫勤保障的同时,不管山高水险,每月派专家医疗队深入村寨进行一次巡诊,时间不少于10天;不管医疗收入如何,每年拿出毛收入的2%,无偿救助西部山区群众。

  10余年间,该院坚持抽调专业最精、技术最好、临床经验最丰富的专家充实巡诊队伍,先后帮700多名被误诊、误治的患者恢复了健康。

  广西贵港郊县山区农民老陈患双侧股骨头坏死,失去劳动能力,该院骨科主任林舟丹对老陈实施了“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多次跟踪治疗。半年后,老陈能下地干活了。不只是老陈,驻地每年有近百名“因没钱医治,只好在家苦熬”的患者,在家门口得到及时免费救治。

  小病即时铲除,大病有效治疗,这是群众对该院医疗队的由衷评价。专家医疗队不仅是巡医问诊队,更是应急消防队。百色市某偏远山村一位乡村医生采药时不慎坠崖,全身12处骨折,骨盆粉碎,并发血气胸。专家医疗队巡诊途中闻讯后,爬山道、钻丛林,一路强行军,赶到悬崖下进行紧急救治,终于救回他的生命。

  该院政委周云坤介绍:“医院上山下乡巡医问诊的制度一直都没有改变,每年行程8000公里以上,先后造访位于深山老林的村寨230多个;这些年,医院收入翻了几十番,但历届党委班子每年以2%的毛收入反哺西部群众的政策一直未变,仅去年的惠民诊疗费就高达1000多万元。”

  医院官兵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西部贫困群众看病不再难。虽然现在还未能完全实现,但有一点却让他们感到很是欣慰:这些年来,因没钱而看不起病、耽误治疗的群众越来越少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普及,农民看病也能报销了。

  据统计,截至2009年9月,西部地区有1052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国总数的38.7%,西部地区所有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均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西部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人口2.6亿,参合率达到93%。

  每年为偏远乡村培养医疗骨干100多名,先后帮助扶持乡村卫生所150多个——

  留下不走的医疗队

  2001年初,303医院专家医疗队翻越5座大山、渡过2条河,整整走了4天才赶到一个苗家村落。苗族同胞玉树成一天前上山砍柴时摔倒,脑袋撞到一块大石头上,被乡亲们抬回时已昏迷不醒,家人正含泪为其准备后事。

  专家们立即为他实施颅脑手术,把玉树成从鬼门关上夺了回来。由于患者伤情严重,需要一个月后再做一次颅脑手术才能治愈。当时,还有好几个村寨需要去巡诊,专家们不能留下来等,而医院卫勤保障任务很重无法频繁进山,因交通不便又难以把病人抬出大山治疗。

  经过商议,医疗队决定让外科专家张嘉越留在老玉家,其余专家继续前往别的山寨巡诊。颅脑手术很复杂,没有几个得力助手难以完成,怎么办?

  张嘉越找来当地两名乡村医生,指导他们对患者进行科学护理,并对其进行手术前的紧急培训。一个月后,在两名乡村医生的有力配合下,第二次颅脑手术顺利完成。

  该院从此事得到一个启示——西部地区山高林密,人居分散,巡医问诊好似杯水车薪,留医待诊也非长远之计,只有给老少边穷地区群众培养一支不走的医疗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从那时起,303医院党委就把为西部偏远山区培养医疗队伍作为己任,并为之不懈努力。

  广西龙州县金龙乡大霍村非常偏远,是典型的散居村落,到乡卫生院需要走24.5公里的山路。村里有一个卫生所,但赤脚医生李立顺只会开感冒药和止痛药,遇到其他疾病一律往乡卫生院送。该院跟村里签订帮扶协议,派军医驻点帮带,并安排李立顺到医院学习进修,增强临床经验和医疗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帮带,李立顺通过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赤脚医生变成了正规医师,卫生所第一时间救治能力大大提高,村民再也不用动辄翻山越岭到20多公里外的乡卫生院看病了。

  像这样的乡村卫生所,该院先后帮扶了150多个。那些获得执业医师资格的赤脚医生们,犹如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植根在条件恶劣、道路崎岖、保障艰难、病情频发的偏远山区,温暖着山区群众的心。

  在该院的大力帮扶下,20多家乡镇卫生院从中受益,180余名医疗骨干到医院进修培训,医院230多万元医疗器械“出嫁”到山村卫生院。得到过帮扶的乡镇卫生院,成为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坚实堡垒。

  303医院的帮扶,只是西部医疗卫生事业这些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10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迈入了一片新天地。据统计,2008年,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共投入卫生专项经费242.3亿元,占全国47%,比2000年的1.5亿元增加240.8亿元,增长161倍。

  先后到偏远乡镇开展专题讲座210余次,指导村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37个——

  帮助群众提高防病意识

  古人云:宁拆一座庙,不毁一门亲。303医院血液科主任张新华多次“棒打鸳鸯”,为此受了很多气,却无怨无悔。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张新华回忆说,当年有一对壮族恋人,俩人如胶似漆。张新华无意中发现,俩人是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携带者。地贫是我国西南一种常见的遗传病,人群发生率高达10%。按照医学常识,这对恋人属不宜婚配的范畴,张新华便劝他们分手。由于对地贫危害认识不清,沉浸在甜蜜爱情里的恋人难以理解,骂张新华是在作孽,有些话骂得很难听。

  宁可让恋人痛骂几顿,不可让恋人悔恨一生。顶着世俗的巨大压力,张新华强忍着心里的委屈,紧跟愤然离去的俩人,反复劝告,直到恋人得知若两人结合的话,那么子女有75%可能为地贫儿,这才同意分手。

  事情虽然有了好的结果,但医护人员的心依旧沉重。10年前的广西,地贫、结石、甲亢、痛风、风湿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个别村庄的村民甚至反复患同一种病。医护人员研究发现,不少疾病跟当地群众世代沿袭的陈旧观念和不科学的生活习惯有关。

  下医医已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上医医未病之病。该院医护人员认识到,只有破除当地群众的陈旧观念,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教育其主动防范,才能降低病发率,让村民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做到标本兼治。

  在当时信息闭塞、观念滞后的西部山村,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该院先后到偏远乡镇开展遗传咨询400余次,专题讲座210余次,30余万人听过课,先后有320对不宜婚配的对象另觅新人,3000多个有遗传问题的家庭生下了健康宝宝,重型或中间型地贫子女出生率同比降低87%。如今,婚前体检、孕后筛查、在专家干预下生产已成为地贫高发区群众的自觉行动。

  只要有利于防病,该院总是义无反顾。桂平市如花村结石病发病率很高。医院专家跟踪调查发现,村民赖以生存的泉水是石灰岩质硬水,导致村民结石病居高不下。

  干预的过程挫折重重。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拍着自己的胸脯,说自己喝泉水六七十年,从未犯过病。但特例改变不了全局,医院一方面商请政府为该村挖掘深水井,倡导村民喝弱碱性井水。一方面从运动频率、饮食习惯以及食疗等方面,给予详细指导。几年后,村民们甩掉了“结石专业村”的帽子,饱受结石折磨的痛苦成为历史。当初倔强的老人也慢慢改变了看法,加入到饮用井水的行列。在医院的成功干预下,先后有120余个村像如花村一样,结束了结石病高发的现象。

  该院院长赵东海介绍,针对西南区域性的多发病,医院不仅积极摸索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法,还重点对致病机理和预防措施进行广泛宣教,让群众最大程度做到防病于未发,治病于未萌。医院年均印发健康知识资料100多期50余万字,发放健康年历、防护小册子5万余份。现在,当地老百姓已改变了吃冻肉、啤酒加海鲜、赤脚劳作等37个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甲亢、痛风、血吸虫病等易反复的区域性高发病大幅下降。

  官兵的努力,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西部地区这些年地方病防治方面的进步。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重点地方病防治成效显著。如西部地区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9年的11.8%下降至2005年的8.0%,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1999年的73.0%上升到2009年的96.4%。

  为西部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的303医院,赢得了政府部门和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先后被国家民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广州军区评为军民共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并多次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评为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