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我国首次发布污染源普查数据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0年02月10日04:38

  本报北京2月9日电(记者刘世昕)经57万人历时两年的普查,我国第一份污染源明细表今天终于面世。工业、农业、生活污染、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等四大类592.6万个污染源将全部纳入污染源数据库,终结我国长期以来污染源底数不清的局面。

  今天,环保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据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介绍,始于2008年年初的全国污染源普查意在摸清楚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去向,以及污染治理的水平和费用。此次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7年12月31日。

  张力军认为,此次普查最大的特点是全面覆盖了所有污染源。与以往环保部门着重关注工业污染源不同,此次普查还把农业污染源作为普查统计的对象,并且,连城镇居民生活污染、垃圾处理厂的渗滤液等污染也全部纳入。

  张力军说,从普查结果反映出的环境问题看,既有过去环保部门熟知的一些情况,如工业污染结构突出、集中在少数行业、经济发达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等,也有一些新问题凸显出来,比如,农业污染源对水污染的影响程度较高,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城市大气污染影响大,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和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无害化处理率低等。

  除了得到污染源数量的信息外,根据普查结果,环保部门基本摸清了污染源的流域、区域和行业特征以及治理情况。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等流域接纳了主要的水污染。

  工业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位于全国前列;造纸、纺织等8个行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3%和73%,电力热力、非金属矿物制品等6个行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9%和93%。

  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30%,对城市空气污染影响很大。本次普查还首次系统掌握了我国第三产业主要污染行业、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情况。

  张力军说,过去环保部门只是大概估计,水污染的1/3来源于农业污染,但此次普查清晰地勾勒出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24.09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3.7%。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

  这些新证据的出现使得环保部门必须对今后的减排更有侧重,张力军说,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此外,目前国家正在酝酿“十二五”规划,环保部门也将根据此次普查的数据布局新的减排目标。

  据介绍,环保部还将全国592.56万个普查对象与环境有关的基本数据录入普查信息数据库,并编制了统一的编号代码,可根据需求按行业、地区、指标等不同类型分组进行数据检索和查询,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何有的普查数据与统计数据差距较大 ■如何防止数据造假 ■是否与环境税挂钩

  环保部详解污染源普查数据出炉细节

  今天,环保部、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共同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592.56万个污染源及其形成的污染态势第一次被清晰呈现。这份污染源的“体检报告”在“真实度”这一指标上能打多少分,是今天诸多媒体关注的问题。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玉庆今天说,由于这份报告关系到未来我国减排目标的制定,所以从一开始,普查办公室就在可靠性方面做足了准备。

  企业填报的数据要经过五级审核

  王玉庆介绍说,为保证污染源普查的合法性,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对普查对象、参加普查的工作人员、普查机构的职责任务都作了明确的界定。此外,由于污染源普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国务院还专门印发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王玉庆说,在全国性的各类大规模普查中,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技术方案的,这还是第一个。

  根据这两项法规立下的规矩,污染源普查有了严格的工作规程来保障数据的真实、可靠。王玉庆举例说,在企业填报数据这个环节,就进行了五级审核:填表人对数据进行审核;普查员对数据进行审核;普查指导员进行审核;当地的环保部门进行会审;再请有关专家进行评审。

  此外,为保证普查的质量,在国家层面上还开展了三次大规模核查,每次都由参加普查的国务院十个有关部门共同进行。

  王玉庆说,第一次质量核查,国家、省、市三级一共抽取样本区1814个,合格率是90.7%;第二次质量核查,抽取样本区2418个,合格率94.48%。最后一次质量核查,抽取样本区2195个,合格率98.84%。几次质量核查中,凡是发现不合格的,普查办都及时要求地方按照国家的技术规范重新进行调查,改正错误。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明确规定,普查得到的普查对象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污染源普查目的,不与其完成污染物总量削减计划挂钩,不作为按照其他法律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和收费的依据。

  化学需氧量:普查数据与以往统计数据为何差距较大

  此次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7年的12月31日。今天公布的2007年我国化学需氧量的普查数据是3028.96万吨,但此前,我国发布的2007年化学需氧量的统计数据则远远低于这个数字,据介绍,普查数据比以往统计数据增加了119%。

  普查数据为何会与统计数据相差甚远?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说,首要原因是统计的范围有所不同。统计数据只包括了工业污染源的数据,而此次普查的范围,不仅包括工业,还有农业、生活污染,以及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专家计算,因统计范围扩大,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增加了1573.3万吨。

  另外,采用的调查方法也不一样。张力军说,此次污染源普查,对工业源的调查采取的是直接入户填表调查的方法,而过去的统计是发表调查,对10万多家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单位逐个发表填报汇总,对非重点的工业污染源实行整体估算。

  再有,以往对第三产业污染源的统计,是按相关参数来计算,而这次则是进行实地调查测算。

  张力军说,还有一个不同,就是计算污染物的系数不同。以往环境统计采用的是一套1995年编的测算系数,而此次普查用的系数则是结合当前的技术条件和生产水平、治理水平制定出的一套新系数。

  张力军还特别强调,普查结果出来之后,环保部还组织专家专门分析了这组数据的差异,经过计算,如果刨去统计范围、调查方法、排污系数不同等因素的影响,统计数据和普查数据的差距仅为5.3%。

  统计数据与普查数据相差过多带来的直接问题是,各地正在进行的污染减排究竟以哪个数据作为基数?当前的减排是以过去污染统计数据为基数进行的。对此,张力军今天说,鉴于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已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地区乃至重点企业,对各省(区、市)污染减排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仍以2005年确定的基数为准。

  我国污染峰值将出现在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时期

  在环保界,专家们经常探讨的一个话题是,我国污染物排放的峰值何时出现。因为峰值前的状况通常是污染排放随经济增长而增加。之后则会出现经济增长、污染排放下降的局面。学术界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给出的数据是,通常人均GDP在6000~8000美元时,会出现污染排放的峰值。

  对此,张力军今天称,由于中国在“十一五”期间把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纳入了约束性指标进行考核,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能有效地控制污染物总量,改善环境质量。所以,“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计划,并扩大主要污染物的种类,从而使我国有可能在人均GDP不到3000美元的时候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普查数据是否为开征环境税做铺垫

  此前一直有传言,说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是为下一步开征环境税做准备。今天,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对这一问题并未作出直接回应,他只是表示,财政部、环保部等部门近年来一直在对是否开征环境税做理论上的探讨。他还表示,对开征环境税,相关政府部门有了一些考虑,普查数据将会为研究环境税问题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

  几年前,当时的环保总局曾和一些地区联手试水绿色GDP,但也有专家反对说,我国的污染源底数不清,绿色GDP的测算存在障碍,那么此次出炉的普查数据能否推进绿色GDP的核算?张力军说,对绿色GDP的核算还有很多争议,包括如何界定环境损失,如何界定资源损耗,如何界定人体健康损害等等。这方面的研究将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拿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GDP计算方法。

  本报北京2月9日电

责任编辑:赵健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