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者有其屋”:青海3万多户农牧民喜迁新居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2月15日15:32
新华网西宁2月15日专电题:“居者有其屋”:青海3万多户农牧民喜迁新居
新华社记者 何伟
过去的一年,青海省3万多户农牧民群众喜迁新居。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青海省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方针,心系百姓冷暖,情牵群众安危,在民生领域交了一份不同寻常的答卷。
危改工程暖热农民心窝
在青海省平安县平安镇张家寨村,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复员老兵王志道,与老伴不久前还住在3间土坯房里,而这些已有80多年历史的房子早已成为危房。
记者在王家“老宅”看到,房屋椽梁上布满了虫眼,里面已被蛀空。“每年下雨较多时,屋里常常漏得遍地是水,家人经常担心房子要垮下来。”75岁的王志道说。
和王志道一样,青海省77.5万农村常住户中,36%还居住在土坯房中,还有6000户为无房户,群众安居问题严峻。
青海省民政厅救济救灾处处长马旦珠介绍说,去年年初,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被列为青海省政府10件民生实事之首。这一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至少10亿元,争取解决8.8万户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去年4月,王志道被纳入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对象。政府部门发了补助资金3万元,加上他自筹和社会帮扶的资金,4间砖混结构的新居,9月底就完工了。
张家寨村100公里外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李二堡乡李家村,39岁的单身汉赵德存与70多岁的老母亲最近也告别危旧房,乔迁新居。
赵德存告诉记者,他眼下的目标是:“好好打工,娶个媳妇,孝敬母亲!”
该村47岁的村民李长命是一名劳改释放人员,他过去所住的是3间土坯房,已有40多年历史,濒临倒塌,因此他常常漂在外面不回家。
危改工程使他摆脱住房难问题的困扰后,李长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厨师,眼下附近村庄有什么红白喜事都请他。村委会主任李长忠说,没想到李长命也成了个“本分人”。
马旦珠说,截至目前,青海省共落实危房改造建设资金2.7亿多元,使农牧区1.6万多户、6.7万各族困难群众告别危旧房,喜迁新居。“安居才能乐业”,眼下,政府正努力探索解决困难群众后续产业问题,让他们腰包鼓起来,日子红火起来。
定居工程改善了牧民生存条件
与上述工程同时,在青海省广大牧区,惠及56万牧民群众的另一项民生工程——青海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也启动实施。截至目前,这项工程已完成投资8.2亿多元,使1.7万多户游牧民过上了定居生活。
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的赛吾河缓缓流淌,藏族小山村——红旗村依偎在赛吾河畔。这里属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零下3摄氏度,平日寒风凛冽,几乎夜夜飘雪。
过去,红旗村的藏族牧民大多居住在帐篷、地窝子或草坯房里,世代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记者近日来到赛吾河畔,看到星星点点的定居点散落在广阔的草原上。走近定居点,整齐排列的浅黄色屋舍如黄色哈达掠过车窗。
村党支部书记闹布才仁介绍说,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红旗村绝大多数藏族牧民已实现定居。去年,村内10户未定居家庭被纳入青海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政府给每户发放4万多元补贴,建成平均60平方米的新居。目前,全村99%的牧民家庭已过上定居生活,其中近三成住进了封闭式的保暖住房,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
该村藏族牧民扎西格勒由于生活相对艰难,一家4口长期挤住在帐篷里。不久前,他们全家乔迁新居,32岁的扎西格勒十分高兴,连声夸赞党的政策好。
36岁的藏族牧民德太加,家住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泽曲镇夏德日村,是这个牧业村的贫困户。他家中草场不多,牛羊很少,一家7口居住在年久失修的土坯房里,经常担心房子塌下来,苦于没有资金,无法建新房。
去年,德太加与村里100多户藏族牧民一起被纳入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政府给每户补贴4万多元,在泽库县郊区给他们建成平均60平方米的新居。
“住上了县郊新房,过上了定居生活,不仅孩子上学方便,自己做生意也少跑许多冤枉路,致富信心更大了。”德太加说。
记者从青海省农牧厅了解到,青海省藏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7%,人口占全省总人口近三分之一,是中国除西藏之外的第二大藏族聚居区。为了改变牧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状态,加快和谐新牧区建设,青海省计划利用5年时间,投资近60亿元为13.4万户、56万游牧民修建定居房屋。
“小财政”瞄准“大民生”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去年青海省的财政收入仅为166.46亿元,但是该省却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集中有限财力投入到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让各族群众分享社会文明进步带来的成果。
记者自青海省财政厅了解到,2009年,青海省财政支出中用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支出达358.6亿元,比1999年的28.5亿元增长11.6倍,年均增长32.5%,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由51%上升到74.7%。
青海省副省长邓本太说,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努力探索“小财政”解决“大民生”问题的新路子,取得了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随着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不断推进,青海省已经初步建成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和优抚安置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青海省民政厅厅长更阳说。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