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重庆综改进入攻坚阶段 解决民工进城问题成重点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2月24日00:31

  核心提示: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徐强称,今年重庆综改,将以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为重点,在土地、户籍、中心镇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攻坚。而城市方面,涉及经济发展的两江新区、民生领域的公共租赁房建设为全年工作之重。

  2007年6月7日,重庆成为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今即将行满三周年。

  “今年我们希望加快关键领域的突破,并形成重庆的综改特色。”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徐强2月22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徐强称,今年重庆综改,将以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为重点,在土地、户籍、中心镇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攻坚。而城市方面,涉及经济发展的两江新区、民生领域的公共租赁房建设为全年工作之重。

  重庆经济近几年保持了较快增长,但近2000万农村人口的福祉仍是待解难题。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1月28日召开的全市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农村问题改革的成败,将涉及全市和谐稳定,同时,城市急需的建设用地,也需通过农村土地的改革,获得解决渠道。

  关键环节:户籍改革

  农民工是重庆综改关键环节,在重庆成为综改区之初,就被列为改革抓手。但黄奇帆在农村工作会议上坦承,怎样对待农民工,三年快过去了,全市除在观念上重视,理论上讨论多一点,本质上没有进展。

  徐强表示,今年将重点破解农民工进城“落地生根”问题。他透露,目前市发改委与市公安局已在着手户籍改革方案。

  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1997年重庆户籍城市化率为25%,农民户口占75%,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增加到现在的51%,但是户籍城市化率仅增加到28%不到。

  “说明这12年涨出来的几百万在城里的人事实上保持着农民的身份,一年到头来回多次往返城市与农村之间,在城市生活不落根。”黄奇帆称。

  已有种种事实证明,农民工城乡之间的迁徙性,已影响到农村土地改革和产业化的推进。

  有资料显示,现在重庆全市有约100万征地后农转非人口,各类水库移民中产生农转非人员50万,及在城市打工超过15年的农民工近150万,总计300万人。

  按照黄奇帆在农村工作会议上所述的思路,这300万人将是重庆户籍改革的主要针对对象。

  徐强表示,将按照主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分类,为农民工制定阶梯式宽松户籍政策,促进农村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户进城。

  他特别强调,作为吸纳农民工重点平台,全市将选择全市105个中心镇,通过整合资源,在户籍、土地、公共产品、农民社区管理等领域,进行统筹城乡综改试点。

  “这一领域将形成有重庆特色的综改。”徐强说。

  与户籍改革同步进行的,是土地改革。

  徐强介绍,林地、承包地、宅基地、宅基地房屋、集体建设用地确权,是今年土地改革的要点之一。徐强称,土地确权改革是一项基础性改革,重庆也必须全速推进。

  “产权明晰之后,一方面还权赋能,维护农民权益,另一方面,城乡不同户藉背后所捆绑的利益机制将得以打通,有利于建立起明晰、合理等值的农地流转退出机制。”徐强说。

  而作为与城市产生深刻联系的农村建用地入市——“地票”,仍是重庆综改中土地改革探索的重点。

  此外,重庆从去年就拟定推进的综改专项城市资源下乡,相关制度一直未能出台。徐强表示,还在拟定配套文件,“已有近200家企业申报了项目,但这个问题现在还看不准,我们采取了慎重的态度,因为城市资源很强势,走快了,担心农村会产生新的问题。”

  重庆综改在城市这块,今年重点推进的是公共租赁房建设。在经济将产生重要影响的,则是两江新区。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两江新区迟迟未能挂牌,是其在行政管理模式,及产业布局上尚未最终定夺,而挂牌后如何运营以发挥最大效能,也将倾注心力,贯穿重庆综改始终。

  土地改革先行

  徐强表示,重庆综改思路很明晰,一是做大城市经济,为改革提供物质保障,二是发展农业,第三方面是在城乡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连接制度。

  徐强认为,作为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特别突出的典型区域,重庆的探索,对全国统筹城乡模式的选择将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重庆近年来在金融、工业、利用外资、开放高地建设、GDP、财政收入均取得了良好的业绩。黄奇帆表示,我们现在对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并不太担心。

  另一方面,这些成绩,不能掩饰广大农村的矛盾。

  一是农村增收困难。重庆高层在农村工作会上表示,现在城市人均收入已赶上了全国水平,但对于2010年重庆农村人均纯收入能不能赶上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心里没有底。

  二是城乡区域差距日大,尤其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的17个区县,集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连片贫困地区于一体,是重庆市经济最不发达的板块,幅员面积5.4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是农村。第三个矛盾是全国普遍存在的人多地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难以推行。

  重庆政府很早就觉察到,农村与城市的重要纽带是土地。

  黄奇帆在前述会上,详述了这个纽带,以及当前加大综改力度的迫切性。

  重庆幅员8万多平方公里,其中一半是是林地、森林,另大江大河和河滩地约占1万平方公里,耕地3300万亩耕地,计有2200平方公里。

  “真正留给重庆人做建设用地的仅有9000多平方公里,我们现在已经用了9000多平方公里。”黄奇帆称,“不管我们城市化怎么推进,我们向中央承诺了3300万亩耕地不能少,所以到2012年城市扩大了,还是只能用9000多平方公里。”

  城市因此面临土地困境。今后几年,全社会基础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城市人口增加,需要新增2000多平方公里土地。

  这2000多公里加了之后靠什么出来呢?黄奇帆认为,农民在城市发展中进城了,如进城1000万人,他们就会腾出2000平方公里,“所以农村的人真正进城就能解决问题,并实现3300万亩耕地不少”。

  因此,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对重庆意义重大。

  “这个问题解决了,各个方面都会有所突破,城市结构、社会结构、农村结构都会有重大变化,对农业产业、生产力结构、生产力人均水平,统计方式都会有重大的改变。”黄奇帆说。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