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道速滑队教练李琰(上)与爱徒王濛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人民网记者王霞光摄 温哥华太平洋体育馆里,她总喜欢身着那件耀眼的黄色运动衫,乌黑的长发梳理成一个饱满的发髻盘在脑后。她身材娇小却气宇轩昂,外表柔弱却内心刚强。指挥比赛,她时而沉静似水、时而激情如火,弹指一挥便万马奔腾,石破天惊。
她就是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温哥华冬奥会,正是李琰引领着中国军团一次又一次实现突破,不断创造中国短道速滑崭新的历史。在目前中国代表团获得的4枚金牌中,有3枚来自短道速滑。
报国情切
“无论走到哪里,我永远是北大荒的孩子”
李琰出生在黑龙江省的宝泉岭农场,11岁开始滑冰训练,是我国杰出的短道速滑选手之一。
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短道速滑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李琰在收获500米银牌后,带着遗憾和伤病告别赛场。
此后,读书、工作、结婚,李琰像普通人一样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在大连市税务局工作一年后,李琰意外得到去斯洛伐克担任短道速滑教练的机会,喜欢接受挑战的她欣然应允,于2001年只身远赴他乡。仅执教一年,短道速滑项目几乎从零起步的斯洛伐克就跃居欧洲前列,李琰一举成名。
2003年应美国滑冰协会邀请,李琰出任美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2006年都灵冬奥会,她的弟子阿波罗为美国队夺得男子500米金牌,李琰也登上了事业的巅峰,成为在美国与郎平齐名的中国教练。
在都灵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速滑队仅获得一枚金牌,始终难以突破发展的瓶颈。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决定重组国家队教练班底,他们向李琰发出了邀请。
此时,李琰的丈夫已经在美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小女儿还不满两岁,选择回国就意味着刚刚得到的稳定又将远去。而包括阿波罗在内的美国队员也恳请李琰留下,但李琰始终牢记当年在一次报告会上所说的话:“无论走到哪里,我永远是北大荒的孩子。”“祖国已在召唤,我别无选择。”其实从接到邀请的那一刻,李琰已下定回归的决心。
2006年5月,李琰带着年迈的婆婆和年幼的女儿回国。她接受了一份4年的邀约,决心带领中国短道速滑队冲击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师徒情深
“无论成功失败,她们永远是我的孩子”
然而,并不通达人情世故的李琰在“80后”选手面前遭遇了信任危机。
李琰的行事风格与以往的教练截然不同,训练场上铁面无私甚至冷酷,而平时也不会去做保姆式的教练。对于领军人物的说法,李琰也并不认同:“没有一个选手是全能的,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我的目标是挖掘出每个人的最大潜力,提高队伍的整体实力。”
2007年亚冬会,王濛“炮轰”李琰遭到禁赛处罚,缺席当年世锦赛,而没有了王濛的中国队在那次大赛中铩羽而归。
所幸,这场风波却成为师徒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个性相同的两个人开始敞开心扉、真诚交流。
最终征服王濛和队员们的是李琰的实力。在李琰的调教下,中国队迅速完成大换血,自2008—2009赛季开始中国女队在世界杯赛中全面超越韩国女队,而王濛的潜力也被李琰挖掘得淋漓尽致。2008年11月,王濛以43秒030的成绩打破自己保持的女子500米世界纪录,“两年前她就说我能滑到42秒5,现在我相信了”。
4年的风雨同舟,李琰与队员们彼此信赖、相互支撑,结下了深厚情谊。队员戏称严厉的李琰为“后妈”,而李琰则喜欢称呼队员为“孩子们。”当王濛卫冕500米金牌、当周洋在1500米决赛中杀出重围、当3000米接力金牌“失而复得”,队员们都会扑进李琰的怀抱,而李琰也会情不自禁地高喊:“孩子们,太棒了!”
如今3金在握的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距离完美仅一步之遥,而李琰的合约也即将到期。温哥华冬奥会后,是继续带领中国队踏上新的征程,还是返回美国与家人尽享天伦之乐,无论李琰做出怎样的选择,人们都会送上最美好的祝福。(人民网温哥华2月25日电)
// (来源:人民网-体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