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丑化中国产品 勿妖化中国东盟自贸区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01日10:19
中新网3月1日电 香港《文汇报》日前刊文《中国-东盟自贸区襁褓中被妖魔化》说,中国-东盟自贸区今年初刚诞生,外界就不断开始传出各种不和谐音。中国专家指出,自贸区建成对区内国家绝非威胁,而是巨大机遇。有东南亚学者也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利益从总体上看,是向东盟国家倾斜的。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东盟自贸区今年初刚正式诞生,外界就不断开始传出各种不和谐音符。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担心会被排除在外,西方媒体也开始极力渲染自贸区负面影响,令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商家“零关税忧虑症”不断加剧,因担心受到“中国制造”巨大冲击而要求政府推迟实施零关税。然而,专家指出,自贸区建成对区内国家绝非威胁,而是巨大机遇。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年初曾在头版以《零关税需要喊停》的大字标题刊文,宣称马、印、泰相关行业受零关税影响,将难与中国产品抗衡。印度尼西亚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主也走上街头示威抗议,抱怨难以招架中国低成本服装、玩具和电子产品的竞争,声称取消关税将进一步损害印度尼西亚企业利益。
丑化中国产品指如“洪水猛兽”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世界第三大自贸区、发展中国家间最大自贸区。事实上,自去年底以来,部分外媒和西方研究机构已开始煽风点火,大肆炒作自贸区的负面影响,认为东盟的一些行业将在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下不堪一击。一时间,“中国在自贸区减税进程中受益较多,而东南亚国家受益较少”的论调,着实迷惑了不少当地民众。
对于“零关税忧虑症”产生的深层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向本报分析指出,这反映出东盟部分商家对自贸区的原理和运行机制缺乏了解,存在误解,同时也说明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仍缺乏足够的政治互信,易受各种外在因素影响。
沈骥如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实际上并非完全自贸区,而只是准自由贸易区。双方只是对7000多种在目录上的商品实施零关税,各国还各自提出了500种暂不实施零关税的敏感产品,充分体现了彼此之间的相互照顾。
实际上,在自贸区的安排上,中国给予东盟国家大量优惠待遇,特别是向东盟600多种农产品实施零关税,充分照顾了东盟国家利益。沈骥如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安排对东盟绝非威胁,而是机遇。中国近年的快速发展,对全球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也为包括东盟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商机。
协定总体利益向东盟倾斜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系主任江瑞平向本报表示,相较于中国,东盟国家仍在不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他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在逐年增加,而东盟许多国家仍有大量相对低廉且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力。此外,东盟不少国家都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些与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相结合,也会达致互利共赢结果。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日前也撰文指出,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中的一些方面,中国向东盟的一些较不发达的国家实行单方面开放政策。人们也不难发现,这个协议的利益从总体上看,是向东盟国家倾斜的。(葛冲)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