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人民西路松柏里28号拆迁房屋剩下的旧墙旁,天心阁管理处副主任王凯民在对古窑砖进行仔细查看。图/记者张必闻 |
昨日发现的清代窑砖,上有“长沙府提调官经历高耀司吏杨✕书并茶陵县提调典史靳忠司吏曹中”等字样。图/记者张必闻 |
长沙目前发现的最老古城砖,上有“洪武七年八月”等字样。资料图片 |
红网长沙3月2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斯茅庚)“长沙府提调官经历高耀司吏杨✕书并茶陵县提调典史靳忠司吏曹中……”长沙市天心区南湖片区北部昨日拆迁时发现大量刻有上述字样的清代窑砖,拆迁工程指挥部和拆迁户表示无偿捐给天心阁。天心阁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拆除的古窑砖暂时保存起来,以备天心阁扩建工程正式启动时派上用场。
“瞧,这些青色的窑砖上刻着一行行繁体汉字,它们会不会是民国初年长沙旧城墙拆除时散落的窑砖?”昨日上午,天心区南湖片区北部拆迁指挥部正在对人民西路松柏里28号一栋房屋实施拆除,当房屋拆到剩下的西向和南向两堵旧墙时,不知是谁脱口而出一句话令拆迁工人停下了手中的活。
“提调是清代设立的临时机构,相当于处理临时事务的职位,而不是官位。”经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专业委员会理事冯建平考证,镶嵌在市民住房墙壁上的这些窑砖是清代制作的窑砖,而非明代制作的窑砖。因为明代没有设提调这个临时职位,到了清代才设立的。另外,我国在窑砖上刻官窑印始于明代,但大量盛行还是在清代。
为什么会有大量窑砖镶嵌在市民住房上的墙壁内呢?冯建平说,民国初年长沙拆除古城墙,镶嵌在市民住房上的清代窑砖,绝大多数都是民国初年拆除古城墙时散落的。
天心区南湖片区北部拆迁指挥部拆迁科负责人涂本尧获悉后,立刻赶到现场指挥保护,并与天心阁管理处取得联系。拆迁户朱力三介绍,房屋是1958年时父辈从别人手中买过来的,住了整整50年都不知道,原来墙壁里还藏着古董。他表示,不管镶嵌在墙壁里的窑砖有多值钱,都将无偿捐献给天心阁统一保护。
“清代窑砖烧制技术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现在想仿造也难得烧出来。”天心阁管理处副主任王凯民说,目前一般的窑砖烧出来后都比较粗糙,用钢刀切开更是“断壁残垣”,而清代窑砖并非选用一种泥土,应该是多种泥土混合物,切开后的断面细腻而整齐。
那么,这些曾经散落了半个多世纪的窑砖收集后将怎样处理呢?“烧得好的窑砖耐久性比水泥还好,甚至几百年上千年都没有问题。”王凯民说,根据天心阁景区扩建规划,现有的天心阁将来要扩大两倍,扩建时需要大量的古窑砖。此次发现的窑砖大约500余块,拆除后将放在室内保存,供未来天心阁扩建或城墙修缮时用。长沙旧城区如发现明清时期古窑砖,天心阁还将统一收集保存。
天心阁文物科副科长沙伟介绍,工人们正在清理已经拆除的砖头和渣土,镶嵌着清代窑砖的两堵墙还完好无缺。目前天心阁管理处已安排专人看管窑砖,明后两天将组织专人从上往下一块一块拆除。
[相关链接]
窑砖上刻官员名字防“豆腐渣”
本报长沙讯为什么这些窑砖上刻有大量的名字呢?冯建平说,这些都是作为城墙砖的官窑印,相当于官窑的责任制。谁建的谁负责,验收时一眼就可以看出窑砖是哪些人制作的,质量如何。
此前,长沙市天心阁管理处文物科副科长沙伟也解释称,砖上刻字,“一说为商标,二说为责任制”。沙伟说,古代砌房砖头都是裸露在外,砖头上刻的字就像现在的商标。古代建公用设施,砖头都需要定制,说明出处,刻有“咸丰二年官民捐修”字样的青砖主要记录当时城墙修建时的年号和出处;青砖上刻的人名可能是烧制青砖的责任人;明清砌房用砖都出自官窑,有地方官府、官窑印、官名字样。此外,还有少部分刻有“东下”、“东中”等字样的青砖,主要表明建筑的方位。
在天心阁古城墙上,有不少刻着不同字样的砖,有的注明是官民共建,有的写着某盐局等多个部门合建,有的则是某某草民捐献……主要分为3个部分。一部分刻有修建年月,一部分刻有人名,还有一部分刻有官名官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