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对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兴奋之余,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领军人物,这位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更多的是对培养大批的思考和呼唤。王永志委员直言:我们现在是科技大国,但还不是科技强国。国际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物决定我们未来发展的后劲。我们要不懈努力,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王永志委员深情地说,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真的是不容易啊!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能够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一支庞大的人才队伍。我们的人才队伍分三类:党政机关的领导人才,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分布在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人才。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正确,我们的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勤奋敬业、恪尽职守,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们的企业家苦心经营、善于经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交出了出色的答卷;我们的科技人员默默奉献,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正是这些数量庞大、各式各样的人才支撑了我国综合国力的飞速发展。
王永志说,这三类人才集中了我国人力资源的精英。在这三类人才中,科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上面有好的政策,各级有好的领导,企业有素质优良的经营管理人员,这些都很重要,但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果你的产品仅仅是一些鞋、袜之类的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在国际市场的大舞台上,你就始终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无论你怎么努力,也仅仅是替别人打工。这样下去,发展社会经济的美好愿望就无法达到。
谈到我国的人才实力,王永志说,这些年,我国科技人才数量发展很快,已经成为人才大国,但我们还远远不是科技强国。我们的电脑数量居全球第一,核心技术却是人家的;我们是汽车消费大国,关键技术却受制于人;我们发表的论文很多,但检索率很低;我们的人才很多,但尖端人才、领军人物、在国际上出类拔萃的人才还不是很多。我们中国人很聪明,对当前世界先进的技术吸收、消化很快,这促进了我们的发展,但要站在世界的前沿,站在战略的高度,最重要的还是靠创新,靠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王永志特别谈到,培养一个科技人才不容易,培养一个拔尖的科技人才尤其不容易。不要一出了成果就让他当什么“长”,那肯定会影响他的专业,也不是每个科学技术人员都愿意做带“长”的事情。当然,这要从机制上解决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拿出措施,形成一套有利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使广大科技人员无顾虑、有奔头,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人才梯队,才能让创新型科技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
下图为王永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邹维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