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日本专家称房地产泡沫成中国经济最大风险

来源:东方早报
2010年03月19日07:47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20年祭 “房地产泡沫是中国经济最大风险”

  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财经研究科教授野口悠纪雄:“房地产泡沫是中国经济最大风险”

  早报特约记者 邱兆锋 早报记者 王国培

  “中国房地产当然存在泡沫。现在中国有很多人期待通过贷款购房以后升值转让,这就是泡沫的特征,这非常危险。”在野口悠纪雄教授看来,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房地产泡沫。

  野口悠纪雄被誉为日本5个最顶尖的经济学家之一,著有《泡沫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日本经济再生的战略》等,是泡沫经济研究领域的权威。

  他在接受东方早报采访时表示,从泡沫经济的直接诱导因素来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的天量银行贷款是目前中国经济与当年日本最相似之处。但他指出,中国农村人口比例还非常高,城市化进程非常快,这将成为内需增长的重要支撑。

  “然而,中国老百姓的收入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政府的财政刺激只是透支未来消费,刺激结束,消费将倒退到原本水平。要使这种消费的增长可持续,只有使财富分配更加公平,让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更多进入到百姓的口袋。”野口说。

  银行贷款激增很相像

  东方早报:目前中国的经济与泡沫时期的日本有哪些相似之处?

  野口:日本泡沫经济发生之前,日本汽车大量出口美国,美国汽车产业受到很大打击。为了解决贸易摩擦,1985年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协议采取入市干预的手段压低美元汇价,使日元、马克升值,美元贬值。日元急速升值导致日本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迅速下降。面对经济萧条,日本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发放大量贷款,最终导致了泡沫的产生。

  目前,中国的出口也相当强劲,中国的贸易顺差甚至远远超过了高速成长期的日本。而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的出口减少,中国为了抑制人民币升值,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激增,国内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我认为这一点现在的中国和当时的日本非常类似。

  东方早报:最大不同呢?

  野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在1960年代就已经结束,城市化在1960年代也基本就结束了。泡沫经济时期,各种需求已趋于稳定。尽管当时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了房地产的需求,但是并非出于实际需求。当时,日本房地产市场存在大量的投机,投机的对象不单单是住宅,特别是企业之间买卖空地非常盛行,空地转卖是当时泡沫经济很大一部分。而因为企业拥有大量土地,土地价格上涨带动了企业的“价值”的上涨,因此股价便同地价一起飙升。

  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与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不一样。中国农村人口比例还非常高,所以现在城市化进程非常快,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消费潜力,这是消费需求增长最重要的支撑。

  房地产将自食其果

  东方早报:那时候日本老百姓是否头疼房价?

  野口:1960年代,随着日本迈向工业化,国内企业投资增加,带动经济高速增长,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供了客观条件。国民收入在此时也有了较稳定的增长。不过那时候,东京的房价收入比也就在5倍左右,房价并没有成为老百姓头疼的问题。

  到了泡沫经济时期,房价收入比才一下子高了起来。那时候,一个普通公司社员一般要花10年以上的工资才能买一套普通的公寓。那时候,住房也成为社会问题。后来一般市民只能被迫迁往郊区,带动了东京近郊地带房地产开发。

  东方早报:那么您认为中国房地产目前是否存在泡沫?

  野口:当然存在。一般来说,人们偿还房贷的上限应该是月收入的15%。如果超过了这个比例就是异常。房地产价格如果持续上涨当然平安无事,但是这个前提有朝一日终会消失。房地产一旦无法转手,人们就将自食苦果。日本因为房地产价格停滞,给银行带来了大量呆账、坏账,而美国次贷危机也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中国必须警惕以避免重蹈覆辙。

  泡沫总是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产生的,只要继续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就将不断上涨。现在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就是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泡沫。

  泡沫是非常可怕的,是注定要破灭的。而一旦破灭,经济将陷入巨大的混乱状态。1990年代的日本和现在的美国无一例外。中国也是一样,所以必须尽早从紧,控制流动性。

  但是对于现在本身就业形势严峻的中国来说,这样将导致经济增速减缓,大量从农村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和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将丧失工作机会,这影响社会稳定,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财富分配必须公平

  东方早报:日元升值是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重要诱因之一,中国对此应有何借鉴?

  野口:人民币升值是自然的,这个过程必须由市场本身来决定。在这个过程中,出口企业会遭受到打击,失业率上升。所以现在中国经济必须从根本上做出改革,减少对出口的依赖,通过企业投资和增加居民收入以刺激消费支出,实现向内需支撑的经济结构的转换,否则中国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日本现在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从2002年到2007年,由于日元走低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经济对外需依存度也越来越高。

  当然中国也认识到扩大内需的重要性,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了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中国通过对汽车、农村家电购置实行优惠政策以期扩大内需。日本也出台了类似的扶持政策,但是我认为这种手段有待商榷。因为这种刺激政策下的消费支出并不是由收入所得增加所带来的,只是将以后的消费提前而已。

  总之,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本国货币低估,促进出口企业,最终只会使经济发展模式扭曲。这一点中日两国很相似,日本也努力从这种状态中脱离,但是尚未成功。

  中美现在是互相依存的经济体,都不能失去对方。中国需要美国这个出口市场,美国也需要中国的资金来弥补巨额财政赤字。人民币低估将不可避免地带来通货膨胀,不能说美国向中国施压中国才需要改革,而是从中国本身的利益出发必须改革。

  日本必须“去工业化”

  东方早报:今年中国GDP预计将超过日本,您如何看待这一数字的超越?

  野口:这是很自然的,没有必要惊讶。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经济高速增长也是很自然的,而且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十倍,中国GDP超越日本是必然的。

  但是GDP规模本身并不应是关注的重点,重要的是人均GDP。中国经济再高速增长30年的话,人均GDP有可能超越日本。当然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和日本的差距逐渐缩小是肯定的。

  对于日本人来说,要真正担心的是,如果中国和日本富裕程度相同了,中国的经济规模将是日本的10倍,日本将被中国压垮。那时,中国生产能力已经追赶上甚至超过日本,日本如果还是拘泥于制造业将注定没有活路。作为规模仅为中国十分之一的日本如何生存下去,我们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日本没有办法和中国进行正面对决,它唯一的出路就是日本“去工业化”,能做中国尚不具备能力做的事情。日本应该向金融和IT等高端服务业转变,在这方面英国应该是一个典型。但是这对日本也并非易事,日本的金融教育还相对落后,中国在这方面也可能超赶日本,这对日本是巨大的挑战。

  日本一定要充分利用中国的经济发展来改变自身的产业结构。目前,日本企业意图把中国当做最终消费品市场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我认为,日本迄今为止仅向中国出口零部件、机械等附加值高的中间产品是正确的选择。把中国当作最终产品市场,比如汽车等,是没有出路的。但很遗憾,日本企业的管理层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都打算“自杀”。

责任编辑:lianzha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