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网络监督弥补制度缺陷功不可没网民安危需保护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3月19日07:52
  最近曝光率很高的石家庄团市委副书记王亚丽、广西来宾市烟草专卖局处长韩峰等人,都是因为网络舆论的揭露和穷追猛打而身败名裂。网络的反腐功能进一步彰显,网络的力量让那些不干净的官员心惊胆战。

  网络监督是继传统媒体监督后的新兴舆论监督,它的主要特点公开、及时、不受他人左右、敢说真话、敢讲实话等等,体现了现代文明和现代制度的本质。网络监督没有什么清规戒律,没有“刑不上大夫”的束缚,没有看人下菜的毛病。这就使得本来很难发现的问题被发现,本来潜伏得很深的贪官污吏被揭露,本来不可能曝光的丑闻被公开,本来被封住口的真相大白于天下。难怪有的官员叹息:“没有互联网有多好!”

  网络监督弥补了制度监督的缺陷。在管理和监督官员方面,有人大政协的政治监督,有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党内监督,有看似严密的法律监督,还有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等等。这些监督发挥运用得好,确实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当王亚丽、韩峰等人通过网络监督露出马脚后,人们再一次发现,其实新兴媒体的监督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它的理念、手段、技术和不可阻挡性,让政府的反腐倡廉目标更加接近。假如没有网络的灌水、拍砖,纪委和检察院可能还不会对他们认真调查,王亚丽说不定还会继续她的仕途,韩峰的前途可能也不可限量。这对老百姓是多么大的灾难。

  网络监督是民主政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更加积极地保护网络舆论监督,要爱护敢说真话的网友,不让说真话、说实话、说有利于人民幸福尊严话的网民受到类似“跨省追捕”的打击和报复,不让新兴的民主形式被某些人以“法律”的名义扼杀。贪官污吏和昏官庸官对网络监督有一种本能的抵触。他们不但怕网民从他们的穿戴、吃喝、娱乐以及不慎透露的日记里找出腐败的证据,更怕上级领导和纪律监察机关从网络上发现情况,对他们进行查处。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挑网络监督的毛病,给网络监督罗列罪名,把网络监督置于他们可以管控的范围里,从而最终达到封锁网络监督的目的。

  网络上的民众监督并非十全十美,也有侵犯他人隐私权、发泄情绪、道听途说等问题。比如一些搜索功能。其实,这只不过是互联网上的一项技术和手段而已,如同飞机汽车是交通运输工具、菜刀剪刀是家庭实用工具一样,我们不能因为某些人利用网络技术侵犯了别人的隐私,就要对其下禁令,这个道理与飞机汽车会出事故就要消灭飞机汽车、菜刀剪刀会伤人而要收缴统一保管一样,显得滑稽而愚蠢。按照现代民主社会的法则,官员的隐私保护和一般公民的隐私权有很大的不同。权力要在阳光下运行,官员的隐私保护自然要有一定的限制。官员的隐私越少,这个社会就越进步。同样的道理,一般公民的隐私权越多,人民就越幸福越有尊严。网络监督假如正常进行,体现公开透明,这样不但不会伤害我们的社会,而且能起到提供反腐反贪信息、找到事实真相、澄清错误消息的作用,还能有效地监督官员。当然,假如有人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他人进行诽谤,那么,受害人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与其对簿公堂,以证清白——这在法律上早有设定。

  揭露贪官坏官,网络监督功不可没。有的地方出现的抓网民,抓揭露事实真相的人,追究发帖人的法律责任,自创所谓的“诽谤政府罪”等等,其实是在制造冤假错案。这样的事情,发现一件就要处理一件,以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批评质疑权和民主监督权。否则,我们的文明进步、幸福尊严还要在崎岖的路上徘徊。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