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印俄各有所求筹谋印度洋 日媒体鼓噪中国遭围堵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2010年03月22日16:32

  对这次印俄之间的外交行动,多家日本媒体都鼓噪是在围堵中国,而且臆造出了中国所谓的印度洋“珍珠链”战略--- 即在南亚部署海军的港口链的计划

  文 | 忘言

  与3月初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充满噱头的法国之行相比,总理普京3月14日结束的印度之行被媒体称为“旋风式”,在印度洋,乃至更大范围掀起了一场强旋风。

  俄印两个大国从冷战时期就相当密切的关系通过这次访问继续升温。与在法国大手笔地“买”不同的是,在印度,俄罗斯是大手笔地“卖”:从军舰、配套战机到民用核反应堆---特别是核反应堆,还颇有些从另一个大国那里虎口夺食的味道。

  大单敲定后,俄罗斯方面,特别是军工企业弹冠相庆,因为这大大补充了俄方因出口下降造成的资金缺口;印度方面,则不但缓解了能源供应的压力,还让另一个在对印核能合作上首鼠两端的大国吃了哑巴亏。

  更重要的是,两国展示了经略印度洋的意图,而且表现得毫不隐晦。

  “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敲定

  购买和改装“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曾经是个让印度头疼的问题。这笔两国早在2004年就谈成的买卖已经拖了6年,而且其间俄方一直在加价。直到这次普京访问期间,双方才将航母价格谈定为23.4亿美元,低于原来俄罗斯提出的29亿美元的要价。

  更让俄罗斯方面高兴的是,印度这次不仅买了马,而且配了鞍---印方答应花费15亿美元一次性购买29架米格-29K舰载战斗机,使普京此次访问签署的各项协议中,仅仅军购金额就达到近30亿美元。

  俄罗斯的一位评论员伊萨科娃认为,俄之所以向印度出口最先进的武器,是出于对整个南亚地区安全的考虑。她还专门列举了伊朗核问题、阿富汗安全前景,以及索马里海盗在亚丁湾和印度洋活动猖獗等等作为论据。

  这位评论员好像替印度这个濒印度洋大国的军购找到了“充分”依据,只不过有些牵强。伊核问题和阿富汗问题是向陆而不是向海的问题,和装备航空母舰不太搭界。而作为完成战略任务的作战平台,没有一个国家会用航空母舰来驱赶海盗这样的小毛贼。

  简单看看“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的作战参数就能说明问题。这艘“基辅级”巨舰排水量44720吨,长273米,宽56.2米,主机功率20万马力,航速29节,自持力30昼夜。改进后航母甲板有所延长,先前装备的“玄武岩”导弹发射系统虽然被拆除,但这样一来便能够搭载米格-29K型战斗机,而非仅局限于过去的直升机或是雅克-38和雅克-141型垂直起降战机。就吨位和主要性能来说,该舰已非常接近法国的“夏尔.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只不过由于需要定期添加燃料,在续航能力方面落后于后者。

  T-50第五代战斗机呼之欲出

  普京这次军售,除了拿到现货,还留了长饵。俄罗斯苏霍伊公司总经理波戈相3月12日在新德里宣布, 代号为T-50的俄制第五代战斗机将在2015年开始服役。俄罗斯计划在今后40年内生产超过1000架第五代战斗机。其中,至少200架将出售给印度,而且还可能允许印度参与合作开发。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T-50并不会遇到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波戈相的潜台词显然指向美国的F-22“猛禽”战斗机。

  对印度而言,大笔采购多少是出于无奈。俄罗斯是印度传统武器供应国,占到其武器装备的70%。虽然印度在扩大军购渠道,包括加大对美国和以色列的采购力度,但俄制武器和其他系统的不兼容性,让印度很难一下摆脱俄罗斯的影响。

  虽然印军也一直在加大自我研发的力度,但从主战坦克到飞机、导弹都出了不少状况。最新的例证就是印度自主研发的拦截导弹在3月15日试射失败,拦截用导弹根本就没能在目标弹发射后升空。

  看来,可预见的时间里,印度军备外购的路还会走下去。虽然如此,2012年,已被印度海军重新命名为“维克拉马迪特亚”号的航母搭载着米格-29K航行在印度洋上的时候,仍可以满足印度掌控印度洋的战略企图。一家媒体这样评论:“印度洋的波涛越来越汹涌。”

  核能大单让美国企业心凉

  普京访印期间,两国签署的协议中另一个打眼的项目就是民用核电领域合作协议。目前透露出的协议内容表明,俄罗斯将在印度承建12至16台核电机组。其中,库丹库拉姆核电站正在建设的两台机组将于2010至2012年投入使用。另外6台机组(库丹库拉姆四台、哈里普尔两台)将在2017年前建成,其余4台在2017年后建成。

  俄罗斯副总理伊万诺夫表示,俄罗斯希望在印度建设16台机组。俄罗斯核能国家集团总经理基里延科说,2017年后俄罗斯将为印度设计建设第三座核电站。至此,俄印间的核电站建设合同总金额已经超过了俄中,印度将成为俄罗斯在核电站建设领域的最大合作伙伴。

  从表面上看,印俄核能合作无疑将成为两国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尽管两国高层往来不断,彼此互称“战略伙伴”,两国还分别在去年和前年相互举办过“国家年”活动,但两国经贸双边经贸额2008年仅为70亿美元,2009年为75亿美元。核能合作可以促成完成两国领导人确定的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2015年达到200亿元的目标。

  值得玩味的是,普京通过视讯会议向来自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和班加罗尔的印度商界人士发表的一番讲话。在强调了俄制反应堆安全性的同时,普京特别提到,俄罗斯对印核能合作将包括核电机组建设、燃料供应和清除核废料。他明确表示:“印度已经表示有兴趣寻求(俄罗斯的)帮助来处理核废料。”

  稍微熟悉一些背景的人都能从这话中品出些别的味道。1998年印度核试验后,一直备受国际社会指责。2006年,作为美国新南亚布局的组成部分,布什政府与印度签署了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将向印度提供民用核技术、核燃料和核反应堆,前提是印度必须将其民用核项目与军事核项目分离,并接受对其民用核设施的核查。当年年底,美国国会批准这一协议。

  但此后,双方一直波折不断。布什政府任内,美印两国对这一协议中个别条款经过多轮谈判仍存在分歧。美国对履行协议提出了先决条件,强调印度必须停止进行核武器试验,否则美国将终止执行这一协议,还特别在协议中增加了对美国最为有利的终止协议效力条款,即美国拥有要求印度退还所有美国提供的核燃料、技术及设备的权利,由此掌握了左右美印民用核能合作进程的主导权。

  印度政府则指出,是否进行核试验属于印度主权。印美核能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禁止、限制或妨碍”印度的战略自主权或战略能力。这样的争执甚至一度对辛格政府构成了执政危机。辛格在和布什通电话时表示,面对与日俱增的批评和压力,将联合政府与印美核能协议相比较,他更注重维护联合政府。

  之后,虽然奥巴马政府上台后表示要推动协议的落实,而且无论是辛格访美还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印,双方都谈到了协议执行问题,但议题多排在地区事务和反恐等问题后一笔带过。

  与“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美印协议相比,这次俄印核能合作的真金白银会让“丢单”的美国企业心凉半截。毕竟,印度潜在能源市场规模达到1500亿美元。

  多家日本媒体鼓噪“围堵中国”

  俄印领导人对这次访问都给了很高评价。辛格称俄罗斯为“可以信赖的战略伙伴”。普京更明言:“我们还没达到我们能力应有的水平。”通过访问,俄罗斯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战略更为凸现。印度也借此在战略和经济上都得到了实惠。

  大国之间的外交行动从来不乏关注者。可是这次,来自一个第三方的评论却给人“挑事儿”的感觉。

  对这次印俄之间的外交行动,多家日本媒体都鼓噪是在“围堵中国”,而且臆造出了中国所谓的印度洋“珍珠链”战略---即在南亚部署海军的港口链的计划,还专门拉出印度和俄罗斯的军事或国际政治评论家来阐明他们的臆想。

  中国的南亚战略不是本文着墨所在。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不同层面上存在分歧乃至摩擦,但无论是中俄还是中印之间都保持了良好的高层交往和正常的战略态势,相互之间的战略借重远大于彼此分歧,经济合作也在深化。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即将在下个月举行的第二次“金砖四国”领导人峰会。

  而且,大国外交行动从来不是单向度的。不妨从另一个地区热点---阿富汗---来看看这次的普京访问。

  “阿富汗—巴基斯坦”战略是奥巴马政府调整反恐战略的核心,而且实施至今,困难重重。为了推动这一战略,美国不惜在某种程度上抑制印度。是不是可以将这次核协议的签订理解为印度给美国脸色看?从俄罗斯来讲,刚刚与从前的“敌国”法国签订了军购协议,在欧洲对美国“扔石头”,这次又来印度对“阿巴战略”“掺沙子”,是不是意图通过巩固同印度的关系来制衡在南亚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美国?也许,国际政治从来就是这样扑朔迷离。■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