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指学校成制造大学生机器 崇高东西遭压丧失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10年03月24日03:42
孩子去年考取了所报学校的最后一届公费研究生,研一寒假归来。问了一些家常话后,转到读研的感受。
孩子没有表现出我们想象中研究生的自豪感,刚考上的兴奋新奇也荡然无存,什么都很平淡,平淡得若无其事,简直就是一杯白开水,仅仅就是再多读点而已:现在研究生那么多,你以为读了研究生就咋样?再问一些,孩子直言最大的理想是将来找个好工作,多挣钱。
我想象中的研究生应该肩负一定的社会使命与责任感,有深刻的思想和远见,接人待物,大气沉着,公允周到。作为研究生,虽然不断增加招生人数,但毕竟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的精英了,应该表现出一种不同。但我没有看到孩子的变化,没有见到她表现出对社会对国家甚至对个人的信念理想,哪怕一点点热情。
我忽然对今天孩子们迷茫的人生目标深感不安。
人的一生仅仅萎缩到个人生活,这是一种学问道德的退化还是社会某种东西的丧失?还是孩子本身精神发育的不良?信念的失血无力?人一生仅仅围绕了个人不免狭隘,这不该是一个研究生的人生目标。
一天外出,见到同事一家,同事的孩子参加了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可能考得不是很理想。同事的孩子暑假时专门找过我的孩子咨询过考研的事情,按道理见了面应该很热情地关心一下。可是我的孩子显得很陌生,没有主动打招呼,忸怩不安地样子。一个20多岁的大人了,怎么这样呢,起码的礼仪啊。我们又不好直说,孩子毕竟是20多岁的大孩子了,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我们只好找个理由安慰自己:孩子独自在外,也很辛苦,回到家就让其完全地放松放开,在家在父母面前,孩子永远是孩子。
家对于孩子永远是温馨的港湾。我不知道孩子在学校是怎样的,回到家,孩子的生活是黑白颠倒的:晚上上网聊天,白天直睡到中午睡眼惺忪地起床。特别是一上网,整个人就跟吸食了鸦片似的很兴奋,带回的书也没见看。研究生不就是做研究吗?做学问要理论积淀啊,不读书怎么行呢?研究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啊,也不见参与社会活动,我们建议做些实践,孩子断然否决。
我们这一辈多看重责任二字,在责任中,首要的是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或许这样的教育在今天看来太假大空,与追求个人成功,强调个人发展,物质至上,享乐第一的现实的价值观反差太大,那么体现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家人的起码关怀总还是应该的吧?今天孩子怎么就远离社会、国家和民族,整个生活只剩下个人的孤岛呢?那些曾叫多少人热血沸腾的字眼儿,在今天孩子的眼中是那么苍白空洞,那么遥远。
一个没有崇高理想的人能成为国家栋梁、社会支柱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想到钱学森去世后留下的中国之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看到现在青年学子的状态,今后会产生大师吗?恐怕更难。大师必是有着崇高理想的人,大师绝不是仅仅为自己而活。
交流时,当问到孩子为什么对国家对社会那么冷淡,孩子的话到叫我无言以对:你看过《蜗居》吗?那里面的人一辈子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就是挣一套可以安放自己的房子啊,仅仅是一套房子聚敛了一生的奋斗努力,还有什么心思去想什么社会国家,我们可以爱国,可以奉献,可是当花钱读书的大学生成为“蚁族”,毕业即失业,却是回报社会无路,爱国无门。
也是,学校成为制造大学生的机器,过度的商业化导致缺乏对大学生起码的人性关照,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理想中崇高的东西被压迫以致丧失,精神萎靡蜕化,剩下的只是最大程度满足个人生活的部分。在艰辛的现实面前,他们不得不丢弃了理想主义,为一套房子一个安身之地卑微地生活。现实不容许理想主义,现实不同情理想主义的眼泪,是无情的现实绞杀了原本的社会国家理想,个人都难以活好,何来爱国奉献?
我记得青春热血时都爱谈说国事。孩子说,现在他们从来不谈,只想怎样挣到钱,找个好工作。就连他们的导师也说,好好找个工作挣钱。
尽管难以赞同孩子的观点,但我也不敢再坚持自己的看法。国家社会是一个概念,多年来这个概念巨大而空洞。面对现实,每个人都希望从国家社会这样的概念中得到温暖和关照,并由此产生认同。可事实是,很多人有一种被抛弃、被排斥、被边缘化的感觉,难免造成国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的隔膜、对立,又怎能奢谈什么国家义务社会义务呢?
对孩子我不再要求什么,只要自己可以独立生活,不要几年研究生读下来啃老,当宅男宅女。
不过,心头还是郁结,当一个国家群体性丧失了理想,这个国家发展会是怎样呢?能有多大的发展高度呢?
孩子,哪怕只是干自己的事,也必须努力,担负责任。每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也是国家社会的幸事。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