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清迈协议生效机构性质未明 缺独立经济监测地位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3月25日03:43

  清迈协议生效

  2010年3月24日,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共同宣布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下称“清迈协议”)正式生效。

  生效后,协议参与国根据协议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在总规模达1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库中,用其本币与美元实施互换。

  此前,各成员国原则上同意选择自我管理的区域外汇储备库作为区域多边资金救助机制的具体形式。进而,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明确了各国的份额和借款乘数,并且规定了资金使用的程序和条件。

  至此,清迈协议距离设想中的“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尚缺独立的区域经济监测机构。中国央行在新闻稿中称,“筹建中的独立区域经济监测机构”。

  尽管亚洲金融危机后这个机构的建立就被提出,但直至去年,10+3官方才公开声明开始筹建此机构。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海红表示,目前这一机构的建立正处于积极考虑阶段,但仍承受着来自10+3内外的种种阻力。

  “这个机构究竟是决策性的还是资讯性的,外界还没有得到任何讯息,各国央行财政部也可能在为此争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斌也表示,独立区域经济监测机构的定位尚未明确。

  独立的监测机构涉及的问题包括监测指标、各国话语权的划分等。首先,各国财长不得不面临技术层面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软性工具的设置,比如用什么指标来监测,如何落实监测,如何制定基金使用的约束条件,是沿用以往有80%的贷款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条件性挂钩的做法,还是制定更符合成员国特点的规则。

  高海红介绍,目前独立区域经济监测机构的筹建工作由各国财长副手会议下属的工作组进行,最后的决定实质上是各国利益的分割,各国权利义务的分配。

  在发布的清迈协议中,中、日、韩贡献的总份额为80%,东盟10国贡献剩余20%。但筹建工作组依然十分头疼于如何规定各参与国在钱的使用上的投票权数。“这关涉到在机构成立的初始阶段,各参与国可以有多大的发言权。”高海红表示。

  亚洲经济格局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这一组织筹建工作的复杂性。高海红指出,“机构的初始决策必须对今后各国经济地位的动态变化保留调整余地,因为亚洲经济整体格局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强。”

  对于中国来说,筹建这样一个机构可以防范受冲击的小国带来的传染性风险,“这对中国来说是有利无害的。”高海红认为。事实上,从2000年清迈协议的商定开始,中国的态度即从此前的中立转向积极。

  “10+3的提法排除了亚洲重要的国家印度,如果10+3做的越来越实,在与印度,甚至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经济关系上就可能产生隔阂。”高海红分析。成员国的覆盖面问题是横在区域独立监测机构筹备工作中的另一道槛。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