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鳄”与金融监管(环球走笔)
![](https://photocdn.sohu.com/20061227/Img247292527.gif)
来源:
人民网
2010年03月25日07:49
面对呼啸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已“退居二线”的“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异常活跃,不仅出书分析危机由来,更借各种国际场合频频发声,呼吁人们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理论本身存在的缺陷。他日前批评美国政府,认为其解决金融危机的方法并不正确,并指出贸易保护主义是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的头号负面因素。他说:“除非我们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停止错误做法,否则我认为我们有可能重蹈上世纪30年代的覆辙,当时每个国家都只顾自扫门前雪。”
索罗斯认为,现行金融体系以一般均衡理论和理性预期理论为基础、以人类具有完备知识为前提给出供需曲线并得出结论:市场总是正确的。但此理论前提与“人类认知本身总是有缺陷”的客观现实相矛盾,所以依此理论建立的金融体系难免有缺陷。危机之所以频频发生,主要就在于以有缺陷的理论错误理解金融市场功能。
索罗斯发现传统经济学的“有效市场假说”不切实际,便用“反身性”原理构建自己的投资理论。他将因认知与现实间巨大差异所导致的事态失控称为金融市场上的“盛衰序列”,并以此指导投资实践。按其逻辑,市场总处在不断变动中,盛衰序列经常发生。赚钱的方法就在于从不稳定中判断盛衰序列出现,逆势而动并穷尽所有手段。凭借此理论,他成功预见了1985年的美元贬值,并通过卖空美元、英镑和石油股票,看多日元、德国马克以及购买美国股票和期货等全方位操作,实现了1985年资产升值223.4%的惊人业绩。
1992年,索罗斯成功狙击英镑,成为“打垮英格兰银行的人”;1994年,他在期权、期货市场大规模卖空墨西哥比索,引发比索大幅贬值、股市崩溃;1997年,他又对泰铢等东南亚国家货币发动攻击,导致亚洲金融危机。虽然他所管理的量子基金只有60亿美元资产,但因其杠杆融资可产生数百亿乃至上千亿美元的投资效应,从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举足轻重,索罗斯也因此被称为“市场驱动者”。
与一般投机者不同,索罗斯积极主张金融市场接受监管。在其新书《金融市场新范式》中,索罗斯提出以下观点:(一)监管者应该承担市场监管责任,将风险管理完全交由市场参与者的想法不正确。近年来金融市场的过度发展,很大程度归因于监管当局未能实施适当控制。(二)监管者应对金融创新有更确切理解。中止那些基于错误前提推出的金融工具和方法,对自己没弄懂的业务不批准,但对有助于分散或对冲风险的工具和方法应当保留。(三)货币当局不仅要考虑货币供应,还应考虑避免资产泡沫。市场泡沫的特点就是过度使用信用杠杆。监管者必须重视控制杠杆使用,这样有助于维护公众利益。(四)监管过度也会严重损害经济活力。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应在稳定经济的前提下给市场以最大回旋余地。
索罗斯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曾给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秩序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影响,但他对金融危机和金融监管的一些见解和建议,还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https://news.sohu.com/upload/pagerevision20090916/pic03.gif)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