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近日在《文艺研究》上发表批评文章,指出著名学者、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的早年博士论文涉嫌抄袭。文章一经刊出,在文艺批评界内外都引起广泛关注。对此,昨天清华校方表态说,此事学术界尚有争议,校方将继续关注这方面的讨论,目前没有进一步举措。
■被指抄袭手法方式多样
汪晖现任清华中文系、历史系教授,博导,清华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读书》前任主编。他被王彬彬点名的文章是《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1988年作为其博士论文通过答辩,1990年首次出版,随后多次修订出版,现已成为新时期鲁迅研究界的代表性著作之一。王彬彬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他3月10日在核心期刊《文艺研究》上发表《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一文,指出汪晖在《反抗绝望》一书中多处、不同程度地抄袭和剽窃李泽厚、勒文森(美)等人的著作,抄袭手法包括“搅拌式”、“组装式”、“掩耳盗铃式”、“老老实实式”等方式,此外书中有些地方虽然没有文字上的抄袭,但明显是将别人的观点“偷意”来的。
■清华大学目前没有进一步举措
针对王彬彬的批评文章,清华大学昨天向本报记者的表态非常微妙:“对汪晖著作的批评学术界尚有争议,校方将继续关注这方面的讨论,目前没有进一步举措。”据了解,《反抗绝望》写作和出版期间,汪晖还在中国社科院攻读博士和任教,2002年以后才到清华任职。
■是否抄袭尚存争议
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北大教授钱理群近日向媒体回应王彬彬的批评文章时表示,《反抗绝望》一书的核心观点是汪晖独立思考的结果,为鲁迅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这个意义上,汪晖对鲁迅研究的贡献不容否定。以今天的学术标准看,书中有些文字在引用他人观点时,注释做得可能确实不够严格,但这需要考虑到当年的学术规范远不如现在严格,“在当时看来,只要大致标注出你引用了哪些资料就可以,不像现在,每引用一句话都得加引号。”钱理群表示,使用引文不够规范和剽窃是两个概念,而且需要考虑当时语境。
在水木、新语丝等论坛上,网友们的争论也非常激烈。
■王彬彬:
以当年学术不规范为借口难以服众
针对钱理群教授和网友们的争论,王彬彬昨天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用“当年的学术规范远不如现在严格”做借口难以服众,“80年代就可以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吗?”王彬彬说,《反抗绝望》一书出版后多次修订,如果有“注释不严格”为什么修订时不改?而汪晖眼下正在美国访学,他对此事的回应目前只有给媒体发去的一条手机短信:“我很希望此事由学术界自己来澄清。”记者给汪晖发去了电子邮件,但截至昨天发稿前尚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