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优秀年轻干部受贿受审 老父带儿子荣誉证书求情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3月30日08:48

  老父带着儿子的荣誉证书向法官求情桐乡市最年轻受贿干部泪洒庭审现场

  法制日报记者 马岳君 陈东升 法制日报通讯员 钟丽

  一场受贿案庭审结束后,法官像往常一样准备离开法庭。

  突然,一位手中紧紧攥着一个纸袋的老人堵住了他的去路。老人从一个纸袋中掏出了一叠红色的荣誉证书,有些证书的封面已经有点泛黄。“这是我儿子从上学到现在获得的荣誉,他真的很优秀。”老人深陷的眼睛中写满了恳请之意,坚定的语气里藏着无限的信任和肯定,说着话,他将证书递到法官的面前。

  这位老人是本案被告人楼某的父亲。3月22日,32岁的被告人楼某因犯受贿罪,被浙江省桐乡市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没收财产4万元。据悉,这是近几年桐乡市检察院办理的最年轻的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

  天之骄子两年内自毁长城

  父亲眼中的优秀儿子楼某,1978年出生,浙江东阳人。

  1999年8月大学毕业后,他被招聘到桐乡市公路管理段工作。由于公路管理段的工作专业要求比较强,而自己所学专业正好对口,楼某在工作岗位上可谓“如鱼得水”。从一般的工作人员一步步走上公路管理段养护工程科科长、副段长的职位,这个过程他只用了8年。

  8年间,楼某在桐乡买房、娶妻、生子,有了一个人人羡慕的小康之家,幸福美满。

  然而,就在楼某春风得意的时候,有人“盯”上了他。

  2007年年底,楼某刚刚坐上副段长的职位不久,一位认识4年的绿化工程的老总带着1万元钱找到了他。老总说,楼某担任副段长后,偶尔要请客吃饭,这笔钱就给他做招待经费。

  一开始,楼某坚决反对,但后来架不住这位老总用兄弟情谊反复劝说,楼某最终收下了这笔钱。

  随后的两年时间,楼某前后从老总手中非法收受财物共计5万余元,并为其谋利。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楼某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根据检察机关的指控,2007年11月至2009年8月,被告人楼某在担任桐乡市公路管理段养护工程科科长和副段长期间,利用分管公路养护和公路工程的职务便利,共收受他人贿赂16万多元,已构成受贿罪。

  三笔账后被告人泪流满面

  庭审刚开始时,楼某情绪很平静。当公诉人算了“三笔账”后,他忽然泪流满面。

  公诉人说:“要学会算三笔账,即政治账、经济账和家庭亲情账。作为一个干部因腐败被查处,政治前途丧失殆尽,经济上也是得不偿失,而对家庭的损害更是不可估量。一人犯罪,全家受累,最痛苦的不是犯罪者本人,而是含辛茹苦培养他长大成人的父母以及心爱的妻子和儿子。”

  这番话,重重地敲打在楼某的心上。

  楼某在法庭上讲,自己受贿的事情,妻子一直蒙在鼓里。曾有一名承包商到他家小区送狗肉,虽然妻子很喜欢吃,但是一听是承包商送的,就让楼某送了回去。

  “是我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幸福。”楼某说,他跟妻子都不是桐乡本地人,两人原本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也不错,可如今儿子还不满两岁,自己就沦为了阶下囚,“我出的事对整个家庭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给所有关心我的人造成了伤害,也违背了对家庭、父母、妻子、儿子的承诺。”

  “到现在为止,我已工作10年,前8年都问心无愧,当上科长、副段长后,由于放松学习,对自己约束不严,就‘自毁长城’了。”楼某说,从一名刚出校门的天之骄子到一位单位技术力量中坚和领导干部,再沦为阶下囚,这样的结局是他从未想过的。“我对不住所有关心我的人。”话说至此,楼某眼眶又红了。

  该案为青年干部敲响警钟

  整个庭审过程,楼某有问必答,并对其中的一些受贿细节作了补充。

  公诉人认为,楼某从侦查阶段起,认罪态度一直较好,法院量刑上可以酌情轻判。检察机关的侦查人员也证实:“在整个侦查阶段的讯问过程中,看得出是真心悔改的。”

  楼某说,2008年下半年,承建危桥改造任务的负责人带着楼某到湖州练市吃饭,车子在银行门口停了下来,该负责人取了5万元“塞”给楼某。“第一次拿那么多钱,心里真是怦怦直跳。”事后,楼某回想起当时情景,都喟叹自己的胆大。

  “他们为什么要送你钱?”公诉人问。

  “他们是看中了我手中的权力。”楼某回答得很直接,很干脆。

  “你收受他们送的钱,这一行为是什么性质?”

  “我现在知道是受贿。我以前觉得,我用他们的钱请客吃饭了,没塞进自己的口袋,不是受贿。”楼某坦白。

  对于楼某的受贿行为,公诉人评价说,楼某出生于农村,父母在家庭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尽所能供其读书。而楼某也确实非常努力,考取了大学,并在学校学习期间多次获得甲等奖学金,是一个好学生。工作后,楼某甘心从基层工作干起,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参加工作不到10年,就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是这种职务上的升迁,手中权力的增加,并没有给楼某带来好运,受贿使这样一个年轻有为、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有着大好前途的青年干部的人生轨迹发生如此不可逆转的改变。他的经验教训为青年干部敲响了警钟。”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