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业新岸线楼盘周围地面下陷,人行道地砖开裂。 《广州日报》供图
近日,从深圳宝安大道往西,以宝安区政府为中心,方圆数公里内的多个楼盘出现不同程度裂缝,最深处有十多厘米。
据了解,宝安区先后投入约40亿元进行中心区填海征地、市政道路、公共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出现裂缝的几个楼盘均是通过填海“造”出来的,该区域房价也由2004年的3000元/平方米攀升至目前的每平方米万余元。
地表下陷地砖开裂 4月1日,记者对出现裂缝区域进行了探访。在位于世纪大厦和熙龙湾中间的人行道上,由于地表沉降,人行道和机动车道间出现长长的裂缝。在中央大街“美颂雅庭”装饰店门口的人行道上,由于地面下陷,地砖开裂,出现了一个约1平方米的大坑。在宝安区政府院内,露天车库也出现多处疑似地陷。
最严重的当属罗田路、创业一路、新湖路一带。在深业新岸线西南方向最外侧的一栋住宅楼,楼底部与地表呈现脱离状态。在易交点生活超市后面,还有一处因脱离而裸露出来的黑洞。仔细观察,整个地表呈波浪状不规则起伏。在地下车库门口,有5厘米左右的沉降。车库入口的矮墙与人行道也有3厘米左右的裂缝。
沉降最深达12厘米 罗田路幸福海岸公交车站正对着的幸福海岸楼盘,沉降最为明显。整个小区西侧的人行道几乎成为一个陡坡,最大落差有十余厘米,整个裂痕长几十米,几块大理石板因沉降断开。
“这里原来也是裂缝,后来管理处用水泥堵住了。”附近一家面馆的伙计说,半年前这里就陆续开裂,原来基本水平的人行道现在成了陡坡,走起来一脚深一脚浅。
“金泓凯旋城”“西岸茶城”“熙龙湾”等几个在宝安大道西侧的楼盘,也有不同程度沉降。“西岸茶城”沉降达12厘米,台阶与柱子下的石板间能放下一只手。
除了宝安大道西侧宝安中心区楼层较高的楼盘附近沉降较明显外,包括罗田路、海天路、兴业路等周边的市政道路都有波浪形的起伏。
市民望政府监测安全 附近居民透露,他们发现沉降后,咨询过很多部门,管理处说建筑质量没问题,政府部门说非公共设施建筑的沉降由开发商负责。
“不管主体有没有大问题,地表沉降对管线的影响有多大,会不会引起其他危险?”一位大伯很担心。
“本来冲海景买房的,现在除填海区特有的难闻海腥臭外,每天还要在沉降的路上走,心里很不踏实,”幸福海岸业主陈先生说,“希望政府赶快进行安全监测,拿出令人信服的结果。”
三大疑点
规划前为何不考虑周详 规划部门在规划填海区域时,是否考虑到沉降问题?
宝安区中心区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该办公室代表政府统筹中心区的规划、开发、建设,但是,如果开发商拍下土地后再转让,他们将无法监管。
宝安区国土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则说,中心区办公室在规划建设该片区就应该考虑到沉降问题,“哪里建楼盘,什么时候建,都在中心片区的总体规划里,与区规划部门没有多大关系”。
填海后多少年才可建房 宝安中心区于2000年前后开始填海造地,一些楼盘于2003年前后动工,前几年楼价飙升,该区域地产项目扎堆开工。那么,填海不到10年就建这么多高楼是否合适?
对此,宝安区建设局多位负责人均称不清楚。宝安区建设局质量安全科科长张典福说,填海后多少年能建房目前没有规定,沉降多少合理也没有规定值,“只要沉降不影响楼盘主体建筑就是安全的”。
能否由开发商把沉降关 沉降能否由开发商来把关呢?
按规定,开发商进行开发前,要找地质勘探机构进行勘探,再根据地质结构设计建筑图纸,图纸经审核后方可施工,施工时还要受建设部门监管。
宝安区工程质量监测站站长冼庆昌说,在宝安中心区域一些楼盘的建设过程中,监管部门发现有开发商为节省成本桩基打得不够深,在有关部门监督下才补桩。
据了解,地质勘探公司和审图公司目前均已市场化,谁来勘探地质、谁来设计图纸,都是由开发商找人。
据《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