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走近十一世班禅:喜欢高科技产品能说流利英语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2010年04月07日14:09

  成长之路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邢婷(采访、整理)

  “您觉得您现在,是一个孩子还是个大人?”

  “我现在既不是很小的小孩,也不是成年人,而是一个青年。”

  2005年,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时,微笑作答。从坐床至今,昔日的转世灵童已经成长为一名年轻有为的宗教领袖,走过了一条阳光青年的成长道路。

  班禅的一天

  2004年9月23日,《中国西藏》杂志记者吴祎,跟踪采访了十一世班禅一天的真实生活。她向本刊回忆了当时的见闻。

  早晨7点钟的西藏日喀则,天刚蒙蒙亮。当吴记者走进班禅新宫德青格桑颇章时,楼里已是灯火通明。开门的僧人说,仁布钦(藏语中对“活佛”的称呼)在洗漱。

  7点半,穿着整洁的十一世班禅缓步走进晨诵室,稚气未褪的脸上,睡意仿佛刚刚被洗去。他每天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恭敬地面对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行三叩大礼。礼佛毕,十一世班禅整理衣着坐到自己的佛座上,熟练地结跏趺(盘腿而坐,脚背放在大腿上,是僧人修行的基本坐姿),开始晨诵。

  8点半,班禅开始用早餐。晨诵室对面的餐厅里,摆放着简单的食品:新鲜、纯白的奶渣,牧民爱吃的“退”(酥油奶渣糕)、糌粑、大米粥、鸡蛋、开花馒头、榨菜等,暖瓶里是又香又热的酥油茶。餐前,班禅首先念诵《却巴》,意思是“将这些珍馐佳肴献给佛法僧三宝”,然后才可以进餐。

  当闪光灯频闪、快门声声响起时,十一世班禅有点拘束,不过很快就从容地开始用餐,有时照顾一下经师、有时与他人交谈。抓糌粑时不宜把碗举得高于桌面,可是当摄影记者提出是否可举高些时,他非常配合地将碗露出桌沿以上,确保拍摄效果。

  侍僧介绍说:“(十一世班禅)像所有男孩子一样不太爱吃青菜,但他对肉也不是特别感兴趣,有一阵他喜欢吃芦笋。(他)喜欢吃的食物一阵一阵的。你问他爱喝什么?这可是个小秘密,不过他不喝碳酸类的饮料是真的。”

  9点半,一天的学习开始了。教室是一间长条房间,靠门一边的藏柜上摞着一叠叠包裹整齐的经书,另一侧是一扇大窗户。由于屋子很大,又是老式窗户,所以室内光线不是很好,灯光也有些“房高莫及”,好在藏文经书的字比较大。班禅就座前,给经师江洋嘉措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结跏趺于经师对面。侍僧悄悄告诉吴记者:“通常这个时间是身边的全体僧人集体诵经,时间很长的,然后才是讲经。”

  10点半,十一世班禅开始学英语。英语老师姓许,是一位资深的老教师。英语课堂的气氛很轻松,班禅跟着老师念课文,和老师用英语交流。有时自己的发音不准确,班禅也会笑起来。

  午餐过后,从下午2点开始,十一世班禅有一个半小时的课余时间。据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段时间他一般用来复习功课,学习电脑知识,阅读科普读物等。

  下午3点半,十一世班禅来到扎什伦布寺的日光殿,开始辩经。十一世班禅是首先提问方,应战方是显宗院的嘎钦洛桑朗杰。十一世班禅站在对方面前从容自若地提问,有时转身退步琢磨提什么问题、如何难倒对方,有时果断前行击掌提问,有时拖着长音,有时又好像突然袭击。每当对方的回答自相矛盾时,他双手背就拍击几下……一阵激烈辩经之后,变换位置,十一世班禅做被问方。他端坐在厚厚的座垫上,面对比自己多学佛学十多年的僧人,应答自如,毫不怯阵。

  离开日光殿返回新宫时,已经是快吃晚饭的时间。记者们循着香味找到厨房。给十一世班禅准备的晚餐主食是牛肉馅面疙瘩汤,还有羊肉炖萝卜、肉烧黄蘑菇和几个青菜、几样小菜。晚餐过后,看完《新闻联播》,十一世班禅开始学习藏文,练习书法,预习、复习汉文和英文等其他文化课。

  晚上9点15分,又是一次集体诵经的时间,班禅身边的僧人都聚了过来,一直要持续一个小时。

  晚上10点半,班禅寝宫的灯熄灭了。他紧张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

  如此忙碌的学习生活,十一世班禅却乐此不疲:“从学习来讲,不会有终点。”

  过人的宗教天赋

  中央电视台记者曾经问十一世班禅:“对于佛教的最早的记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班禅答道:“拿我来说刚出生以后,甚至在娘胎里边就受到(念佛经的)影响。后来我也听到他们念莲花生大师颂,还有西藏一些高僧翻译的佛经我都听到他们念。还有西藏的一些高僧的著作,例如宗喀巴大师的,这些都是所有的人都念,我也听到了,记住了。”

  十一世班禅的父亲索朗扎巴也曾回忆:“他五六岁的时候和一般的孩子说话玩耍都不一样……很明确地一心一意玩和宗教有关的东西。”

  1995年12月8日坐床典礼当天,从凌晨开始,十一世班禅坐在宝座上长达几个小时。一个不到6岁的孩童,却毫无浮躁,稳稳地接受着各种礼仪。十世班禅的母亲说,十一世班禅这方面的功夫与十世班禅大师完全一样。

  入住扎什伦布寺后,高僧和经师为十一世班禅专门制订了循序渐进的佛学修习计划。据经师江洋嘉措介绍,藏传佛教分密宗和显宗两部分,如果这两部分学不通的话,不能称为博学者。令经师欣慰的是,班禅天资聪慧,勤奋用功,他往往用半年时间,就学完其他僧人用一年才学完的内容。

  1996年6月,在坐床半年后,十一世班禅受沙弥戒(受这种戒表示愿意接受修持,过寺院生活)。3年后,他又接受了修习生涯中首次密宗灌顶(佛教的一种仪式,用水灌洒头顶)。

  1999年是十一世班禅修行生涯中颇为重要的年份。在苦修佛学3年半后,这一年的6月24日,他在扎什伦布寺,首次为全寺600多名僧人举行了长寿灌顶。一系列严格的宗教仪式结束后,十一世班禅开始咏诵长寿灌顶经,略带童音的抑扬顿挫的诵经声,回荡在扎什伦布寺的上空。他时而手摇法铃,时而拿起金刚杵,边咏诵边讲解,两个小时后经文才咏诵完毕。知情人透露,原来准备请班禅看着经书念诵25页的,谁想年仅9岁的他,却将这1万多字的经文如行云流水般一气背诵完而无一差错。

  2009年7月25日,班禅受比丘戒(也称大戒,即受戒者须具出家之相,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受戒后必须严守253条戒律,于一切境界中精勤修持,择善离恶)。这被视为十一世班禅“走向大活佛的一个重要起点”。

  如今,在扎什伦布寺,经常会有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千里迢迢赶来拜谒十一世班禅,并把他们珍藏的佛像经书敬献给班禅。甚至还有定居在海外的活佛,率领洋弟子们,不远万里来中国朝拜十一世班禅。

  多才多艺

  “除了学佛经之外,还有其他的课程,像汉语、英语、数学、物理,您最喜欢哪一科?”

  面对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提问,十一世班禅说:“我作为一个活佛,最主要、最喜欢的还是学经,学教义。除此以外其他的课程像什么语文、汉文啊、英语啊、数学啊,我对它们的兴趣都是平衡的、一样的。这些对现实生活都有用处。”

  在十一世班禅的书房里,不仅有丰富的藏文历史和文化书籍,还有大量介绍科学技术知识的科普著作。“我是在科技馆看到的‘神舟五号’的模型,大小跟原件一模一样”,“想弄懂它的原理,至于怎么去制造、组装,怎么去研究,这个还说不上。”

  2003年秋,十一世班禅在青藏铁路建设基地南山口乘上通往西藏的轨道车。其间,他一定要到驾驶室里听驾驶员讲解如何操作,问问那些仪表都起什么作用。

  2004年5月,十一世班禅在陕西参观访问,其间观摩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心特地为他演示了如何控制已发射的卫星,最后请班禅讲几句。他想了片刻说:“卫星好比天上的风筝,你们是手拿线轮的人。我希望你们很快将手上的木轮换成铁的,换成金子的,永远走在世界卫星测控领域的前沿。”

  十一世班禅的书房里有一部台式电脑。2002年,他又有了一台手提电脑,后来还装了藏文软件。这令他爱不释手,因为有的汉文、英语作业可以在电脑上完成。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时,他在电脑上调出了2005年2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拜见胡锦涛主席后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永志不忘的拜见》。

  据侍僧介绍,十一世班禅喜欢高科技的东西,“电脑、相机、录像机都有,都爱摆弄,只是他的课余时间不多。作为僧人,他虽然年少,但自律能力很强,所以这些东西有时很长时间都难得摸一下”。

  十一世班禅还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每晚看完《新闻联播》后,他要用一个小时练习藏文书法,甚至学用藏族传统的竹笔练习藏文草书;他也会吹笛子,在2005年的四川之行中,陪同班禅出行的一些记者亲耳听到班禅学会了吹笛子,“那天他吹的是一曲藏北民歌,非常悠扬舒缓,很动人”;他喜欢看历史连续剧,比如《少年康熙》;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2009年3月28日在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大会上用英语演讲,一时被传为美谈。佛教界人士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意味着班禅大师已经可以在世界上用英语代表藏传佛教界发言,有利于外国人了解中国藏传佛教的真实情况。”

  当然,年轻的十一世班禅,有着和同龄人一样的天性。1999年6月,曾有一位牧民将一只野生小黄羊送给班禅,这给他的课余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他喂它吃,看它睡,跟它一起在新宫的草坪上嬉戏。哪知野生小黄羊没几天就死了,这令班禅伤心至极,那天他一直闷闷不乐。直到下午,身边的工作人员和记者们一一排队请他摸顶,他脸上才露出笑容。

  但十一世班禅也有着超过同龄人的成熟和智慧。修行之余,他去过浙江、上海、海南、广东、山西、陕西、青海、甘肃等地参观访问,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通过参观,总的感觉我们的祖国富饶广大、物产丰富……对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土地我都是很热爱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郑小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