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北京今年公选241名局处级干部 选拔注重人品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09日03:15
  今年,北京将面向在京各单位人员、海归人员,公选241名局处级领导干部。选拔方式将重视人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前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北京市2010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透露了上述信息。

  市委组织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公选报名时间、报名方式等具体细则,将于近期公布。

  公选范围未包括外地省市

  241名局处级领导干部中,副局级领导干部和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职位38个,处级领导干部和区县局级单位所属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职位203个。具体职位安排暂未发布。

  与上次公选即2008年度公选相比,今年公选,副局级领导干部和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职位相同,同为38个,但处级领导干部和区县局级单位所属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职位,多出了45个。

  自1995年首次公选至今,今年是北京第9次“公选选才”。此前各年公选,少量职位曾面向全国。但今年公选,四类人员有资格报名:中央在京单位的公务员和教育、科研、企业等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北京市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北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管理人员;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外地省市公务员以及企事业管理人员,未纳入选才范围。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表示,此举并不代表北京“自我封闭”,“北京跟其他城市不同,国内高端人才集聚,人才优势突出,没必要把网撒向全国”。

  选拔方式将重视人品

  公选成本偏高;会考试未必能力强,对于“公选”这一选才方式,此前一些人士曾提出质疑。

  对此,《意见》显示,今年公选将“选拔一批综合素质高、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优秀领导人才”。选拔方式将重视人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际能力,“干什么、考什么”,注重实绩,分类考评,让干得好的考得好;兼顾学为所用,“多角度了解干部,实现人岗最佳匹配”。

  - 分析

  公选竞争将超往届

  往届笔试人数与选拔职位不低于10:1

  今年公选大幕虽未正式拉开,官方也尚未通报任何具体信息,但网上已有人销售历年考题等资料。据专家预测,今年公选,考试难度、竞争程度均将高于往年。

  此前8次公选,年龄、学历等限制条件均没有明显变化,“年龄不超过45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为“入门门槛”,但竞争程度逐年加剧。以2008年公选为例,报名网站北京公招网浏览量近6万人次,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网上报名人员高达7310人。

  笔试人数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不低于10∶1。此前各次公选,北京一直秉承这一基准线。如果初审合格者偏少,导致录取率高于10∶1,干脆取消该职位选拔。2008年公选,就曾因此取消10个岗位。

  各次公选,考题越来越灵活,逐渐向素质考察、实际工作能力考察倾斜,例如,“作为副职的角色定位,在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就是2006年的一道作文题。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表示,今年公选,竞争将比往年激烈,“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很有吸引力”;考试难度也将加大,“既学有所长,更有实际工作能力,考试极有可能同时兼顾两个方面,学识、能力双向考察,近两年北京人才选拔已经有这一倾向”。

  - 背景

  8次公选选才千余

  1995年、1998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8年以来,今年是北京第9次公开选拔干部。1995年首次公选,只有5名副局级领导干部、市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走马上任。之后公选职位、人数逐次扩大。历经八次公开选拔,现已选出1000多名公选干部,近170人成为副厅级以上领导。

  公选干部须通过为期一年的试用。市委组织部负责人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除个别人员在正式任命后因不适合而被免职,大部分表现出色。

  不少公选干部“入围”时,年龄未超过35岁,如石景山区区长周茂非,就是1995年首次公选选出的干部,时年32岁,从邮电部北京通信元件厂常务副厂长,走上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岗位。目前北京最年轻的区县干部、生于1974年的怀柔区副区长吴群刚,参加公选时仅30岁,时任通州区安全生产管理局局长,通过公选“晋级”为市计生委副主任。

  据统计,多名公选干部现任要职。除了周茂非、吴群刚,还有市商务委主任卢彦、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霍学文、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庞微等。

  - 观点

  北京正搭建大人才体系

  专家认为,建设世界城市需要高素质的领导干部

  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北京调任调整了300余名领导干部。加上本次拟公开选拔的241名局处级领导干部,本轮领导干部大调整,涉及人数已高达500多人,几乎覆盖了所有委办局、18区县以及各个市属企事业单位。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北京正在搭建大人才体系,满足“世界城市”的发展需求,“"世界城市"首选要求的就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必须具备国际化视野,学识、实战、品质,对领导干部的各个方面,要求更高”。

  虽然历经15年,但目前,“公选”还未成为北京正式的选才机制。汪玉凯表示,经过10多年的摸索,北京公开选拔机制已很成熟,“确实打破了固有框架,选出了一批精英人才”。他认为,今后,“公选”将成为北京的常态化选才模式。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王姝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