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队员昨日下水探摸古沉船
正式开始了对“南澳Ⅰ号”的水下考古发掘
本报汕头讯 羊城晚报记者杨媛报道:昨天上午10时许,“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队员潜入海底,顺利找到了古沉船。这是“南澳Ⅰ号”正式开始水下考古发掘后,考古队员首次下水探摸。正在“南天顺”打捞船上的“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领队、我国第一批潜水员崔勇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今天下水已经找到沉船,水下考古的第一步很顺利。”
昨天,多云,汕头南澳海面风力6级、阵风7级。据南澳县气象局介绍,海面风力不超过9级。
据南澳渔民说,根据潮汐现象,昨天海水相对平静期是上午的10时许和下午的三四时。9时50分,羊城晚报记者乘坐摩托艇从云澳渔港码头出发,前往“南天顺”打捞船所在位置。当摩托艇来到距离“南天顺”打捞船约1海里的海面时,海浪越来越大,浪高约1米。10时许,“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队员分两批下水探摸。由于前天的定位准确,加上海底能见度高,考古队员顺利找到了沉船。为了下一步水下考古的安全保障,他们在沉船周围设置了一些指向标志。昨天下午三四时,考古队员再次下水探摸。
据崔勇介绍,首次下水就已经找到沉船,但对“南澳Ⅰ号”周围散落文物的采集还没有真正开始。据了解,早在2007年“南澳Ⅰ号”被发现后,考古队员就已经对它进行过前期探摸,找到上千件文物,包括瓷器、棋子、钱币等。据专家预计,“南澳Ⅰ号”古沉船船舱里的瓷器可能达到上万件。
据悉,“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一号工程”,国家、省文化、考古部门投入了最精良的人力和设备。除了已经到位的广东省考古队员,两名国家队员也于昨天下午5时抵达南澳加入考古工作。广东省博物馆人员将于近日到位,准备对出水文物进行研究。
据广州打捞局的黄姓医生介绍,“南天顺”打捞船上新进了两套加压设备———“1500C型应急潜水系统”,价值100多万元,可以用于水下考古人员出水后进行加压再逐步减压,以减轻因为水下压力过大而给下水考古人员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此次“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将采用带管充气的潜水方式,水下作业时间可长达1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