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
4月11日,二套房首付经历了曲折的“被六成”。记者昨天从多家银行获悉,目前二套房首付大多还是四成,在首付比例不低于四成的前提下,各家银行会根据借款人实际情况要求首付比例。某银行人士表示,“对所有二套房客户都要求首付提高到60%,不太可能”。
银监会
是个案不是硬规定
4月11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必须把一套房、二套房进行区分,并且在首付的要求、在利率议价方面都必须有所差别。“现在北京,银行已经在执行银监会的指令,对于二套房以及之后的房要求60%的首付。”
5个小时后,银监会澄清,刘明康原意为:“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审慎评估二套及以上房风险,比如,在北京的有些银行已自主审慎地将二套房及以上房首付比例提高到60%”。在银监会澄清之后,“北京部分银行二套房首付提至六成”的标题依然出现在多家媒体上。投资客张女士昨日告诉记者,“我问了几家银行,都说二套房首付没有强制要求六成以上,只要不低于四成就可以。”
银监会相关人士昨日表示,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提高至60%,只是银行根据风险自主定价,是针对个别客户做出的特别要求,并不是新的房贷硬规定,不是要求所有二手房客户都首付六成以上。“监管部门不会出台更严厉的二套房信贷政策,目前的政策已经较为严格了。”该人士称。
一位准备贷款买房的张女士昨天告诉记者,银行现在批贷的条件的确比原来严格了。她原本打算从银行贷款62万,但是银行要求她的月薪在七八千以上。“我的月薪达不到这么多,本来想让单位给虚开收入证明的,可银行还要求看半年的工资账单明细,现在要银行批贷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首付,减少贷款数目。”
部分银行
首付六成一例都没有
记者从民生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处获悉,目前二套房的政策跟以前一样,即首付至少四成,利率最少也得保持在基准利率水平,部分客户利率还得上浮10%。民生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客户经理还表示,其接待的客户中没有首付六成的案例。
某国有银行北京市分行内部人士昨日表示,目前该行还没有出现“二套房首付60%”的案例。某商业银行个贷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银行的按揭贷款抵押率会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分最终确定,首付六成可能是申请者的资信状况或者财务状况不太好。该人士表示,“大面积将二套房的首付提高到六成,不太可能。市场是有竞争的,各家银行可以根据内因选择自己的竞争策略和相应的产品,但不会有这么大差距。”
中易安房地产担保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徐东华表示,首付六成很可能是在“房龄老、负债较多”的购房者身上出现的个案,并不是硬性规定。“目前有部分银行由于可放贷金额非常少,已经停止了二套房的贷款。”徐东华称。
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告诉记者,如果购买的是二手房,考虑到评估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差距,首付比例一般是房屋成交价格的五成左右。此外,外资银行的评估方法和国内银行差距比较大,其贷款成数几乎是按照成交价来计算,首付比例相对较低。
本报记者殷洁苏曼丽
影响
地产股、金融股“腿软”
本报讯(记者丁晓琴)“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六成”的消息,昨日重创地产股和金融股。两大板块分别以2.70%、1.75%的跌幅,位居A股跌幅榜前两位。
房地产板块昨日成最大空头。据全景资金监测数据统计,该板块全天净流出27.72亿元,远超其他行业。
截至收盘,房地产板块以2.70%的跌幅领跌A股,云南城投、中天城投和深长城跌幅均在7%以上,下跌5%以上的多达11只个股,地产龙头万科A跌幅达2.02%。中资地产股领跌恒指,华润置地跌4.78%,中国海外发展跌3.70%。
金融板块昨日也全线跳水。该板块以1.75%的板块跌幅位居地产股之后,兴业银行大跌4.67%,而华夏、深发展A等5只个股跌幅均超2%。
银行业昨日净流出金额超过了14亿元,成为继地产股之后的最大空头。
在此之前,房地产指数已经连续三天下调,累计下跌4.15%左右,而同期上证指数仅下跌1.35%。
上周以来各家券商几乎全面停止了对地产股的“买入”和“推荐”评级。不过,大跌之下,地产板块不乏幸运股,世联地产周一尾盘涨停。
分析人士认为,“二套房首付六成”的消息重创房地产板块和金融板块,两板块资金流出明显,短期内大盘难以走强,本周大盘震荡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专家认为,不排除银监会已经通过“打招呼”的方式,在北京开始试行二套房贷首付六成的“软调控”。
据银监会透露,虽然后来银监会澄清说刘主席的讲话被误解了,但在北京有些银行已经按要求自主审慎的将二套房及以上房贷首付比例提高到60%的事实却摆在大家面前,房贷首付继续提高或者将成为趋势。
市场人士分析,出于房贷业务市场竞争的考虑,银行似乎并没有内在激励自发地把首付比例提高到六成。事实上在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广州,进入二季度贷款紧张程度依然,但尚未出现有银行二套房首付比例高于40%,北京的出现不排除是“打招呼”的结果。
“打招呼”是监管部门常用的调控监管方式之一,特点是比较灵活,而且有转寰尝试的余地。鉴于目前楼市非理性的继续上涨,以及市场惶恐强烈调整会造成楼市硬着陆的双重困境下,不排除银监会对个别城市通过此种方式进行微调。[详细]
有关楼市政策扫盲: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现行的房产税是第二步利改税以后开征的,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住房保有税实际上是物业税的一种,即按房地产的面积每年付税。主要是针对户型面积偏大的房子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是在鼓励购买中小套型、功能良好的住宅。
政府动态:
业内人士认为,对第一套房产征收“房产税”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可能是针对拥有豪宅或多套房以上的居民征收。
国金证券分析师曹旭特认为,房产税并非一个新税种,征收房产税不需要立法,只是针对原先规定的优惠部分取消,所以相比物业税这一新税种而言,房产税的恢复征收更顺理成章和易推行,但却能部分达到物业税的效果。另外,物业税需要在周期评估物业价值基础上征收,而房产税是按原值的一定比率征收,不需要评估,所以短期内政府会恢复征收房产税而不是开征物业税。[详细]
媒体曝上海拟开征房产保有税,基本方案已确定,可能对存量房(已被购买或自建并取得所有权证的房屋,一般是二手房)和增量房(开发商投资新建的商品房)一并征收,而且会从购房套数、户型等方面区别自住与投资需求,其中自住需求可免税。专家称房产保有税与物业税一样,都是持有环节的税种,但它规避了土地问题,只针对房产自身。[详细]
楼市涨价如火如荼,而媒体的质疑之声也此起彼伏,从3月28日到4月2日,新华社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为开篇评论,连续六天播发评论,抨击高房价。而《人民日报》近日也以“追问中国楼市·民生三问”为题,展开房地产市场的系列分析和报道。
央视在这周的新闻联播里,罕见地播出了一条美国物业税的新闻。一切似乎都是风雨欲来的征兆。而紧接这一风暴而来的,便是房产税热度急升。
值得关注的是,最近的官方文件频频提到房产税,而对此前一直热议的物业税则冷淡处理,这似乎表明了官方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选择。
业内人士表示,从性质上分析,物业税和房产税基本上同属一物,都是持有环节的税收,区别在于前者涵盖面更大,包括所有的不动产。当前我国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种有两个: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而且,最重要的是,对于广大民众的个人自用房屋,是不用缴纳房产税的,而只对个人用于出租的房屋征税。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表示,“相比物业税,房产税更具可操作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