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四川日报

在玉树的四川老乡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2010年04月18日07:01
  本报记者 钟振宇 发自青海玉树

  在玉树到底有多少四川人,记者没有得到官方的确切数据。在玉树生活了近20年、来自大邑的建筑小包工头黄长明告诉记者,仅玉树县就至少生活着川人3000人以上。

  四川人在地震中也有遇难。数量记者不知,黄长明说,自己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好好的,而且大都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继续留在玉树和当地群众同甘共苦。

  川籍幸存者第一时间救助藏族同胞

  16日中午,记者在玉树县城的新建路向陕西个体户陈万寿问路,在得知记者来自四川时,他兴奋地说:“去采访下你们四川老乡吧,他是个好人,地震那天他救了3个人的命。”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100米外的建新路312号,这里已是一排废墟。哪里有人?陈万寿接着向312号旁边的小院门大声呼喊 “老黄,老黄。”接着,一个身材消瘦、头带帽子的中年男子向我们走来。说是院子,其实已经是一片废墟,四周的房屋都倒塌了。

  今年49岁的黄长明老家在成都大邑县农村。离婚后,有泥工手艺的他1994年第一次外出打工就到了玉树,16年来,他先给老板帮过工,后来带起5个工人在县城和周边从事建筑。他说,他一直租住房东才仁家的房子,和这个40岁房东相处不错。

  老黄说,地震时他被震醒,抓着衣裤跑出房,看见房东夫妇被一根水泥横梁压住,身材瘦弱的他使出浑身力气,在乱石堆和天花板的缝隙中,将两人拖出。这时离地震发生只过去了20分钟。

  房东妻子拉姆眼眶被压淤血,才仁的鼻梁、肩膀等部位被压断,伤情较严重。花了10多分钟,他终于拦下了汽车,在邻居帮助下把两人送往医院。

  时间快中午,手机信号才通,他收到了哥哥和老乡们的问候,相互报告平安,无意中听到自己对面屋子废墟里传来微弱的呻吟声。“是租住在这里的建筑包工头强老板。”

  在众人帮助下,他们救出了受重伤的包工头。老黄拿出自己抢出来的唯一一条棉被,把包工头抬到街上,拦车送到医院。

  70名大邑籍建筑工脱险后立即投入救援

  16日早上8点,记者随四川省矿山救护总队下属的广能救护小分队,徒步前往扎西科路靠近赛马场的一处居民点。

  在搜索途中,一栋规模较大的在建楼房旁,队员和记者遇到20多个说四川话的老乡,都端着白米饭,伴着豆腐乳吃着早餐。

  “我们全部是大邑县的人,来这里盖房子的。大米估计还能够吃两天。”一个名叫张明的22岁小伙告诉记者,他们总共有70人,来自一家四川建筑公司,正修建记者路过的那栋民间孤儿院。

  现在大楼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他们都住在大楼里。地震没有破坏这栋大楼,受惊的建筑工人们跑下楼后,发现周围的民居几乎都在烟尘中成为了废墟。

  他们立即投入救援,70人在当天上午救出了近40名群众。中午时,建筑工人们接到了州里的通知,抽调40名工人迅速去玉树机场加固维修。其他工人,这些天在空余时都忙着帮周围的村民抢救废墟中的生活资料。

  16日中午,记者再次见到老黄,他用抢出的牛粪炉子生火做饭,一碗米饭加罐里的泡菜。晚上就睡在邻居家的卡车露天货箱上。“相信政府不会让我们饿着。”老黄对生活很乐观。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