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殿华正在为灾区婴儿(女孩)诊治。记者赵亚辉摄 “不是我要来,是我不能不来。医生的价值体现在什么时候,就是现在这个时候。”
“大地震后,最缺的就是医生,这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吴殿华
天空飘着小雪花,我在玉树州体育场的医疗救助区里走着,突然看到一位老人,他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
他的衣着和其他医生没有大多区别,身着白大褂,头戴白帽,此时他正半蹲着,给一个藏族小女孩听诊,同时不停地询问着。
与其他医生不同之处,是他脸上纵横交错的皱纹,还有白帽子下露出的鬓角,已是白发苍苍。
他是我在灾区见到的最大的志愿者。75岁的吴殿华,现在是河北衡水冀州职工医院院长,外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有着近60年治病救人的经验。
从唐山地震,到邢台地震,到汶川地震,再到这次的玉树地震,在30多年里,他已是第四次迅速赶到震区,担当医疗志愿者。
“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我当天赶到了震区”,吴殿华告诉我,“那时我是一支医疗救援队的队长,我永远也没法忘记那些日子,没法忘记那些遭受苦难的生命。正是从那时起,我更清楚的知道,当大地震来临的时候,一个医生能做什么。”
在吴殿华的记忆里,那次地震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他也因此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做大夫,就是治病救人,看到有这么多病人遭受痛苦,我没法做到无动于衷。我的经验告诉我,大地震后,最缺的就是医生,这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
唐山大地震后,几次大的地震,吴殿华都迅速想办法赶到灾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拯救生命。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组织了一支医疗救援队,带着8个医护人员,连夜赶往灾区,13日下午,他率队到达重灾区德阳的汉旺镇,在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接诊了19天,诊治了184人。
“虽然我过了七十岁,虽然做复杂的手术我的体力跟不上了,但是我有经验,地震受伤的,大多是外科伤。外科伤及时处理很重要,科学救治很重要,要不然可能病人会有终身的后遗症,这方面我能出上力,这是我的专长,能看好一个人,我都没白来。”吴殿华说。
4月14日,玉树地震,当吴殿华在电视上看到很多人被压埋受伤的情况后,他再也坐不住了。“还是那句话,这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吴殿华对我说,“不是我要来,是我不能不来。医生的价值体现在什么时候,就是现在这个时候。”
玉树的海拔接近4000米,一个很少上高原的75岁老人,要跋山涉水3000多公里,赶到条件恶劣的灾区救援,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家里人开始有些不赞同,但老人心意已决,连夜准备。
15日上午,吴殿华带着一支4人的医疗队,包括一名内科专家和一名护理专家,开车出发了。这一走就是35个小时没停,走过了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了5个省,终于在16日下午赶到了玉树灾区。
“总算没有太晚”,面对众多的病患,75岁的老人顾不上休息,也忘记了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带领这医疗小队,立刻在病人最集中的玉树州体育场展开了巡诊。
玉树妇幼保健医院一位女医生对我说:“现在病人很多,吴大夫是专家,他的医术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他能用最短的时间,进行快速而妥善的救治处理。”
到灾区两天,虽然只能住帐篷、睡土地、吃方便面,吴殿华却精神抖擞,已经完全进入了工作状态。
“人的精神确实有一种力量”,看到在帐篷间来回穿梭、紧张工作的老人,从那慈祥的目光和纵横的皱纹中,我读懂了这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