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摄影爱好者正在捕捉“魔比思环”里的精彩 上海世博会湖南馆的展示主题为“都市桃花源”,取东晋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之意境,借英文单词“Xanadu”(意为“世外仙境”)的美与爱之畅想,用人类的智慧和理性来实现人与自然、与城市的完美融合。
主题来源 陶渊明《桃花源记》 据全程参与湖南参博工作的省贸促会副会长胡强介绍,湖南是最早启动参博项目的省份之一。“2007年9月份中央组织召开各省参博动员会,10月份,我们湖南就正式启动了参博项目。”
11月份,湖南参博筹委会在网上征集主题,希望能选到一句话来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呼应,“这句主题词应该是具有湖南特色的。”
很快,湖南参博筹委会收到了几百个主题词。最后,各种表述的主题词渐渐指向湖湘人向往的一种生活境地——“桃花源”。 “大家认为,桃花源是一种东方式的生活理想,它倡导着师法自然、天人合一、返璞归真。”
但也有一种意见,认为“桃花源”是一种农耕文化,代表着落后的生产力,如何将现代的城市理念和诞生于农耕时代的“桃花源”境地结合在一起?胡强说,负责主抓湖南参博工作的甘霖副省长在一次内部讨论会议上,提出在“桃花源”前加上“都市”二字。
“于是,我们把1500年前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诗意居住的梦,融入现代文明开放的都市之中。都市桃花源,代表的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思路。”胡强说,大家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都市桃花源,倡导用自然的睿智解决现代城市脱离自然发展而产生的问题,提倡“人性、低碳、自然”的都市发展模式,追求“自然、自由、自在”的东方城市生活境界。
主题阐述 都市桃花源分为三个部分 “由于大家都没做过世博会,最开始都不知道如何阐述这个主题。”胡强告诉记者,甚至有些省份在阐述主题时,专门请该省的社科院就主题写了一本书。但湖南在做 主题阐述时,只用了薄薄三张纸,“我们采用的是中国人都很熟悉的桃花源概念,但又加入了时代的元素,简单明了。”
在这薄薄的三张纸里,湖南馆将主题分为三个部分:
自然桃花源:以湖南自然风光为主要展示内容,以魔比思环为载体,向世界观众展现湖南秀美的湖光山色,使其感受到大自然的博大睿智,体会到人与自然的亲密,表现出“师法自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生活理念。
人文桃花源:湖南馆馆长李沛认为,人情和美是都市桃花源要展示的最重要内涵。湖南馆要表达出都市的理解、关爱、和谐。同样以魔比思环为展示平台,人文桃花源集合湖南名人、名景、名域、名篇,展现湖南人文特点、历史渊源和现代成就,凸显“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湖湘精神。
理想桃花源:表现人与城市、与自然的融合,让观众们任意抒发对未来城市的畅想。用电子壁画等多媒体现代手段在现场任意涂鸦,并与互动网和屏幕展示融为一体让每一个观众无尽地畅想自己心中的美好家园。“展览的开始,也是新一轮创意的开始,观众将在体验与互动中不断创造展示的内容;观展的结束,却不是展览的结束,而是一种循环,桃花源的梦想将一直延续下去。”
主题表现 好玩的互动手法将主题深入人心 “无论你的主题包含怎样深刻的内涵,但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它都必须是一个容易吸引人的东西。”曾观看过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胡强和同事们,看着那些造型既简单又奇特的展馆,吸引了大量孩子和老人前来观看,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世博会不是一个深奥的会展,不是只为高端人群、只为高知分子打造的盛会,“它的思想和主题,应该寻找到一个最让人接受的表现载体。”
按照这种设计思路,设计团队紧扣“都市桃花源”主题,用现代高科技设计了很多有趣的互动体验:
“桃花源里”中的“湖泊”,其实是交互式地幕。设计团队在地幕中放置了压力传感器,配合红外与可见光摄像头与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使水面和水中生物与人的脚步相互动。“溪水的影像投射在地幕上,人踩在地幕上,水面涟漪荡漾,落英浮动,鱼儿畅游,展现着自然桃花源。”
“桃花源里”的畅想区,那些镶嵌在石头里的触摸显示屏,可以让人们与它产生互动,“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湖南城市深层次的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况,展现着人文桃花源。”
同样在畅想区,孩子们还可以随意涂鸦,他们的画作将不断升向穹顶,在穹顶汇聚,投影到魔比思环上,“孩子们一定会兴奋地在魔比思环上寻找自己的画作!”调试这个项目的技术人员李志成用笔记本电脑向记者展示着这个设计方案,“这些图片将大小不一错落有致,并不断地更新,彰显着城市的多样性和活力。”
“都市桃花源”,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湖南馆想要留给孩子们、留给未来世界的东西。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