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废的古石堡,全是用巨大的鹅卵石及条石砌成 南安市东田镇桃园古溪村是一个小桥流水之村,风景秀丽。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泉州考古工作者在村里发现了一座名叫“怀珠楼”的古石堡。他们考察后认为,它是泉州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座石堡,已有400多年历史,曾抵御过倭寇的入侵,是古代抗倭防匪的实物见证。
泉州唯一的古石堡现已荒废 这座古石堡矗立在小溪边,是一座长方形建筑,外墙长37米、宽31米,全是用巨大的鹅卵石及条石砌成。如今古堡已经没有了屋顶,只留下高约8米的墙基,外表看上去依然雄伟屹立。石堡的三面是护厝房,外墙也是石头,墙体厚达2.5米,但内墙是由土夯成的,整座建筑非常坚固。
古堡大门呈圆拱状,门上刻有“怀珠”两字,墙体厚达2.5米,里外有两道门,但门板已经不复存在。门臼宽达12厘米,可见门板之厚。走进古堡,里面很宽阔,地板也是由鹅卵石铺成的。据说以前还有水井和楼梯,只是现在都已荒废了。
桃园林氏建石堡打击倭寇 400多年前,桃园林氏先祖元佑公从水头迁到东田桃园古溪。桃园古溪村目前有1500多人,大多数姓林,是古堡主人的后裔。“修建石堡的是元佑公的二儿子林管。”74岁的林光开老人表示,石堡建于明朝末期。明朝时期沿海倭寇猖獗,广有资财的林管怕村庄毁于倭寇之手,就花费家产,经过数年的时间,终于建成了一座远近闻名的石堡。当年为建这座古石堡,前后用了13年的时间。所用的的石头很重,人都抬不动。当时是从大溪里用沙子一路推滚上去,在沙子上面滚动,一块一块推滚上去的。石堡建成后不久,就有倭寇入侵东田,当地全村人口只有100多人,包括邻村的数百名百姓全部躲进石堡避祸,里面有粮食和水井。倭寇围困数日,使用火攻不但久攻不下,而且因堡内百姓用长矛弓箭反击,倭寇一方死伤不少人,无奈只好退兵。
冀望台湾族人回乡谒祖 “1970年以前,古堡作为学校,全村有五六十个学生在"怀珠"里面读书。”曾在石堡中读过小学的51岁林树来老人说道。到了“文革”期间,由于人为的破坏,石堡已经基本上荒废了,只剩下四周的墙基和一小截屋脊,里面已经成了村民们养猪喂牛的场所。
林光开老人说,古堡还是涉台文物。“文革”时期,桃园古溪林氏族谱被烧毁,而根据世代相传的说法,桃园林氏先祖元佑公的大哥林真去了台湾。
“1991年10月,村里来了一位40多岁的台北市人林金进,他是过来寻根拜祖的。”林光开老人回忆,当时林金进表示,他的祖上曾讲过他们的老家是在南安二十八都古溪乡,村里有个尾头祖厝宗祠。而这个宗祠就是元佑公建的,所以他特地辗转赶过来拜祖认亲。不知何种原因,回台湾后就失去了联系。
村民们还通过嫁到台湾的水头林普之女,让她在台湾寻找族人。如今桃园林氏家族已经传到第13代,村民们热切希望能找到台湾的乡亲,让他们回乡认祖归宗。这样就可以通过台湾的族谱,来弥补桃园古溪林氏族谱的空缺。( 南安市委报道组 卓天然)
圆拱状的古堡大门,门上清晰可见刻有“怀珠”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