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青海玉树地震 > 青海玉树地震消息

空军运输航空兵打通玉树“空中生命通道”纪实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23日12:27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

    题: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团:第一时间打通玉树救灾“空中生命通道”

  作者 肖海洪 武艾丽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当天13时13分,3架伊尔-76大型军用运输机14分钟内接连呼啸着冲向天宇。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团第一时间开辟“空中生命通道”,空运救灾人员和物资进灾区,转运灾区危重伤病员脱险境。

  危急时刻,“昆仑雄鹰”辟天路

  这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英雄部队,上个世纪50、60年代,曾因先后7次进驻青藏高原、数千次飞越昆仑山脉,被空军授予“昆仑雄鹰”荣誉称号;近几年参加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抗震救灾、抗旱救灾等行动,圆满完成任务。

  接到预先号令,该团迅速启动紧急空运预案,中止全部转训任务,立即收拢人员、检修飞机,挑选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有高原飞行经验的飞行员编成9个任务机组。同时,紧急调阅玉树机场资料信息,研究制定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超常规直飞和直接近进着陆等飞行措施,每条航线节约航行时间40分钟以上;组织成立机务专家组,准备携带检修检测设备,前出至成都太平寺机场,对飞机进行跟踪检查维护,迅速做好了随时出动遂行任务的一切准备。

  13时13分至13时27分,在副师长、机长王志强的带领下,邱德甫机长、谢昌强机长和副团长丁毅,分别驾驶3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紧急飞赴北京南苑机场和成都太平寺机场。

  19时13分,谢昌强机组克服净空条件差、高原气流大等不利因素,在没有经过试降情况下,在陌生空域、陌生机场一次降落成功。19时58分,副团长丁毅驾驶的飞机最后一个安全降落。3架飞机运载的国家地震救援队192名人员和51.5吨物资装备,第一时间运抵灾区。

  高原机场,夜航机组闯难关

  坐落于群山之中的玉树机场,是国内标高第四高的高高原机场,只有两个停机坪,最多只能停放4架大型运输机。

  刚刚建成投入运行仅半年的玉树机场,缺乏辅助跑道和配套的夜航保障设施,从未保障过夜航飞行。在这样一个海拔高度近4000米的高高原机场实施夜航,既是对该团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对飞行人员的技术、作风、心理品质的一次考验。

  按照空军指挥部的紧急部署,15日,该团某场站场务连连长张中堂等5名官兵,随空军紧急调派的2套应急助航灯光系统和3台灯光布设车一起飞抵玉树机场,担负布灯保障任务。

  15日22时30分,丁毅机组驾驶飞机抵达玉树机场上空,他们将进行空军运输航空兵历史上首次在高高原陌生机场简易保障条件夜间着陆。

  一路上,领航员张贵良利用GPS精确选择航线,把周边高山的位置一一通报给飞行员。座舱内,整个机组不断相互交换着协同口令;座舱外是漆黑一片,丁毅只能凭地图留给自己的印象判断机场位置。

  随着飞机高度的降低和离跑道越来越近,机场的跑道灯逐渐可以辨认。丁毅根据领航员的报告,控制飞机平稳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他放弃机场仪表着陆系统,改用目视灯光飞行。

  两边的灯光飞快后退,机轮平稳轻柔接地。高原机场飞行增速大,比内陆要高出40~50km/h,如果着陆太靠前或减速不及时,就有冲出跑道的危险。 飞机终于慢慢地减速,丁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当晚,丁毅机组把150名伤员直接空转至成都救治。

  随后,空军又紧急增调了2套机场应急助航灯光系统,使玉树机场的开放时间由过去的每天13小时增加到24小时,提高了机场使用率,确保了“空中生命线”这条快速救援通道不断线。

  风雪无惧,心系灾区勇向前

  从一个每周只有数趟航班的高原机场到如今每天都有数十次紧急飞行的空中生命线的起点,玉树生命救援奇迹般的速度背后,都是一次又一次救灾飞行的奇迹。

  15日20时02分,副师长王志强驾驶的飞机在玉树机场卸货后准备起飞时出现故障,面对高原低温、缺氧的恶劣环境,机务副大队长王良初带领跟机保障人员,靠手电筒照明,历经4小时查明并排除辅助发动机故障。15日23时,机长胡纪峰率领的任务机组完成空运任务后,在成都双流机场检查发现飞机故障,机组不顾长途奔袭15小时的疲劳,立即展开排故,16日凌晨6时20分再次投入空运任务。

  从18日开始,玉树地震灾区迎来雨夹雪天气,灾区急需帐篷。而此时,该团所有担负抗震救灾任务的机组都经历了高原机场飞行、夜间和凌晨起降、空中绕飞和临时领受任务的考验。飞行人员飞行和占场时间平均每天达18小时,机务保障人员每天工作达20小时以上。

  任务面前,军人永远没有退缩的选择,只有勇往直前的拼搏。8架伊尔-76运输机在空中如同织网一样飞行,每架飞机每天都要往返成都与玉树好几趟,空运的几乎全是帐篷。

  17日15时30分,师参谋长胡纪峰驾驶飞机满载伤病员后迅速起飞,从峡谷入口处进入基本航线,开始爬升。就在这时,天空出现雷电,胡纪峰沉着冷静地稳稳握住飞机操纵杆,娴熟地一边爬升一边绕开雷区。雷区刚过,飞机又遭遇严重结冰,开始出现异常颠簸。胡纪峰果断改变高度,从12000米高度上实施绕云飞行,安全顺利地将伤员运抵成都太平寺机场。

  20日晚,青海省政府紧急向空军请求援助,需将部分危重伤病员转出灾区。正在准备就餐的邱德甫机组接到命令后,直接从饭堂赶赴西宁机场进行飞行准备,在气象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夜航飞抵玉树,连夜将48名伤员及陪护人员抢运出灾区。

  截止4月21日,该团伊尔-76飞机共完成救灾任务飞行92架次,空运救灾人员1576人、车辆14台、各类救灾物资984.5吨,向灾区外转运伤病员及陪护人员1823人。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