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6大改革流行语背后的故事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4月27日06:42
  一组数字与二炮总医院院长姜合作密切相关:他任院长6年,医疗毛收入从6000多万元达到近6亿元,医院人才队伍从只有1名博士、1名硕士,到现在拥有50多名博士、130多名硕士的强大人才群体。也是在这6年期间,二炮总医院形成了6大改革流行语。每一句流行语的背后,都有着姜合作与党委“一班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胆改革的动人故事。

  NO.1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姜合作初任院长时,全院只有1名博士、1名硕士。就这俩“宝贝”,还要求转业、调走。

  常规的“人才建设思维”是培养、引进、选调。可这3条路中,后两条都遇到了一个障碍:缺编制!个别引进可以,大批引进不行。而姜合作需要一批人,不是个别人。培养的路可以走,但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率”。等你费劲把人才培养出来了,机遇跑了,黄花菜凉了。

  姜合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改革方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利用人才市场,放手引进人才。经讨论,院党委同意了姜合作的改革建议,上级也同意“试试”。于是,总医院党委经上级党委批准,出台了《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暂行办法》、《高薪聘请高层次人才意见》等文件,开始“招兵买马”。

  很快,总医院引进急需人才85名,其中仅博士、博士后就达32名,还有硕士38名。对这些高学历人才,他们推出“一博一亮点、一硕一优势”超常举措,每名博士硕士汇报自己年度医疗攻关重点和突破方向,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医务人员出国深造。

  此举造就一批创新型人才群体,从建院之初的1名博士和1名硕士,发展到博士后10名、博士51名、硕士139名,并使其成为医院的“生力军”。

  NO.2 “傍住资本市场这个大款还会缺钱吗”

  6000多万元毛收入,对于一家医院来说,可谓“囊中羞涩”。姜合作想干大事,却连买台新设备的钱都没有,可谓“窘”。这是姜合作上任之初的景况。那时,很多人建议向上级反映情况,争取经费支持。姜合作却说,军费就那么点,哪儿都需要,上级对总医院的建设已经很支持了,我们就不要再张口伸手了。

  没钱咋办?姜合作整了句“雷语”:“傍住资本市场这个大款还会缺钱吗?”他向院党委建议:放水养鱼,互利双赢!具体讲,就是利用市场资源,采取合资合作方式,引进医院急需的大型医疗设备。头几年,利润的大头给厂家、投资方,解决医院没新设备的燃眉之急;随后,医院有设备、有利润,解决快速发展的后劲难题。

  6年来,总医院初步形成大型设备、骨干设备、基础设备功能配套的格局,为患者提供了当前国内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专家评估,若非解放思想、跨越雷池,再有10年,总医院技术设备也达不到现有规模。而此规模背后,是医院“零投入”;首都医疗市场上,姜合作获称“空手道”。

  NO.3 “蚂蚁吃大象也不是不可能”

  曾有人说二炮总医院“先天不利”,因为它身陷北医三院、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10余家大医院之重重包围。对此,姜合作“哈哈”一笑:“蚂蚁吃大象也不是不可能!”他提出,要建成首都有特色有名气、全军一流的总医院。

  党委会上,姜合作做了一次精辟的“战略分析”:困难诚然重重,但也必须看到,我们有上级强有力支持的体制优势,有军队转型对卫勤保障变革需求牵引的力量支撑,有地方卫生医疗改革新一轮市场重新洗牌的相对空间,有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后对健康需求增大带来的市场机遇……院党委走出了“小医院难有大作为、小规模难有大力量、小空间难有大发展”的狭隘发展观。

  正如姜合作所言:没有不适应发展的地方,只有不适应发展的观念。6年间,二炮总医院这个当初不起眼的小蚂蚁,现在已变成了一头茁壮的“小象”:10多项医疗新技术填补了军内、国内、亚洲空白,10多个全国全军级重大特色中心建立,10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诞生……

  NO.4 “先生孩子后起名,有了孩子叫啥都行”

  2006年7月,二炮总医院与一条马路之隔的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了“医学研究院”。其为何物?医院政委何钧民说:“当初,为这个军地结合的新产物叫个啥名字,还真让我们伤了一番脑筋!”

  为啥?没先例!和地方合作搞这么大的动作,如果“师出无名”,会不会犯纪律错误?姜合作却坚持认为,高校有科研优势,军队医院有需求牵引和临床研究优势,双方进行的是技术合作、学术交流,有利无弊。

  “先生孩子后起名,有了孩子叫啥都行!”姜合作在党委会上出语惊人。“新婴儿”就这样诞生了!总医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在生命科学和心理认知领域的优势,合作开设专病门诊和肿瘤早期诊断研究课题,双方联合申报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3项。此举在二炮首开临床学科与综合性大学强强合作之先河。

  与之伴生的是,近年来,二炮总医院先后获得军队科技医疗成果奖100余项。

  NO.5 “做事而不是作秀”

  再有不到10天,二炮总医院一栋18层高的现代化大楼就要启用。它的名字叫“首都应急事故医疗处置大楼”。

  为什么要建这样一座大楼?动因是国内外发生的几起恐怖事件让姜合作深刻思考——万一发生核生化之类的灾难事故,首都的救护能力“能否应对”?而关于这座大楼,最初有人提出:为了一项不知何时发生的事故,花费这么大的精力、财力,值吗?更有人质疑:这是在做事还是作秀?面对种种声音,姜合作说: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如果出了问题就枪毙我!

  日前,大楼建成,使首都乃至全国核生化等大型突发事故有了专业救治中心,也使二炮总医院在战争与非战争行动中的专业救治能力得到空前提高,各种争议也趋于统一。

  而此时,姜合作想到的是,与之相关的工作,如救治行动预案与演练、信息化快速应急“处突”能力建设等等,都才刚刚开始。

  NO.6 “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你是谁,为了谁”

  “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你是谁?为了谁?”姜合作说,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的目的是让人民受益。尤其是军队的改革,一定不能忘了“你是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

  医院挣了钱,他建议设立基层官兵健康基金,为边远基层部队官兵服务;投入大量经费,为官兵体检,补贴军事斗争训练、演习行动……他说这是让全体官兵都享受到改革成果。

  更大的手笔是去年开始的“造福亿万农民医疗行动”。2009年7月,二炮总医院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签订3G网络远程影像医学会诊软件系统战略协议。别小看这个协议,这个双方共同研制的医疗系统,可以使全国2000多个县级医院利用首都的先进医疗资源,为亿万农民健康服务。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