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公摊高达52%套内面积缩水一半
约定建筑面积是85平方米,看起来也就40多平方米。该楼盘从3层到20层,公摊系数达52.35%
看房时,样板间是宽敞精致的小二居,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收房时,看到的却是狭窄简陋的一居室,房里只能放下一张床。二百多户业主好不容易买到房,却发现套内面积缩水一半,公摊系数高达52%——在山东省高密市,一处预售楼盘上演了这样的荒诞剧。
套内面积缩水一半“走几步就要撞墙”
“本来设计得好好的,这里放床,这里放沙发,还有开放式厨房,可现在放下床后,恐怕连转身的地方都没了。”4月19日,带着记者一起来收房的张先生在房间里转了一圈,不停摇头。
2007年夏,在北京工作的张先生看中老家山东高密市一处名为“贵宾首府”的楼盘。在张先生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上,约定建筑面积是85平方米,但套内面积、公摊面积都没有说明。据记者实地目测,这个走几步就会撞墙的房间,看起来也就40多平方米。
在张先生楼上,也上演了类似一幕。不久前,同在贵宾首府买房的单女士兴冲冲来验房,打开房门却愣了——房间怎么看怎么小。一番测量后,她发现套内面积只有27.29平方米。
公摊面积到底有多大?记者找到了《高密市天正房产测绘有限公司关于贵宾首府综合楼预测面积的说明》。说明中显示,从3层到20层,房屋的公摊系数达48.63%。而在贵宾首府一楼大堂内,还贴有一份由当地多个部门联合验收的文件,其中公摊数据赫然在目:该楼盘从3层到20层,公摊系数达52.35%。
根据开发商和政府部门的解释,48.63%的数据来自图纸的预测算,52.35%的数据来源于房管局测绘公司的实地测绘,都有依有据、科学可靠。
公摊如此高是因属“酒店式公寓”
事先承诺公摊不超过30%,事后却高达52.35%,这让购买该楼盘的二百多户业主很是愤怒。
为彻底弄清这一问题,记者询问了开发商潍坊福城置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伟,他的解释是,不同的使用功能决定了不同的公摊面积。贵宾首府不是单纯的住宅,而是“酒店式公寓”,五部电梯、两个楼梯间,宽敞的走廊和大堂,都要算入公摊面积,所以才那么大。
记者在楼
里走了一圈,发现确如开发商所说,从大厅到走廊,从电梯到楼梯,贵宾首府都更像“酒店”而非“住宅”。而且在张先生房间对面,业主已经入住,推开虚掩的房门,里面俨然是个小办公室。
这就带来另一问题,什么是酒店式公寓?属于商用还是住宅?难道酒店式公寓的公摊可以上不封顶?
背后三大漏洞公摊面积上限无规定
记者调查发现,52.35%的公摊系数背后,暴露出从法规到监管的真空和漏洞:一是商品房合同关于公摊面积的内容亟待规范;二是对公摊面积缺乏上限规定;三是对于酒店式公寓没有明确界定。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房地产专业律师尹富强认为,一些开发商利用公摊面积做文章已成为“潜规则”,公摊面积不明确、测绘结果不公开,让买房人多年来难以明白消费。相应职能部门应通过政策、法规等措施,揭开公摊面积的“潜规则”。
就公摊面积上限的问题,记者也查阅了相关法规,发现确实没有明确规定。记者就此专门询问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他听到52.35%的公摊系数,第一反应是“太高了”。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房地产交易与产权管理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我国相关法规就公摊面积仅制定了测算标准和原则,由于项目各不相同,没有对上限进行规定。 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