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园
陈思平(坐地者)每次演到这里都会流泪。
所有演职人员。 徐媛园
摄
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明天。当你发现,在你的生活里,有这样一群孩子,随父母家庭的流动而游走在一个个城市的角落;当你知道,在你的视野里,有这样一群孩子,生活在城市却无法属于城市,可曾意识到:这也是我们的明天,也是我们的未来。上周末,一个名为《一个民工的幸福生活》的话剧在晓庄学院连演两场,这部由民工们自编自演自导的话剧,感动了在场的大学生们,以至于演员们连谢了四次幕才得以离场。
【真实的故事】
参演民工都有自己的故事 或许用“演员”一词来描述他们并不恰当,“我们并不是在演戏,只是向观众展示我们平时的生活状态。”瓦工傅继刚对记者说,这部共7幕30分钟的话剧没有剧本,是根据参演者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改编的两个故事:一对经常被孩子老师叫到学校训话的家长,当孩子再次被老师推出学校后,家庭冲突不可避免地爆发,两口子为了孩子互相指责,家庭陷入一团乱麻;一位在工作中饱受欺负、被无故辞退的女工,回家后又面对不懂事孩子的指责,对生活几近绝望。
剧里的故事,是发生在参演的13位民工身上的真实故事。47岁的陈思平从安徽宣城来南京12年了,最初她在一家公司做保洁,但公司里一名管理员总拿她撒气。“他看到我在看报纸,就说"你也看报纸啊?你为公司赚了多少钱?"”受了气,陈思平就忍着,因为儿子交学费的日子快到了,她不能在这个节骨眼出什么岔子。
“兰啊,还没做饭啊?”回家后,儿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看电视,陈思平便随口问了句。“饭?你看看,桶里还有米吗?”“我早上不是给你钱了吗?”“那点钱够干什么的?我早花了!妈,我真后悔生在这样的家,你到底给过我什么!”儿子将米桶摔在地上扬长而去,陈思平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而在剧中,每演到这个片段,陈思平也必定泪流满面。
【艰苦的排练】
没有剧本也没有演出服装 没有剧本、浓重方言、略显生硬的表演动作……整场演出下来,让人感觉他们不是在演戏,而是在回放他们的生活。在采访中,记者问得最多的一句是:“你们有剧本吗?”南京协作者的工作人员卢金艳最后忍不住反问了记者一句:“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有剧本?”在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这些民工们就是这样的状态,他们说的就是这样的话。卢金艳说,他们协作者只负责训练民工们在舞台上表演的站位、发音等。
民工们对这样的表演机会很珍惜。为了能在周五下午按时赶到排练场地,常大哥头天晚上就和老婆一起熬夜,提前将货物搬到车里。而36岁的李德书尽管只在剧里有1分钟的出场时间,却从30里外的江宁赶来,从未迟到。瓦工傅继刚则无论工作到几点,在来之前必定要先洗头换衣。
傅继刚告诉记者,其实他上台表演的时候,心里并不舒服,“在剧里打"儿子"时,我会想起我自己在家里打女儿的情景。”但为了呼吁社会重视民工二代,他愿意继续上台表演。而他的女儿佳雯也在剧中表演朗诵片段。佳雯说,她怕城里人称呼他们“外地人”、“打工仔”、“打工妹”,生活地位不高这是事实,但每个人都有人格。虽然这些称呼并不是贬义词,但在他们听起来就感到别扭与不爽。他们在城市里渴望获得平等的待遇,比在城市立足生存更为看重。时代已发生变迁,他们的父辈们在城里一年辛苦赚了点钱,回到家乡,与守着三分地,没有什么收入的老乡来比,还感到一丝的安慰。但二代们在解决温饱的同时,在物质与精神上向往的是与城里的年轻人来比较,所以他们心态是不平衡的。
【火热的现场】
真情演出感染大学生
当幕布拉上,台上的演员心潮澎湃,台下的不少大学生流下热泪,使他们感动的正是那种“边缘人群”的共同声音。戏剧,给了他们一个舞台,把他们单个的声音放大,融入一个声场,在这个声场中,他们能感受到自身和群体。
“民众戏剧的天然舞台应该是广场上的大棚,因为它的本质就是那个众人为之感动和鼓舞的声场。”卢金艳说,韩国光州有一个名为“Asian
Madang”的民众戏剧节,它把散落在东亚各地的“民众戏剧”汇集在一起。而Madang在韩语里接近“广场”的意思。在戏剧结束后,一位晓庄学院的大学生在留言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是一群流动儿童,一群理想与愿望生长在城市,却无法生根于城市的流动儿童!在中国,他们有2000万之众,谁能说中国的未来不在他们身上依附!民工的二代在城市化的潮流中,最终能够在摇摆中渡过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河流吗?
通讯员
顾强
本报记者 徐媛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