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北京老城区人口压力过大 卫星城尚未被全面接受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10年04月29日01:41
新地铁线路示意图
新地铁线路示意图

  黄村是北京大兴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北京重点发展的三个卫星城之一。该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商业配套也日益完善,尤其是将于2010年底竣工并交付使用的地铁大兴线的开通,更将会使黄村成为2010年购房者居住、投资的新热点。

  2010年以来,北京市拟在城四区采取“结对子”的方式,在其他区县安排定向安置房源,鼓励人口外迁。

  老城区人口压力过大导致外迁

  2009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已接近1800万。今年以来,北京市拟在主城四区采取“结对子”的方式,在其他区县安排定向安置房源,鼓励人口外迁。为了加大旧城人口疏散的力度,根据首批定向安置房的分配数额,东城、西城、崇文和宣武4个老城区分别在顺义、昌平、朝阳、丰台和亦庄获得了5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源。如宣武区全年人口外迁总数达到两万户,预计人数为6万左右。

  城区居民外迁,意味着北京本市的经济重心有所调整。2007年11月,北京市规划委公布了《北京十一个新城规划》(2005年至2020年),将原来的14个卫星城压缩为11个。这11个新城分别是昌平、大兴、怀柔、密云、门头沟、平谷、延庆、房山、顺义、通州和亦庄。其中顺义、通州、亦庄是规划建设的重点,预计到2020年,3座新城的规划人口将达250万人,即每座城市的平均规模为83万。对于这些卫星城的建设,成为北京下一阶段城市发展的重点之一。

  外迁户改善住宿愿望强烈

  在记者走访宣武区一些规划要拆迁的居民区时,仍居住在那里的居民普遍表示,对于外迁,内心是支持的,因为目前的住宿比较拥挤,搬迁后的住宿面积会得到相应改善。但同时,他们也有着很明显的担心问题,如医疗、教育、就业等。搬迁到郊区后,住宿条件好了,不过生活的便利程度必然会有所下降。身在老城区,在入院就医、孩子上学、成人就业、生活设施等各个方面,老住家户们很满意的。而对于外迁地的不甚了解,使得居民们还是有所顾忌。

  居住在宣武区老墙根胡同的张尧(化名)老先生,周围几家邻居已经搬走。因为家中有长期卧床的病人,仍住在这里的张尧,想的是再留一段时间。“大兴的医疗条件怎么样,我不太清楚。但是这附近已经很熟悉了,上个医院、拿个药,都比较方便。”出生在老墙根胡同的张先生,目前一家五口,包括卧病在床的母亲和两个已参加工作的女儿,都居住在这里。张先生也有着改善居住条件的强烈愿望,但对于搬迁地的不熟悉让他有些迷茫,他甚至提到几起曾发生在大兴的刑事重案。同时,在老城区生活,找份能挣些钱的工作,不算太难的事,而去了新地方,这就是未知数了。

  与张先生家相隔几十米远的刘荫(化名)女士,主要操心的是自己儿子的问题。刘女士的儿子在王府井附近上班,一年多前刚在院子里搭建了两间平房,和父母同住。搬迁到郊区后,上班的交通问题,让这个小伙子有些发愁。“从大兴到王府井,实在不方便。好在即使搬迁后,也能先在城里租房子几年,政府给出租房费。只能先凑合一下了。其实,我也想住大点儿的房子。听说以后大兴那边来城区的地铁就通了,希望对于上班时间的影响越小越好。”

  卫星城的建设准备好了吗

  一直以来,天子脚下的北京城,素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这样一句老话。这种说法始于清代,一直在北京市民心中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如今,相当部分的城区居民将要迁往更南的大兴等地,那里准备好迎接这些新主人了吗?

  在4月末的一天,记者从广安门南乘坐公交往南直行。一路比较畅通,40多分钟后,到达了大兴的清源西里站。这里就是北京印刷学院门口,属于大兴城区的中心地带。学院门口的兴华大街两侧,地铁大兴线的建设仍在加速进行着。这条比原计划可能提前1年零2个月、今年10月底就将通行的地铁线,将会把大兴和主城区快速地连接起来。从这里再向南,是大兴区行政服务中心,包括百联清城国际购物中心,应该是大兴的繁华地段,肯德基、呷哺、好伦哥等餐饮店都正在营业。再往南行,不远处就是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也是首都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这所医院是这一带最强的综合型医院。整个城区显得较为紧凑,全区较好的中小学也分布在其中。

  大兴城区内以及城区边上的新建住宅小区和工地还是为数不少;加上城区内的地铁建设现场,整个城区显得有些杂乱,卫生状况较北京的各主城区内有所不如。在一家地产公司所出示的价位表上,记者看到,大兴的房价较城区内还是便宜了不少,每平米的价格大多在1.5万-2万元之间。比起宣武区较为方便的就医条件、就近的菜市场、较多的就业机会等,可以理解城区居民搬迁到郊区后,在生活便利上确实存在某种落差。不过任何城区的大规模建设,都要经历这些阶段。任何卫星城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好,都是一个不短而又无法跨越的过程。

  记者又来到团河路,这里是连接大兴老城区和亦庄新城的中间地带。团河路上的车辆众多,时常发生堵车现象。这也显示着这里的欣欣向荣。众多住宅小区分布在马路两旁,容纳着不少在大兴老城区甚至市区南城工作的市民们。

  当傍晚时分从团河路再次坐公交回到广安门南时,因拥堵问题,时间比来时多用了近一个小时。当城区居民从城区外迁到郊区后,最初的失落心理可以理解,不仅是因为关乎生活本身的一些客观条件会暂时有所下降,而且那种心理上的反差或多或少都会在老城区居民身上出现。但相信随着卫星城的逐步建设和交通的逐渐完善,郊区和城区的距离,无论是时间距离还是心理距离,都会越来越近。(29F2)

  >>延伸

  阅读卫星城在海外

  “卫星城”概念最早出现于英国,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建立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疏散大城市的部分工业和人口,同时也是为了抵消大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人口吸引力。

  目前世界上的卫星城已发展至第四阶段: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联系起来,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

  卫星城市同母市间尽管距离远近不同,但在职能上具有明显的从属关系。世界各国建设的卫星城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为了疏散大城市的人口、工业或科学研究机构等而建设的;另一类是为了在大城市外围发展新的工业或第三产业而建设的。

  目前世界上比较成熟的拥有卫星城的中心城市有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莫斯科以及孟买、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这些都是各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首位城市或第二大城市。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