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天气 > 西南旱灾 > 云贵旱灾最新消息

云南干旱动植物生存堪忧 高原鱼死亡黑颈鹤缺食

来源:云南网
2010年05月03日10:31

  持续干旱使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受损严重 动植物生存堪忧

  这一次,谁也无法逃脱干旱带来的厄运。

  人类如此,野生动植物亦是如此。省林业厅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持续干旱已导致我省约750万亩自然保护区受到影响,重旱面积约10万亩,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受损严重。目前,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343.8万亩,中度以上170.03万亩。

  这还只是个开始。省林业厅工作人员和保护生物学专家一致认为:由于生态系统整体性强,旱灾的损害影响在短期内无法恢复,有的甚至具有不可逆转性。同时,除了个体死亡和繁殖受损之余,动物感染疾病传播疫病的可能性极大。

  “人类善待地球,地球也会善待人类。”专家呼吁,人类应做地球自然环境的守护者,否则,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征兆

  ——亚洲象提前下山,高原鱼大片死亡,黑颈鹤正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

  今年1月28日凌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野象谷景区保安岩叫和同事被野象的叫声惊醒。他们发现,森林中野象的叫声和脚步声渐行渐近,不到10分钟,10多头野象钻出密林,先后进入三岔河谷中饮水、寻找食物。不久,工作人员又在距离这个象群3公里远的地方,发现又有4头野象进入三岔河谷中饮水。3个小时后,两群大象最终因为没有找到食物,只好返回密林。

  相比往年,象群提前了下山觅食时间。据了解,生活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的野象群通常在每年的2月10~15日之间走出森林,到三岔河中戏水、觅食、补充盐分。野象群会在这里呆上半个月,等其他地方可供它们食用的竹子和树叶长出来后,又一路吃着回到森林。而今年,野象群提早了半个多月出来觅食,一名常年和野象打交道的工作人员推测,因为今年气候干旱,使得森林中食物减少,野象被迫提前走出森林。

  怒江州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和正军告诉记者,保护区周边的动物肇事事件一般发生在每年的秋冬两季,因为这个时期可供野生动物食用的植物果实相应减少,动物需要下山到有人生活的片区觅食。然而,大旱改变了动物常年形成的食物链,使其提早被迫下山寻找水源和食物。在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初步统计,最近4个月内发生的野生动物进入农田和村庄内肇事事件相当于此前两年的总和。据有关媒体报道,干旱已导致香格里拉纳帕海湿地急剧萎缩,湿地内的高原鱼也因为水少而大量死亡,以高原鱼为主要食物的黑颈鹤,面临着食物短缺的困境。据了解,纳帕海是黑颈鹤越冬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因为缺水它3月份的水位已由往年的近3米降到了现在的30厘米。

  重创

  ——生态多样性受损,有害生物种群增加,林产业总值下降……

  持续干旱将给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带来什么后果?省林业厅4月28日给出了一个答案。此次干旱使云南省约750万亩自然保护区受到影响,重旱面积约10万亩,导致部分面积较小、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水源枯竭、湿地面积缩小,野生动植物生存和栖息环境受严重影响,野生动物生存所需的水源和食物匮乏。例如,昭通市巧家县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发现攀枝花苏铁大面积死亡,南华县有156株野生苏铁(国家Ⅰ级)死亡,白马雪山国家级保护区237株红豆杉、约3000株珙桐等重点保护植物零星死亡;普洱市澜沧县糯扎渡镇勐矿村下勐矿组周边的亚洲象,因水源短缺,已到澜沧江边1个多月未返回森林,一直在村子旁边和农田里活动,给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威胁。此外,还发现大量两栖类动物死亡,候鸟提前北迁,野生或云南独有动物野牛、滇金丝猴、斑羚、黑熊和猕猴等饮水困难,体质有所下降等。

  记者从省林业厅了解到,林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速度远远低于有害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速度,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林业有害生物种群数量迅速增加,危害严重;其次,病虫越冬期较往年大幅缩短、世代重叠。往年在4月中旬以后才会陆续发生的小蠹虫,在华宁县盘溪乡、楚雄紫溪山等干旱区域2月底就已经发生并造成危害。目前,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343.8万亩,其中中度以上危害170.03万亩。与正常年份相比,发生面积上升71.9%

  拯救

  ——监测机制亟须健全

  拯救工作其实早已启动。云南省林业厅野保办的工作人员透露,省林业厅在3月中旬发文,要求各地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积极应对严重旱情。和正军说,按照林业厅的要求,各自然保护区都加强了巡护监测,特别是在目前干旱还在持续的州市内,监测范围包括野生动物越冬地、迁徙停歇地、繁殖地、集中分布区域和稀有野生植物分布区域。从现在的监测情况看来,保护区内尚未出现动植物大面积死亡现象。但这并不代表没有。黄兴稳告诉记者,仅在会泽县驾车乡,当地林区新幼苗死亡数量就不小,汽车沿途驶去,不时可以清楚看见空荡荡的树坑残留在山坡林区。

  为确保当地野生动物安全度旱,沧源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采取人工方法每3-5天对45个野生动物固定饮水点进行补水;成立44人组成的11个巡护小组进山巡护,防止和打击因野生动物聚群饮水而被采集和猎杀案件的发生;在对动植物分布区域的监测中,重点关注耐旱性较差的植物以及对水分敏感、依赖性强的湿地物种和两栖爬行类动物面临的生存威胁和压力。

  然而,省林业厅副厅长刘一丹表示,由于生态系统整体性强、关联度高,旱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的损害,影响深远,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恢复,有的影响甚至具有不可逆性。目前,根据部分地区的初步反映,干旱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除干涸的湿地内动物死亡外,部分地区野生动物数量下降。如果旱情持续发展,必将对野生动植物造成重大影响,有可能出现动植物大面积或大量死亡的情况,野生动物资源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为避免和减少干旱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有必要进行前瞻性的战略部署。建议一要健全定位监测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数据;二要加强干旱对动物影响的途径和机制研究。

  原来,尽管近年来我国极端气候现象越来越多,但我国一直缺少对野生动物的长期监测数据。在现有的生态监测体系中,也多为生态环境和森林植被等的监测,野生动物的监测多被边缘化,并不能为有关部门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鉴于干旱影响可能具有的滞后效应,专家认为需加强多学科合作,建立多学科(包括动植物)长期的监测站点,或在现有的监测站中开展野生动物长期监测,将野生动物的监测纳入国家监测体系中,建立健全定位监测体系,不仅为应对本次干旱,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长期的监测数据。

  记者 刘小娟 梁鸿兴(云南信息报)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lianzha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