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沈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底力争过万元(图)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05月05日05:51

  核心提示

  2010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县域经济发展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在4月27日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关于沈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会上,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底,沈阳县域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可能突破万元大关。近几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和广大人大代表始终关注县域经济,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大量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建议,为县域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现在,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力量,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6.5%。

  近日,本报记者经过多方调查采访,梳理出近年来沈阳市人大代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轨迹——

  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

  【调查与建议】

  2008年,市人大常委会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调研。其间,农民普遍反映:国家和政府给农民的补贴已基本被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吃掉”,农民种田不挣钱,增产不增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并由此带来对粮食安全、农产品供给的潜在风险。

  人大代表建议,一方面应该在政策、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向“一市三县”倾斜扶持,并落实和强化各项惠农政策。另一方面应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作为沈阳市“优化结构年”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

  【建设进行时】

  市政府制定了以2007年为基数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计划,建立以村为单位的农民增收“以奖代补”激励机制。明确分类扶持花卉、树莓、食用菌、花生等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

  2009年,全市新增特色农业45万亩,总数量达到284万亩,高效农业面积已占全部耕地的41.1%。实施畜牧业“2158”工程,新建畜牧小区662个,基本形成了生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和乳品等六大产业链条。新发展“一村一业”专业村200个。新民蔬菜、辽中果蔬、法库牛业、康平花生的“一县一业”格局开始形成。全年新上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100个,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实现315亿元,增长25%。

  2010年,实施“3100”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确保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特色农业21万亩。也就是说,到2011年年初,沈阳将拥有“特色农业”区域305万亩;新上规模以上农事企业116个。最重要的是,2010年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8个产业集群产值超百亿

  【调查与建议】

  近年来,县域工业经济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其规模化经营和集群化发展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

  人大代表们建议,应该做大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工业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带动作用。将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与全市总体规划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从资源利用到产业发展、从城镇开发到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完整规划。

  【建设进行时】

  2009年,沈阳市坚持“工业立县”原则,出台了促进企业发展30条政策,为县域发展提供15.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指标,并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15次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县域引进3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000余个。于洪家具、五金,沈北食品、农产品加工,苏家屯钢管,法库陶瓷,康平塑编,辽中装备制造业配套等8个产业集群产值突破百亿。近海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初具规模,航高基地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

  2010年,市政府设立县域专项招商引资资金,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全力引进3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力争每个区县(市)建设1个超百亿产业集群,重点推进风电、碳纤维等产业发展,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建设多个国际级农产品市场

  【调查与建议】

  今年,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需要加快“城镇化”步伐的郊县来说,既是重要的历史机遇,又面临考验。

  人大代表们经过调查提出建议,应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实施“城镇带动”战略。统筹做好城镇化发展建设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集约化建设。

  【建设进行时】

  2009年,市政府加强推动县城和小城镇建设,以构建县域商贸中心、乡(镇)购物中心和村屯零售网络三级流通服务体系为重点,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农销对接”活动。市政府每年安排1.2亿元资金,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于洪新城完成投资40.5亿元、蒲河新城基本建成、新民胡台新城取得重大进展、辽中近海新城初具规模、法库东湖和康平滨湖新城建设全面铺开。

  2010年,借助沈阳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拉动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发展。重点推进浑河商务城、道义先导区等建设。加快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推进30-50万人口中等城市建设,重点推进多个国际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实施“生态区县”建设工程

  【调查与建议】

  2008年,人大代表们在调研中发现环境脏乱村屯较多。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工业及城市污染有向农村转移倾向。道路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强化。

  代表们建议,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应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加强村容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场建设并通过大力发展利用沼气等办法,综合处理农村废弃物。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农业转移。

  【建设进行时】

  2009年,市政府完成病险水库保险加固等重点骨干工程420余项,解决68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户用沼气能源模式1.3万处,乡村沼气服务网点85处。新建、维修农村公路500公里,建设村内道路130公里。完成植树造林44万亩,建设绿化达标村庄500个。

  2010年,沈阳市继续推进县域生态化工作。开展蒲河生态廊道建设,确保完成调水、节点绿化、污水处理厂、珍珠湖环湖路等重点工程。开展大规模绿化造林,实施500个中心村绿化,完成植树造林40万亩。实施清洁能源工程,建设30个沼气服务网点和新增户用沼气9000户。实施生态区县建设工程。

  本报记者 王靖瑄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