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让我们生活更美好
近半个世纪以来,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正在改变着世界面貌,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航天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航天技术的发展,正在诸多方面改善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各种航天器与地面应用系统的配合,不仅使古代传统的千里眼、顺风耳走出神话变为现实,而且为公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惠。
具有通信距离远、容量大、质量好、可靠性高、机动灵活等优点的卫星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的重要手段。卫星广播可对广大地区的公众直接进行电视广播,我国的覆盖率达90%以上,实现了“村村通”。现在人们随时可打越洋电话,打开电视即可看到天下大事,这都与在太空中工作的卫星密不可分。
航天育种正使“太空过客”走上人们的餐桌。利用太空特殊环境诱使作物种子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后,再经地面选育,水稻单季亩产可达800千克,一条黄瓜可重达1.5千克……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已搭载的1000多种实验品中,粮食和蔬菜作物占60%,已有20多个省市参与研究和开发,并进入小面积商品化生产阶段。太空制药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这都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大有助益。
经济发展的“倍增器” 航天技术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巨大潜在性的社会效益。航天技术的广泛应用能不断提高全社会人员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从而引起社会产业结构、生产和消费的变革,达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目的。
航天技术与其他科学技术相结合,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众多部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最明显的就是多种应用卫星与地面设备的配合工作,使我国信息技术超越发达国家传统的历史发展阶段,直接跨入了信息时代。
卫星广播电视教育使我国几千万人通过这所“空中学校”接受了培训,节省资源数百亿元。1986年7号台风来袭时,由于气象卫星提前72小时发出预报,地面及时采取措施,使此次灾害减少损失达10多亿元。矿产、地质、铁道、桥梁等部门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勘察,其节约资源和所取得收益都相当可观。
大量事实说明,航天技术是 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它直接关系到政治、军事、外交、农业、工业等部门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一个国家国力的综合标志。
催生大批新科学新技术 航天技术的尖端性、工程的复杂性、高度的综合性、知识的密集性和民用相关性,决定了它成为带动科技发展的一个龙头。它依靠几十种科学学科和几百种技术专业,几乎博采了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又不断对高新技术发展提出更多的需求,为技术创新提供机会,导致了许多新技术的问世。
计算机和集成电路都是为适应航天技术发展的需求而诞生的。众多的新材料也是为了满足航天技术的需要而开发的。航天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开拓了我国一些技术领域的处女地。如激光和光导纤维技术就是首先在航天中得到应用的。
卫星观测和勘察等新技术推动了气象学、海洋学、测绘学等发展,产生了卫星气象学、卫星海洋学、卫星测绘学等一系列新的分支学科。载人航天器可借以开展地面上无法进行的科学研究,并由此带动人工智能、机器人、遥感操作工序自动化、光学通信、无线电传输、数据处理和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等大量新技术的发展。
世界航天发展的历史表明,航天技术在开展科学研究、推动技术进步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又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发展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开辟人类生存新天地 目前,直接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卫星,一方面正向高性能、大容量、多用途、长寿命的大型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在向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发射方式灵活、生存能力强、应用范围广的小型化方向发展,以获取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使航天活动进一步商业化。
随着国际空间站、各国空间站的建成使用和太空旅游的平民化,人类有可能在太空建造包括永久性航天港、太阳能电站、空间工厂等大型空间系统,太空将成为人类往来的新场所,并促使科学技术产生新的突破。这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生态、环境和人口等问题开辟多种新途径。
载人航天的最终目的,就是远征和改造其他天体,将其变为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逐步开展移民活动,为人类飞出地球乃至太阳系进行探路和创造条件,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以更有效地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