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即将出台用于判断交通拥堵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今起,首部《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地方标准开始公开征求意见。
上午,市质监局表示,这部地方标准是首次制定。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网交通拥堵状况的评价指标,包括:日交通拥堵指数、拥堵里程比例、交通拥堵持续时间、常发拥堵路段数等。
目前,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过的几次交通运行评估报告是按照非常畅通(0—2)、畅通(2—4)、轻度拥堵(4—6)、中度拥堵(6—8)和严重拥堵(8—10)5个等级来评估的。
新闻解读
日交通拥堵指数 是宏观反映道路网交通拥堵水平的指标,该指数分为5级,1级表示非常畅通,2级表示畅通,3级代表轻度拥堵,4级代表中度拥堵,5级表示严重拥堵。
拥堵里程比例 反映的是交通拥堵的影响范围,主要是统计各等级道路中处于第5级运行水平的路段里程比例。
交通拥堵持续时间 是在一日统计间隔内,路网处于严重拥堵等级的持续时间,主要是从时间角度反映路网拥堵等级、持续时间和变化趋势。
常发拥堵路段数 是指周期性发生严重拥堵的路段数量,分为日拥堵路段、周常发拥堵路段、月常发拥堵路段和年常发拥堵路段。
其中,日拥堵路段指高峰时段内,1小时(含)以上处于第5级平均区间速度的路段。
周常发拥堵路段指一周5个工作日内,至少4天为日拥堵路段。
月常发拥堵路段指一月至少3周为周常发拥堵路段。
年常发拥堵路段指一年中至少6个月为月常发拥堵路段。
常发拥堵路段数用来反映道路网交通运行的薄弱环节。